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探析
2021-10-12白玲
摘要:在智能技术、互联网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华社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身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优势。在内容创作上,着力打造新闻“硬通货”;在产品形态上,积极适应当前媒体传播分众化、差异化、对象化的新特点,结合受众需求,通过多平台、多形式、多元化打造优质新闻产品;在技术上,积极开发智能化新手段,并将其融合于新闻生产、传播等过程中;在人员机制上,着力打破部门壁垒,充分解放媒体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新华社作为新闻生产方不断加强自身平台建设,通过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求真”等栏目,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跨界革新,走上了一条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新华社;发挥优势;守正创新;智能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136-03
一、发挥国家通讯社优势,守正创新,着力打造新闻“硬通货”
2020年,围绕如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新华社在全社开展调研讨论,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优势[1]。经过90年的发展,新华社依托全球信息采集网络,建立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产品形态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融媒体等,日均发稿达8000多条。与此同时,新华社办有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一台一网一端”等对外传播终端,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总粉丝量超过2.2亿。
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新华社在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方向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在新闻报道方面,做强“高端”、打造“精品”;坚持内容为王,打造新闻“硬通货”。在新闻生产传播流程方面,强化新闻报道生产和传播一体化发展,打造“超级总编室”,加强社内各部门人员和资源之间的流动整合以及互相配合,旨在推动合作进一步深化,重塑采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同一主题报道策划、组织、采集、加工、播发统一进行。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和放大。
例如,2021年暑假是开展“校外培训乱象”治理后的第一个暑假,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一些地方和学校推出暑期托管服务。一时之间,“暑期公办托管”成了众人瞩目的民生热点,在这一重要节点,新华社针对“暑期公办托管”,充分准备,提前策划,多地联动,通过对北京、上海、三亚、武汉、南京等地暑期公办托管服务的深入调研,推出了《生活观察|“公办托管班”来了!如何办好、管好?》《多地陆续推出普惠性暑期托管班,效果如何?》《教育部:暑期托管遵循教师志愿学生自愿等要求》等一系列相关报道。报道采访对象涉及教育部官员、基层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专家学者等多个层面的相关人士,多角度、全景式地将暑期公办托管这一新生事物的定位、目标、来龙去脉、目前在各地开展的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展示给了大众。在此基础上,新华社还推出了《暑期托管要“健康+”,不要“学期+”》《看上去很美的公办“暑托班”,落实落细还要做哪些工作?》等深度评论,对这一民生热点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做好暑期托管服务,“需让多项要素保障的‘可能’成为现实、建立形成长效机制、要在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和师生需求,逐渐探索形成丰富多彩的托管服务经验和模式”等一系列意见和建議,让系列报道变得更加丰满。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态度客观、理性,注重报道实效,着力为解决问题开辟路径,为行业管理和问题解决提供了富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建议与思路。
比如,2021年3月,《半月谈》推出了“校外培训系列评”,聚焦校外培训的畸形发展导致教育领域成为资本逐利的战场这一问题,评论直击民生痛点,亮明态度的同时条分缕析、深入透彻地分析问题。这些正是新华社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国家通讯社优势的表现。
在外宣方面,新华社近年来也不乏“出圈”、爆款之作。2020年4月30日,新华社在海外推特账号上发布短视频《病毒往事》,该视频迅速“出圈”,在海内外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在推特上的浏览量突破500万,微博上话题浏览量破6亿。2021年,同一批创作人员制作的《疫苗大战病毒》再度引爆海外社交媒体,浏览量突破300万,且热度持续攀升[2]。爆款诞生的背后,是新华社近年来致力于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发展的优势,实事求是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结合受众需求,“量体裁衣”,多平台多形式打造优质新闻产品
新华社在拥有自身内容生产体系的基础上,拥有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等终端平台,以及《半月谈》《瞭望》《新华每日电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等社办报刊,并在新浪微博、抖音、B站、微信等众多平台上拥有“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等多个账号……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和平台汇聚成为一个庞大的新闻生产传播矩阵系统[3]。
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新华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改革创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用户画像”等新手段,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丰富产品形态,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平台,精准传播信息。产品内容既有深度文字报道及评论,又有各种长度、类型各异的视频产品等。新华社通过“量体裁衣”精心制作出的一批又一批形式和内容十分契合的融合报道产品,适应当下媒体环境分众化、差异化、对象化新特点,形成报道合力。
这背后体现的是新华社不断创新改革,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方向而形成的“个性化定制”传播方向,通过对受众需求的深度研究,将需要传播的内容分多次加工,以多元化形式生成,再通过多种渠道分发,以达到深度融合、全媒传播的效果。
2021年5月,聚焦广东疫情报道,新华社在做好事实报道、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在新华客户端、新浪微博等平台,采用不同的展示风格,策划了不同的内容产品。比如新华社客户端推出《新华全媒+|广东疫情下全力保障高考》《新华全媒+|广州“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准备好了!》《新华全媒+广州市荔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等多篇“全媒+”稿件,并推出专题“聚焦广东疫情”。新浪微博“新华社”账号针对广东疫情,主要播发直播、简讯等内容;抖音账号“新华每日电讯”发布防疫、抗疫相关信息,内容涉及新闻发布会、新增病例详情公布、疫情最新通告、无症状感染者高考定制专用考场等。这些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稿件形成报道合力,多纵深、多角度、全景立体式地聚焦此次广东疫情。
又比如2021年,新华社围绕“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推出多篇视频、图文、融媒体等各种类型的报道,为这一历史时刻留下值得铭记的珍贵史料,也留下了一个个航天人的精彩瞬间。在《有话|大写的优秀!90后的她成了“天问一号”的北京总调度》这篇视频报道里,新华社请来了“天问一号”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90后的鲍硕分享在深空探索中的逐梦之路。鲍硕在视频中认真分享自己的日常工作,讲解了“给‘天问一号’发号施令”的重要性和背后承担的巨大责任和压力,以及这份工作对严谨性的需求,还有如何处理工作中各种突发状况,如何在工作中积累、探索和研发等。报道内容娓娓道来,生动而又接地气,非常贴合年轻受众需求且充满正能量,充分体现出了新华社近年来转变报道形态和传播语态的“圈粉”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近年来,在由传统的传播方式向“个性化定制”传播方式的转变的同时,新华社通过创新而迸发出的很多“个性化”“小而美”的精品报道,比如《“天问一号”再飞多久就到火星了?记者说……》集纳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功能中的网友留言,巧妙地完成了一篇真实、新颖和充满互动性的稿件。比如其中一个网友的问题:“@火星阿茜达利亚平原、克律塞平原、子午高原、斯基亚帕雷利坑以及最长的峡谷——水手谷……这些名字是哪里起的?”记者回答,“国际上会有统一的命名规则,有的是最早观测发现他们的人的名字,有的是为了纪念地球上的知名人士”。其中,还有网友针对记者的回答再提问,而记者再次给予了解答,让这篇普通的由截图构成的稿子充满了画面感和延展性,既生动有趣,又充满了知识点。
三、技术赋能打破壁垒,解放媒体生产力
(一)技术创新赋能采编守正创新
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传统媒体在创新求变的过程中,技术变革不可或缺。新华社不断在技术上创新,在媒体融合中注入智能思维,通过技术赋能采编流程,解放生产力。近年来,新华社不断创新,在新闻生产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方面,新华社推进版权追踪、语义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推出机器人写稿“快笔小新”“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AI合成主播以及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等。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推出的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上岗。形象几乎“以假乱真”的“新小萌”充满“表现力”,为两会报道带来了全新收看体验。2019年3月5日晚黄金时间,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给受众献上创意短视频《全息交互看报告》,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情景化,在两分半钟的时间里,将百姓生活、城乡风貌、经济发展等场景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有机结合,充满可视性和科技感,让网民得到了优质的沉浸式体验,迅速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要点,全网总浏览量超过1.15亿[4]。
2021年3月1日,新华社推出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作为拍摄主场地的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通过5G、CAVE(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LED屏幕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等,将场景在演播室进行了等比例还原,实现了两个真实空间的虚拟交错,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与拍摄环境融合[5]。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新华社主持人在北京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与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上演跨国同屏访谈,等比例将杨倩本人及射击馆、新闻发布厅等场景“移”到北京演播室,主持人在东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射击场馆、新闻发布厅来回“穿梭”,穿越感十足。
新华社在积极运用各色新技术的基础上,承建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新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采集等方面的能力,赋能新闻生产与传播。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一直以来严控发稿安全,制定详细规范的发稿流程,并对发稿平台进行了数字化改革,让发稿流程更加透明和智能,以确保发稿安全和顺畅;同时,配备了技术人员,打通了技术人员和采编人员之间的壁垒,以确保采编工作顺利完成。以新华社客户端为例,新华社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服务新华社客户端31个分频道编辑,如平台发生任何故障,或者编辑在处理后台信息遇到任何疑难问题,任何分频道编辑都能第一时间联系上技术人员,及时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新华社技术局不断创新采、编、发平台,为其提供各类数据导向,开发出了突发事件预警、智能辅助翻译、视频编辑、语音识别、智能检校、智能图像处理等新功能。
(二)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人员机制改革
2020年年底,新华社推出“揭榜掛帅”创意策划机制,面向新华社全社征集报道创意,采用线上征集、线下孵化的方式,依托项目制,实现融媒“集团军”协同作战。与此同时,新华社打造个人工作室,如张扬工作室、徐泽宇工作室等,个人IP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些创新举措都是近年来新华社不断创新转型,打破部门壁垒,适应互联网思维,实现媒体生产力的解放的缩影。
四、加强平台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跨界革新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创新,新华社自有终端实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2021年5月4日,新华社自有平台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青春版,其开屏页面会弹出来的“青春版来了”以及“点就完事”的提示字样。点击屏幕上扭动的黄色按钮,便会进入全新界面的新华社客户端青春版,在类似朋友圈格式、以融媒体新闻为主的界面中,夹杂着“青春热”“青春服务”“投票”等三项充满互动性的版块。该版本界面与经典版全然不同,凸显了“90岁高龄”的新华社抓住年轻受众的决心。“得用户者得天下,得青年者得未来。”据悉,为了更好地面向青年、传播青年、影响青年,青春版实现了在理念、体验、功能和运营各个维度上的改变,在新华社客户端经典版的基础上,青春版实现了106项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了与经典版的双UI呈现。青春版作为新华社客户端面向青年的创新之举,只是众多创新中的一项。
2021年,新华社客户端更新至8.0版本,推出“全民拍”社会治理交互平台,该平台功能定位为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由网友提供交通违法、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线索,经记者核实后,提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并推动问题的处理和落实。平台聚焦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痛点与难点,倡导用户主动反映问题,由媒体整理分类,然后分发至部委和地方相关部门处理,是新华社着力打造的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多元主体协同沟通治理平台[6]。
不同于“全民拍”的社会治理作用,新华社客户端2020年2月推出的“求证”互动平台则旨在在疫情防控期间帮网友辨别信息真假,释疑答惑。新华社客户端平台工作人员将网友提出的问题汇总,然后转交给相关权威机构解答。对于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及时辨别,若经判定为虚假消息,新华社客户端“求证”平台将会加以澄清;对由网友提供的舆论关注度较高的线索,会派出记者进行采访与核查,并通过互动平台反馈。但随着疫情态势变化,该平台已转为日常辟谣报道平台。网友进入新华社客户端经典版,通过点击首页页面下方“求证”字样即可进入“求证”页面,该页面分为“证实”“不实”和“回应”三个板块,界面简单清晰,旨在有效为网友答疑。
与此同时,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卫星明信片”功能则可智能合成卫星影像,生成以该位置卫星图为底图的明信片,实现社交互动。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新华社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并且在相关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然而,为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作为媒体“国家队”的新华社,还需进一步发挥核心优势,提升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何平.坚持守正创新 担当使命任务[J].中国记者,2021(01):08.
[2] 莫鑫.新华社《病毒往事》原班人马又出手,《疫苗大战病毒》借游戏动画再度征服海外网友[N].新华每日电讯,2020-07-09(08).
[3] 何平.从“融”起来到“强”起来[J].新闻潮,2021(01):10.
[4] 谢锐佳.守正创新,新华社两会报道“融”有力[N].新华每日电讯,2019-03-14(09).
[5] 薛园.天涯若比邻:这组“酷炫访谈”实现“空间穿越”从全球首个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看主力军如何挺进主战场[N].新华每日电讯,2019-03-06(16).
[6] 段乐川,黄天露.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和探索——以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为例[J].中国记者,2021(04):109.
作者简介:白玲(1983—),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