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要有“四气”
2021-10-13卜珍和卜远慧
〉〉〉〉〉卜珍和 卜远慧
党课是党员的必修课。各级党组织书记是讲党课的主要承担者,必要时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党务工作者,以及优秀党员、先进模范等讲授党课。那么,党课怎样才能更加吸引党员呢?笔者以为,党课要有“四气”。
内容上显“党气”
党课,顾名思义就是要有浓浓的“党味”,党课内容要尽显“党气”。这就需要党课讲授者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练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精心选择讲课内容,做到政治性强、党性原则强。不能在党课中穿插低级趣味或不健康的内容,不能把道听途说的故事、事例引入党课,不能把未经证实的内容搬进党课课堂,党课中引用的理论、观点、案例、数据等要有官方出处。对此,党课讲授者要把好政治关,力避政治性差错进党课,确保党课不出任何纰漏;要把好党性关,力避“大杂烩”,确保党课姓“党”;要把好真实关,力避虚假错误信息进党课,确保党课内容真实可信;要把好价值关,力避空洞乏味内容进党课,确保党课价值的群众取向。
表达上接“地气”
2021年4月8日,上海市宝山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情景党课首演,现场反响热烈。图为情景剧《钱伟长》演出画面。图:新华社
接“地气”是保证党课效果的重要方式。接“地气”的党课,党员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受教育,不接“地气”的党课,中看不中用。因此,在党课表达上一定要接“地气”。接“地气”就是党课要回应党员所思所想所盼,讲授内容围绕党员的关注点展开。一是要贴近党员实际,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对象化、分众化地选择党课内容;二是要选择党员的关切点、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党课内容;三是要情感上与党员共鸣,使党课内容在思想上、情感上与党员零距离;四是要多用“互动式”方式,变个人“独唱”的单向灌输,为共同参与“合唱”的双向互动;五是要丰富表现形式,充分采用党员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直观性、趣味性、时效性、时代性强,契合党员意愿、适应党员需求、受到党员欢迎的新媒体表达方式;六是要把枯燥乏味的书面语言,变成乐于倾听、易于接受、入脑入心的群众口头语、俗语、“大白话”和“实话”。
选题上求“小气”
选题上求“小气”是指党课内容选题切口要小。从一个小的方面、一个小的话题,阐述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用小问题说明大道理。“小”就要小在选择党员群众身边事、眼前事,让党员上党课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党课的熏染力、感化力;“小”就要小在选择党员关注和关心的话题,让党员有兴趣、有兴致,激发其兴奋点,增强党课的影响力、吸引力;“小”就要小在选择党员实际工作中的琐碎事,让党员有真实感,通过和党员的同思共想互动,增强党课的感召力、号召力;“小”就要小在选择和党员感情无障碍、零距离的话题,使党课不落窠臼,起到小切口反映大话题的作用,增强党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小”就要小在选择很小的话题、很小的道理,以小见大,逐步展开,一叶知秋,进而阐明深邃的思想、深奥的道理、深刻的理论,达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效果,增强党课的穿透力、牵引力。
价值上露“民气”
价值上露“民气”是指党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的各种思想和认识问题。党课是我们党凝聚民心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渠道,是打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广大党员干部理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秉持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党课要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群众释疑解惑,传递党的声音,增强党课效果。一是要坚持群众立场,以深厚的群众感情主动聚焦群众关切,讲清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拉近党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二是要使用群众语言,用群众容易理解、比较好记、便于传送的语言,用接地气的形式、沾土气的感情讲课,淋漓尽致回应群众关切;三是要联系群众,从群众感兴趣的话题说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讲起,联系实际讲、带着问题讲、饱含感情讲、深入浅出讲;四是要用群众评判标准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吸纳群众提出的可行办法、方案,确保党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