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和“风声鹤唳”
2021-10-13
“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这个成语以鸟喻人,形容受过惊吓的人只要以后再遇到一点动静就会非常害怕。“风声鹤唳”出自《晋书·谢玄传》,描写打了败仗后,将士们遇到风吹草动就自相惊忧、疑神疑鬼。这两个成语非常相似,它们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成语典故一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企图吞并其他国家。赵、楚、燕、齐、韩、魏六國决定联合抗秦。赵国使者魏加来到楚国,楚王春申君请他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但魏加却摇摇头。春申君不解,魏加说:“我给您讲一个故事。”
从前,魏国有个神箭手,名叫更羸,拉弓射箭百发百中。一天,他看到一只孤雁远远落在雁群后面,不时发出哀鸣声,就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弦就可以把雁射下来。”魏王不相信。只见更羸举起无箭的弓,一声弦响,大雁真的从空中掉了下来。魏王大吃一惊:“想不到你有这样的本领!”更羸说:“我并没有特别的本领,而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身体很虚弱。它因伤口疼痛而飞得慢,因离开雁群很久而悲鸣。这时它惊魂未定,一听到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裂开,所以就掉下来了。”
魏加话锋一转:“临武君刚被秦军打败过,如同这只受过伤的大雁一样,看到秦军就会害怕,怎能再让他担任主将呢?”春申君觉得魏加说得有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
成语典故二
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组织八十多万大军(实则仅二十多万)南下攻打东晋。东晋派谢玄为先锋,带领八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就把先行兵力集结在淝水边,拟定等候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如果贵军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不是更好吗?”
秦军内部讨论,众将领都认为必须坚守淝水,不能让晋军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于是下令让秦军向后撤退。
苻坚没有料到,秦军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接到后退的命令,将士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士兵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成语辨析
“惊弓之鸟”是鸟受了惊吓,受了伤才出现害怕的表现,而“风声鹤唳”里的秦军将士是因为贪生怕死才这样疑神疑鬼。可以说前者大雁的畏惧心理是“被动”的表现,而后者的将士是“主动”退让,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