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思考
2021-10-12李志高
李志高
摘 要:初中数学教育尤其重要,是保证高中数学学习质量有效手段。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只注重教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忽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学习要求。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注意教学条理分明,采用有效教学法,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初中生通过中考进入高中全面学习,但由于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那样简单,而且内容比较抽象,致使很多学生的成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因此,初高中數学衔接教学尤为重要。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有效地结合初中数学知识,使学生尽快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减轻学生的不适感。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育衔接教学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的难度差异很大
高中数学知识比初中数学知识更加丰富多样,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掌握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而且高中数学符号、定义、图像更加复杂,讨论的过程更为严谨。然而,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要求较低,问题类型单一,解题过程简单,学生逻辑思维不强。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存在断点
新课改后,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从高中数学课本中删除了部分教学内容,而初中数学教材没有涵盖这一部分,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出现数学知识出现断点的现象。高中数学对学生对深入挖掘能力、概括问题能力要求很高,要求学生掌握类推学习思维。但是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很难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致使学生成绩下滑。
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策略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性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进入高中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学到知识能力,即便面对难度系数较大的数学知识,也能充分发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既能“学会”,又能“会学”,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适应性。比如,教师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把数与形结合在一起的概念,学生在分析这类问题时能直观地表达不同数量的关系,在遇到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就能快速准确的把握解题思路。除了数形结合方法之外,教师可以运用分类思维方法、转化思维方法和恒定思维方法等多种数学思维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对初中和高中数学教材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数学教材的难度有所降低,这可能会造成初中生数学学习不全面,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较少,题型比较简单,课时充足,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解释相关知识,学生也能快速消化与理解。但在高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在课堂上,学生很难消化和整合重要且难度较大,无法灵活运用初中的知识。为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在继承传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说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妥善处理问题,符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要求。
(三)注重导入分析
首先,回顾旧知识。初中生所学数学可以为高中数学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围绕新知识点设置主题,激活思维。举例来说,在学习一类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和不等式时,可以从类似函数的角度,研究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其次,问题导入。学习从思考开始,思考从怀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专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最后,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和教学核心能力的新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并传授基本知识。当设计实习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活,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活动主题。
三、结语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改的关键所以,可以为初高中数学教育衔接提供科学指导。转变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终身学习等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初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梳理,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诚.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J]. 学周刊. 2019(09)
[2] 郭志锋.浅谈数学核心素养视阈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9)
[3] 王克诚.核心素养下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教学探索 [J]. 名师在线. 2019(30)
[4] 陈雅彬.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