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策略探析

2021-10-13焦小梅

考试周刊 2021年73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焦小梅

摘 要:相同的历史事件,在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来看待的时候,总是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现象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最为显著,通过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观察,就不难发现有非常多的历史事件,最终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的观点和思维,引导学生以辩证思维来看待历史事件,才能够进行人类智慧与经验的更好传承。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辩证思维;策略分析

一、 引言

辩证思维的核心就在于一个人在对待同样的历史事件时要能够采用宏观视角来对这一事实进行解读。其中既需要注意到某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同时又要注意到不同时间的优势与缺陷。只有用宏观理性的视角来对历史事件进行审视,才能够真正发挥历史进行文化传承和经验传承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真正意义上开始专业化的历史学习,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文章将首先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然后,根据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活动现状,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现代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分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随着现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在针对学生开展知识考核的时候,不再是像以往那样对知识结论进行考核,而是另辟蹊径,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历史教学改革中,由于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时代影响不同,在不同的人眼中看来基本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就是需要从历史事件当中去汲取人类优秀的智慧结晶,然后运用于现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当中。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辩证思维培养,是为了让现代的学生能够以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事件。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往往是比较片面的。

(二)有利于促进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改革,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随着我国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有非常多的外来文化都开始涌入我国境内。这些外来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当代青年的成长,影响这些当代青年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观念。这是因为文化竞争进一步激烈,当代中學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所以我国也开始强调文化复兴。历史学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文化复兴当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会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我国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同历史事件,从不同历史事件当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吸取其中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通过教师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更好地优化现当代历史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我国现代化历史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

三、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历史教师仍然以知识结论输出为主要教学形式

纵观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进行历史知识结论的输出。比如说,一些教师在讲述秦朝发展相关内容的时候,首先会根据课本教材上的内容,对教材当中的各种事件进行深度的解读。然后就会针对某一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展开分析,再引导学生标注课本教材当中的重点知识和内容,比如在哪些时间段当中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在哪一社会背景之下,社会现状是怎样的等。教师会把这些内容看作是学生必须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于是在教学工作当中,就会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形式来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但事实上,因为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学习,那么就会有意识地去压缩自己进行深度教学的时间,最后就导致了教师的整个历史教学过程都处在知识结论高速输出的状态之下。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么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思维训练也会越来越少,非常不利于学生辩证思想的培养。

(二)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创新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现阶段我国强调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优化知识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充分说明了,在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从初中阶段历史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来看,不难发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的教学形式,在创新性方面比较滞后。比如说有的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也只是局限于课件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在课件制作的过程当中,仍然是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结论进行标注,然后快速地进行结论输出。最后,仍然把立足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结论的背诵记忆这一方面。由此可见,大部分历史教师都具备了教学方式创新的主要意识,但是在真正实行的过程当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只是做了一些形式上的转变,对深层次的转变和创新探究还相对较少。

(三)学生个人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当教师让学生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些学生是非常情绪化的。比如说,当讲到秦始皇的暴政时,有非常多学生就会片面地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昏君。但事实上,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秦始皇也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其中秦始皇提出的一些政策,比如统一语言、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在我国历史当中也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重要举措。可是就是有些学生总会把目光局限于秦始皇所犯的一些错误上,而没有采用理性的视角来审视秦始皇这个人的好坏。这种片面性的看法,充分显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弱,他们在关注历史事件的时候,只能注重到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以宏观的视角,比如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一个人的优点与长处,结合环境条件等多样化的元素来进行思考和分析。由此可见,历史教师在针对初中生开展历史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时候,也受学生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影响。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