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文原版小说阅读教学中指向思维品质的问题设计方案研究

2021-10-13林清

考试周刊 2021年73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林清

摘 要:英文原版小说因其地道的语言、丰富的语境、深刻的寓意日益受到教师的青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日益受到教师的重视。文章以笔者在英文小说教学中的五个案例,论述了如何从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四个方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的思维训练,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

关键词:英文原版小说;阅读教学;思维品质;问题设计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课标在英语课程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中还提出理解和欣赏部分英语优秀文学作品(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教育部,2018)。

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英文小说作为教学材料,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语言水平。然而大部分英文小说阅读的教学多注重情节的理解和语言的欣赏,对启发学生思维品质的关注却不多。

二、 英文原版小说,思维品质与问题设计

要学好外语,读外语小说帮助大,读外语长篇小说帮助更大,外语长篇小说不仅提供了依赖文字创造、促进外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丰富情境语境,而且还为加速掌握外语语言结构提供了高效平台(王初明,2009)。英语原版小说因其反复出现的词汇与语句为学生进行海量语言输入提供丰富的语料,也因其个性迥异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寓意深刻的主题为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升思维品质提供大量的素材。

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在正确的语境中发现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接触新思想,发展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三种思维能力,以达到培养语言创新思维的发展性目标(黄远振,2013)。根据信息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可分为“处理表层信息→处理隐含信息→评估性应用信息→延伸应用信息”。处理表层信息和部分隐含意义时,主要依托逻辑性思维进行分析、分类、比较、归纳、综合、概括;在处理隐含意义、评估性应用信息和联系生活延伸应用信息时,主要依托评判性思维进行推理、质疑、辨析、评价;在进行判断与思考,延伸拓展思路时,主要依托创造性思维进行联想、想象,创新思路(葛炳芳,2019,168)。在英文原版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丰富的载体,对学生进行各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是启发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的工具,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促成学生评判性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梁美珍,2015,002)。英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训练学生思维,如分析人物性格、人物行为的逻辑性思维,推断故事情节、评价小说主题的批判性思维,联系小说与现实产生观点的创新性思维。

三、 指向思维的问题设计的类型与案例

笔者经过多部英文小说的课堂实践与观察,研究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小说阅读效果。下面以五个案例来说明指向思维的问题设计的四种类型。

(一)对故事情节进行问题设计

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研究故事情节发展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在读后续写的写作中,導致学生失分的不仅是语言表达不够到位,更多的是情节设计不够合理。教师可以利用小说情节发展设计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推断后续情节的发展,思考作者的设计意图等。

【案例一】

以“Charlottes Web”(《夏洛的网》)为例,小说讲述了小猪Wilbur与蜘蛛Charlotte的友谊故事。Charlotte为了避免Wilbur被屠杀的命运,四次织网织出不同的文字,让人们以为Wilbur是神猪而将他供养起来。在第二章中,Mr. Arable要卖掉小猪,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Q1: Why did Mr. Arable decide to sell Wilbur?

Q2: Why did the author design such a plot?

对Q1,学生通过查找文中信息回答:Because his appetite increased, Mr. Arable was not willing to provide for him any longer.对Q2,有的学生说是为了表现Mr.Arable的残忍,有的说是为了反衬Fern对Wilbur的关心爱护,也有学生说到点上,是为了让Wilbur换个地方遇见Charlotte。

Q1学生经过整理文本信息与组织语言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这训练了学生分析语言的逻辑思维。而Q2则让学生从文本故事中跳出来,站到作者的写作高度来思考情节的设计意图,这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在自己写作中进行思维迁移。

(二)对人物特征进行问题设计

小说中人物特征包括外貌、性格、行为、品质等,作者往往不会直接说明,而是通过描述让读者去体会,可能蕴藏在故事情节中,可能展现在表情语言动作中。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人物特征设计问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二】

在“Charlottes Web”第三章“Escape”中,因为猪圈的一块板松了,Wilbur在鹅的怂恿下逃了出去。但当人们开始围捕他时,他害怕地哭了,最后在一桶食物的诱惑下,回到了猪圈。在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Q1: 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little pig?

Q2: If you were Wilbur, will you go back to the barn?

对于Q1,学生们开始了头脑风暴,想出了以下形容词来描绘Wilbur的性格特点:lovely, cute, unambitious, lazy, silly, cowardly。而对Q2,学生开始分成两派,有的认为表示选择自由,有的表示选择安逸。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