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历史、现状与研究综述

2021-10-12易为黄柏青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影视作品研究综述

易为 黄柏青

摘要: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范围涉及影视美学、大众传播学、图像学、符号学、文化研究等领域,研究资料基本散见于相关报刊、新媒体网站以及部分学者的电影类编著中,有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表达、不同媒介中的传播以及雷锋题材影视作品良好弘扬主流价值观展开研究的同时,如何提升影视作品的创作表达力、增强传播效果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78-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视频的叙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C0172,2019;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影像传播及价值导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BA025,2019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从1963年被树立为典型,至今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一直肩负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弘扬真善美的重任,激励着几代人健康成长;在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影响着社会风尚,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年轮。“雷锋是我们‘民族的脊梁’”“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落地生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作出重要指示。

50多年来,雷锋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对雷锋的生平轶事、重要经历及所作的贡献和成就进行筛选或改编,使相关的影视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一直承担着特定的宣传教育使命。社会在发展,时代精神也在发生变化,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雷锋精神的力量历久弥新。雷锋作为一个已被符号化的存在已经融入我国民众的集体记忆之中,围绕雷锋生平事迹创作的影视作品有52余部,然而有关雷锋影视作品的研究却相当有限,基本散见于相关报刊、新媒体网站以及学者的电影类编著中。学界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仅限于单篇评论,没有对此进行过分类、比较或整体性研究,现有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本文拟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的学术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和雷锋精神的传播研究有所帮助。

一、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历史与现状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1963年初春,雷锋的生平事迹被毛泽东得知,他十分赞赏、肯定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党、对人民的忠诚,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头版刊登题词手迹,号召全党、全国、全军学习雷锋精神。

1963年2月,沈阳军区话剧团排演了六幕话剧《雷锋》;1963年3月,诗人贺敬之创作了抒情长诗《雷锋之歌》;1963年4月,由部队、地方作者合作撰写反映雷锋生平事迹的《雷锋的故事》出版;1963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刊印出版了《雷锋日记》。1963年7月1日,沈阳军区话剧团创作的话剧《雷锋》在北京首都民族文化宫剧场举行首场演出。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伟大的战士——雷锋》。

1964年,董兆琪导演的黑白电影《雷锋》上映,雷锋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影片通过朴素白描的手法再现了雷锋人生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生活片段,对雷锋同志艰苦奋斗、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以为人民服务为追求的高尚品德进行集中展现,描摹、还原了雷锋的内心世界。《雷锋》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成功塑造了雷锋的形象。

1964年9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雷锋叔叔的故事》。1965年8月30日,毛泽东题词倡导“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196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论雷锋》,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电影连环画册《雷锋》。1966年4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雷锋班的故事》。

197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雷锋之歌》,此后涌现了大量相关专题片、影片,例如《雷锋,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人民呼唤你》《人民的好儿子雷锋》《伟大的战士》《雷锋的故事》《为了永恒的春天》等。

1990年,《雷锋是谁》上映,该影片为纪录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随后《在雷锋第二故乡》《雷锋的传人》等纪录影片推出,大型纪录片《永恒的雷锋》播出。

1996年,康宁、雷献禾执导,吴军、刘佩琦、宋春丽主演的弘扬雷锋精神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获得了百花奖、华表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剧本获得了首届老舍文学奖。通过该影片,观众可以深入了解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受雷锋精神影响,在雷锋去世后始终践行雷锋精神的动人故事。1996年,《少年雷锋》上映,该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影片讲述了雷锋苦难的少年时代,表现了黑暗年代人民艰难的生存境遇。

2009年,22集电视连续剧《雷锋》播出,这是一部讲述雷锋成长过程的作品。2010年,30集动漫系列剧《雷锋的故事》播出。2012年8月,为纪念雷锋因公殉职5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求是杂志社等单位拍摄、央视军事节目中心承制的6集文献电视片《永远的雷锋》在央视七频道首播,各集内容分别为“士兵荣誉”“平凡本色”“情系人民”“追尋战友”“爱心传递”和“心灵召唤”。《永远的雷锋》是一部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大题材纪录片。该片拍摄了200多小时的高清素材,几乎收集了国内有关影视制作机构拍摄制作的和档案馆、博物馆等收藏的所有雷锋史料,内容涵盖雷锋生前的影像和录音。

2013年是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公开发表50周年,由刘一君导演,胡家华、孙健淇、种丹妮、张江诗琴等主演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上映,影片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影片着力展现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同年,影片《雷锋的微笑》围绕毛泽东为雷锋精神题词和雷锋遗物中的几张照片展开了讲述。电影《雷锋在1959》截取雷锋入伍前在辽阳142天的经历展开故事的讲述。2013年,第13部纪录片《雷锋日记》播出。2014年,26集动漫连续剧《雷锋》播出。

纵观雷锋题材影视作品,其创作离不开领导人的公开题词与主流报刊的大规模宣传,总体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数量比较多,从20世纪60年代的黑白新闻纪录片到故事片,以及后来翻拍的不同版本的电影、电视剧、专题片,还有近年来的动画片等,作品数量和种类众多,仅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围绕雷锋事迹先后进行了16次拍摄。二是阶段性比较强,歌颂雷锋的影视作品尤其集中在每年的三月上映或者周年纪念活动上。

通过这些影视作品的反复演绎,雷锋事迹已为人熟知,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新的时代,以雷锋为主题创作的影视作品必须探索全新的视角,不仅要表现出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还要创新影视作品的创作表达。

二、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状况

在知网输入关键词“雷锋”,有20903条记录,其中学术期刊有9649条,学位论文有369条,会议303条,报纸4002条,主要研究围绕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雷锋文化、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展开研究。另有一本期刊《雷锋》,有109 条记录。目前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并不多,也不够系统。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来看,截至2021年5月底,研究雷锋影视作品的记录有45条,其中包括论文、报刊新闻、电影观后感、硕士论文。

(一)《雷锋》

电影《雷锋》于1964年上映,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关于《雷锋》这部电影,知网的记录有12条,文字材料以观后感为主。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1964年,在党中央号召下,学习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社会文化风尚,也是社会共识,雷锋成为亿万国人争相学习和崇拜的榜样和对象,影响了一个时代乃至今天的国人。当时以雷锋事迹为中心或者以雷锋为创作要素的艺术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观众吸引力较强,观众观看热情较高。所以《雷锋》上映后,各报刊、媒体积极参与介绍宣传,使该电影成为同类影片中的领军人物。

《雷锋》是第一部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早逝英模立传的影片,提供了新中国英模传记的样板。1965年,《大众电影》推出以“看《雷锋》,学雷锋”为主题的两期合刊,在这两期《大众电影》中,包含影片《雷锋》的大量剧照,集合了观众的观后感、影评等共计20余篇。这些文章淳朴生动,真切感人,是研究电影《雷锋》的重要文献资料。《电影艺术》在1965年(01期)开设了专栏“看《雷锋》,学雷锋——工人、战士和学生谈电影《雷锋》”,共刊登了6篇观后感及影评文章。

1964版《雷锋》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影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2020年,长沙市委宣传部组织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全力启动“红色经典影像修复工程”,将《雷锋》这部经典影片作为该工程首部修复的电影,项目主要采用数字修复和AI修复上色等技术手段,修复之后将在雷锋纪念馆呈现全景声彩色的《雷锋》、VR版《雷锋》。

(二)《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在知网上的记录有24条,是雷锋题材影视作品中受关注最多的一部影片,当年这部电影斩获了诸多奖项。该片拍摄于1996年,主人公不是雷锋,而是雷锋的战友。影片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他因雷锋的意外事故,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余生一直默默践行雷锋精神,故事朴素动人。影片的主角虽然是乔安山,但是看完影片却不难发现,影片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新时代的“活雷锋”,电影宣传弘扬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雷锋精神。影片上映后,社会反响强烈,关注度高,影片评价较高,社会影响正面且广泛。

《离开雷锋的日子》采用了集锦式结构,剧本巧妙转变叙述视角,打破了常规的以雷锋人生轨迹为主线的叙述模式,转而从乔安山的视角叙事,通过四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在每个故事结尾升华主题。影片中,乔安山是故事主人公,通过该人物来设计故事架构,选择侧面讲述而非正面呈现雷锋故事,具有“侧看成岭竖成峰”的艺术效果[1]。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以8集电视剧《雷锋的死与我有关》剧本为蓝图,剧本本身是一个有“新闻热点、思想亮点和市场卖点”的好故事。另外,影片在3月上映,每年3月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力度较大,观众情感与影片中的雷锋精神极易产生共鸣。在北京电影市场公映中,观看次数约为185万人次;在公映时,电影票价为2~5元人民币,票房总额为580万元。上映期间,长影洗印厂拷贝印制数量为16毫米880个,35毫米241个,呈现出发行市场的繁荣[1]。

时任华纳公司驻亚洲代表张女士认为,该影片具备好莱坞叙事风格,开场意外车祸的情节非常具有冲击力,在之后的故事中,高潮情节间隔不超过20分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虽然题材是关于社会道德,但观众兴趣浓厚,表现出一个优秀电影故事应该具有的魅力。

《离开雷锋的日子》不仅对中国社会道德精神进行阐述和弘扬,并将雷锋精神贯穿影片始终。

(三)《青春雷锋》

2012年11月,《青春雷锋》电影研讨会召开,举办地点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与会人员就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偶像化的英模形象塑造,影片人物、情節设置及细节处理,叙事风格和影像的纪实化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陈旭光认为,该片节奏和缓、娓娓道来,逐步呈现雷锋形象,而非如传统影片设计众多曲折且具有戏剧性的情节,所叙述的故事都以片段性为主。受此影响,影片叙事对年轻观众吸引力不强,未能迎合年轻人观影偏好,传奇性与戏剧性不足[2]。

刘金祥在文艺报艺术评论版块发表《“雷锋精神”的深层内涵》,认为该故事是选取人物情感、情怀、情愫,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线索结构,进而形成饱满的艺术形象,而非进行链锁式推进,艺术气派大气磅礴[3]。

汤楚云认为电影《青春雷锋》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社会公德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职业道德教育功能和家庭美德教育功能[4]。

石荣、何祖建分析了电影《青春雷锋》遭遇“零票房”风波事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英模电影的市场困境。

石荣、何祖建进行研究的背景是《青春雷锋》在红头文件、商业包装、纪念日档期这三方保障下,在各电影网站中评分并不理想。在豆瓣影评中,95.4%的观众给出一星评价;而“二十大城市电影排片统计”显示,《青春雷锋》44.9%的场次上座率为0%,另有23.2%的场次上座率不足5%。

造成这样尴尬局面的原因是《青春雷锋》叙事风格未紧扣时代,脱离现实,其“圣徒”式的叙事书写脱离了戏剧性,缺少亲和力。《青春雷锋》对商业片简单模仿,对雷锋形象神化阐释,遭到市场拒绝。

对人物传记电影来说,政府和市场在理念、追求与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差异,双重指挥导致人物传记电影创作定位不清晰[5]。对于弘扬主旋律的人物传记电影,政府参与其中兼有利弊,政府的支持使影片推广受益,但政府主导使影片意识形态意味过重。基于上述背景,虽然有红头文件为《青春雷锋》提供支持保护,团体放映渠道畅通,但实际票房却令人尴尬。立足此角度分析,电影低分评价是观众对说教式宣传的拒绝,而非否认影片本身的艺术品质。红头文件的存在滋长了主旋律电影创作者的惰性,使其未能全力创新,电影市场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只有持续创新才有核心竞争力。

另外,就雷锋本人经历来说,他出生贫苦,入伍之后在新中国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过得比较顺利,很难提炼出足够支撑影视作品的戏剧矛盾冲突点。因此,大部分雷锋题材影片成了讲述雷锋一件一件做好事的“大集锦”。

三、影视作品中雷锋形象的塑造研究

针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中雷锋形象的研究,庞书纬结合历史资料,在《“常”与“变”的博弈——关于中国电影中的雷锋形象》中深入分析了《雷锋》《雷锋之歌》《离开雷锋的日子》三部不同时期的雷锋题材电影。庞书纬提出,三部作品设置了不同主题,在美学风格与内容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此种差异是受拍摄、历史语境的影响。《雷锋》是以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历史背景,具有“十七年”电影英雄成长母题的延续痕迹;《雷锋之歌》显示特殊时期阶级话语矛盾持续激化的历史背景;《离开雷锋的日子》文本方式倾向于“仪式化”, 强调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想象性弥合电影故事、现实鸿沟[6]。

冯以敏在《从银幕神化“英雄”到生活化“榜样”的精神价值建构——以雷锋形象的塑造为例》一文中,对比了各时期雷锋的电影银幕形象,纵向剖析雷锋银幕形象的发展进程。在文中,冯以敏说明了典型人物塑造、银幕形象的相互融合;评价了各时期塑造的人物形象差异、人物时代意义;分别立足政治、社会以及受众需求等不同层面解读神化“英雄”转变为生活化“榜样”的根本原因;综合阐述了雷锋银幕形象在各时期的精神价值根基[7]。

李翔撰写论文分析了《雷锋》《雷锋之歌》《离开雷锋的日子》《青春雷锋》等作品,探讨电影中雷锋形象的塑造传播理论。李翔提出,主旋律影片审美最初倾向于“神圣化”,然后转变为“世俗化”,最后趋向于“市场化”[8]。

逯延津在《雷锋:你从哪里来——政治语境中雷锋形象的媒体建构》中探讨了雷锋形象经过几十年的传播和渗透,作为政治符号的雷锋在伦理文化建设领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9]。雷锋经过几十年的宣传,雷锋和雷锋精神已经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袁智忠在《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中对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展开了分析。袁智忠认为《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鲜明意识形态特征的“政治电影”“英雄电影”。电影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塑造雷锋平凡的人生,却也是道德的丰碑[10]。

蒲定在《绵延不绝的雷锋精神——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一文中着重再现电影情节然后展开述评。肖泉通过《银幕上的雷锋形象——电影<雷锋>学习札记》一文分析了电影如何通过影像讲述雷锋学习毛选,如何成长的过程。

总體而言,影视作品中雷锋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20世纪60年代是阶级立场坚定,受恩于党并基于此充满感恩与回报之心,是一个积极学习不断提高阶级觉悟的解放军战士;80年代的雷锋是倡导干一行爱一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士兵符号形象;90年代的雷锋失去了具体形象,是作为政治与道德精神符号的存在,即“雷锋精神”;21世纪的雷锋再现为一种精神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符号,雷锋形象延续了把“雷锋精神”作为政治符号和道德符号的形式。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对于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传播出现了些许微妙的变化,这是由于媒介话语经历了巨大的转型。曾经在大众媒介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主流话语逐渐让位于百姓话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90年代以来媒介话语变迁的主要方向。于是,传播雷锋故事的媒介话语风格也开始由“英雄模范”式的“歌颂体”逐渐转变为“邻家好人”式的“讲述体”[11]。

雷锋形象在不同的影视作品演绎中经历了从英雄到平民、从具体到抽象的构建过程,雷锋成了国人心中道德模范的代名词。他的形象从“毛主席的好战士”转变为“普通人雷锋”,经历了不同的社会语境与不同媒介构建的形象变迁,这样的变迁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需求。

四、结语

影视是视听综合的传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能为我们塑造一个个丰满的、独一无二的形象,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的感官,加深大众的情感体验,化抽象为具体。纵观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经历了作品拍摄与接受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话语样态由“宣传”转变为“纪实”,荧幕形象由“被塑造”转化为“被还原”。不可否认的是,雷锋题材影视作品是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媒介形式,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目前,对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整个影视作品的研究还处在影评范畴。在研究雷锋题材影视作品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表达、不同媒介中的传播以及雷锋影视作品良好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对如何提升影视作品的创作表达力、增强传播效果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将雷锋题材影视作品置于横向与纵向的总体格局中来分析、比较和审视,力求客观公正地发掘其独特的本体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找出雷锋影视作品的优劣之处,为以后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兴东.从《离开雷锋的日子》,看离不开雷锋的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2-02-15(006).

[2] 彭琨.“用有限的青春生命,将阳光般的温暖拥抱人间”——影片《青春雷锋》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3(03):65-67.

[3] 刘金祥.“雷锋精神”的深层内涵[N].文艺报,2013-03-08(003).

[4] 湯楚云.《青春雷锋》的德育功能[N].中国电影报,2014-06-11(004).

[5] 石荣,何祖建.从《青春雷锋》事件看英模电影的市场困境[J].中国电影市场,2014(02):20-22.

[6] 庞书纬.“常”与“变”的博弈——关于中国电影中的雷锋形象[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3):41-44.

[7] 冯以敏.从银幕神化“英雄”到生活化“榜样”的精神价值构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24-28.

[8] 李翔.浅谈雷锋形象在电影中的塑造与传播[J].电影评介,2014(05):25-26.

[9] 逯延津.雷锋:你从哪里来——政治语境中雷锋形象的媒体建构[D].济南:山东大学,2013:63-66.

[10] 袁智忠.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1] 张龙,李沫.从“先进典型”到“鲜活面容”:雷锋题材影像研究初探[J].现代传播,2013(02):87-89.

作者简介:易为(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像与数字媒体。

黄柏青(1968—),男,湖南长沙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猜你喜欢

影视作品研究综述
影视作品中的图书馆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浅析中国影视戏剧与曲艺艺术的融合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探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