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罗洛·梅焦虑与文化的理论解读《小舍得》高学历中产母亲的焦虑
2021-10-12陆金凤
陆金凤
摘 要:小说《小舍得》是鲁引弓所著的,关注一线城市的小学教育问题,该小说最主要围绕中产阶级家庭因升学焦虑讓孩子小升初上所进行的各类课外培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思考。本文以为罗洛·梅《焦虑的意义》理论切入点,以小说中的主人公南丽一家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小说反映出来的中产阶级的高学历母亲焦虑问题,试图找到其原因以及降低焦虑的方法。
关键词:焦虑的意义;罗洛·梅;母亲焦虑;《小舍得》教育问题
鲁引弓,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编剧,曾任《钱江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总编辑。创作过《小别离》《小舍得》《笨同学》等紧贴时代,表现现代人存在的困境和状态的作品。《小舍得》以小升初为切入点,直击现代社会敏感的教育话题,全景式的再现了当代中产阶级高学历母亲的焦虑的小说。
小说主要围绕着在小升初家长一窝蜂“抢跑”的大环境下,报社副总编辑南丽因为四年级的女儿数学成绩飘忽不定,去学校了解情况,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在补习。拥有高学历(一硕士一博士)的南丽一家从淡定到被迫“追跑”,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参与各种数学竞赛,引发的亲子、夫妻、家庭与事业等方面的矛盾,为了缓解南丽的焦虑,让两个孩子进入翰林小学,大学教授的丈夫决定辞职去翰林小学当老师以换取入学名额后,南丽并没有同意。小说结尾,以南丽丈夫带着儿女短暂逃避现实,去旅游,南丽加入中结束。
罗洛·梅被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罗洛·梅关于焦虑的理论吸取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融会贯通心理学、哲学、生物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对焦虑研究,《焦虑的意义》便是他代表作。本片文章讲结合罗洛·梅关于焦虑的文化影响和中产阶级未婚妈妈的研究,进行展开。
一、焦虑的本质
罗洛·梅认为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个人视为是他存在的根本i。在《小舍得》中,南丽原本想让女儿快乐成长的价值观受到了威胁,她受到其他孩子进入补习班,提前学习的大环境影响,引发她女儿未来生活远不如她现在,甚至连平淡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担忧。南丽把女儿因未补习而输在起跑线从而在未来竞争中失败的可能性当成潜在威胁。
焦虑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引起忧虑、紧张、恐慌、抑郁等的负面情绪状态,但罗洛·梅认为焦虑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他看来,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性焦虑。正常的焦虑是有机体对外来威胁作出反应的能力表现,它不存在内心的压抑,当客观的处境改变时,焦虑随时缓解。正常的焦虑与生俱来,从婴儿到老年,贯穿人的一生。正常的焦虑存在于各种分离的经验中,它是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病痛以及终极死亡的脆弱,它使得个体变得独立、成熟,也会让人重建与他人的关系,珍惜有限的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
与正常焦虑相反的是神经性焦虑。所谓神经性焦虑指的是“它所反应的威胁与客观危险不成比例,会有压抑(分裂〔dissociation〕)和其他心灵冲突的形式,于是便会产生许多形式的退缩行动与警觉,例如禁制、外显症状以及各种神经性的防卫机制”。”ii。也就是神经性焦虑的产生不是疾病威胁或者面对客观环境的脆弱,它是内心对威胁的压抑,从而导致个人能力无法使用,导致对问题的防卫和逃避。
本篇文章中讨论的焦虑,沿用《焦虑的意义》中的定义。“科学文献中使用“焦虑”一词时,指的是神经性焦虑。”以下简称焦虑。
二、现代社会焦虑的来源
罗洛·梅认为焦虑要放在文化历史考量。他认为个人的焦虑情景受制于他的文化与价值,即焦虑的产生跟时代有关。罗洛·梅将侧重点放在竞争性个人野心。他从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进行回顾,论述了个人竞逐成功是西方文化中最主要的焦虑来源。
文艺复兴以后,文化发生巨变、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主义得到增强。财富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成功则通过个人竞争中打败、超越别人来实现。中产阶级对于“竞逐成功的个人让社群更强大”的假说深信不疑,甚至变成西方的主流文化。但十九世纪后期以后寡头资本诞生,使得多数人不得不为少拥有大量财富的富豪工作来换取财富,也就意味着个人成功并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现实与西方文化中个人竞争取得成功的假说相互矛盾。
罗洛·梅认为当前焦虑存在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受到的威胁是个人的“信仰”即“个人竞争野心会带来效益”的信心与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罗洛·梅认为中产阶级的焦虑重担最为沉重,一方面行为准则难以遵循,一方面是觉察支撑这些标准的价值不存在了,中产阶级被困在其中。而他在对中产阶级未婚妈妈的调查中,卡罗梅也印证了当代中产阶级竞争野心带来焦虑的观点。
三、美国中产阶级未婚妈妈焦虑的文化影响
罗洛·梅采用自然实验法和罗氏墨迹测验对纽约市的十三位未婚妈妈进行了研究后发现,神经性焦虑的未婚妈妈统统来自于中产阶级家庭。劳动阶级家庭的研究对象相对于中产阶级,显现得比较不具备竞争野心,也没那么焦虑。
《小舍得》中南丽为了让女儿拥有持续的动力去跟别人竞争,引进了父母是劳动阶级的米祧。虽然米桃在跟同班同学进行学业竞争时能超越别人,但是他们并没有为女儿的未来感到焦虑。
四、中国高学历中产阶级母亲焦虑的文化影响
关于中国中产阶级,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作;有体面的工作和收入水平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和舒适的生活方式;具备社会所普遍推崇的公民道德修养;大多是认同自身的阶层地位。iii南丽是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她从事“脑力劳动”,拥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地位,有能力为两个孩子支付高昂的校外培训费。
人是历史的产物,受历史的影响,在经济文明飞速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一方面中产阶级高学历的妈妈们,一方面承受着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着社会经济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享受着现在社会文化中对于个人竞争野心的鼓励,使得南丽想要通过让孩子复制自己通过个人竞争取得成功,以避免阶级下流化。换句话说,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孩子在与他人竞争时失败的等威胁着中国中产阶级妈妈,引发了她们的焦虑。
从独生子女政策后,女孩获得教育的机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教育改变了人生。特别改革开放以后,“教育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的思想。社会对于通过正规教育和国家考试的女性给予了于男性同等的获得财富的机会,这使得通过学业竞争获得不错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中产阶级高学历女性在成为母亲后,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视重中之重。她们愿意通过自身各种资源和力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维持孩子社会定位的相对优势。然而高学历妈妈们对于孩子较高的教育期待与中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资源不平等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社会舆论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以及自媒体也在制造中产阶级母亲的焦虑。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各种媒介跟父母灌输“不能让孩子处在起跑线”的观念。《小舍得》中,南丽前男友所在的教育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利用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介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制造额外的障碍,挑动父母对小学入学面试的恐慌。
现实中,除了教育机构贩卖教育焦虑,自媒体为了流量也在贩卖焦虑。从争议不断的咪蒙到渲染情绪的各类《我亲手毁了孩子》、《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内卷的xx人》等阅读量超过10万的情绪文章。
美国中产阶级的未婚妈妈与中国中产阶级高学历妈妈除了都有竞争野心带来的考虑外,还有什么共同点呢?我们不妨将他们放在各自所处的时代中去。罗洛·梅所处的年代是美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美国梦深入人心,变成美国人民普版信仰的信念。iv而21世纪的中国也迎来高速发展的时期,中产阶级个人意识增强,重视实现自我价值。v通过《小舍得》这部小说,我们发现引发中国中产阶级高学历妈妈焦虑的情景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在对焦虑的处理上,我们也要有所不同。
五、缓解焦虑的方法
罗洛·梅指出,西方文化允许的加倍努力获取成功的焦虑减压法,使得焦虑加剧。“相互竞爭的个人努力→社会内部的敌意→孤立→焦虑→更多的竞争努力。”这个驱散焦虑的方法长期反而会增加焦虑。此外,对于对“公共意见的匿名权威和“科学”等为名的理性力量的幻想也是当代人减轻焦虑的方式。
罗洛·梅认为,西方社会想要有效克服焦虑,就必须要发展妥当的社群形式。而他理解的社群指的是“自我与他人之间肯定与负责的连接”心理学意义的社群是涉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爱与创意的连接。
在个人层面,罗洛·梅认为焦虑无法避免,却可以降低。他认同克尔恺郭尔对于焦虑的态度“要以焦虑为师来接纳它,以便学习面对人类的宿命。”也就是我们评说所说的,面对焦虑时,不要逃避,要把焦虑当成促进个人前进的动力。
中国中产阶级高学历妈妈的焦虑的主要来源是孩子的教育焦虑。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南丽们的教育教育。从最近教育部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打击教育资本,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中央政治局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北京、深圳等城市对教师进行轮岗等各种举措来看,国家正在一步步构建教育良好的生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从根本上缓解教育给父母带来的焦虑。在父母层面,如《小舍得》的书名一样,要有所取舍。家长功利化教育让孩子失去了通过自己认识世界和感知爱的权利。家庭教育承载的是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所以不妨给孩子多一点自己成长的空间,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在对纽约中产阶级妈妈的研究中,罗洛·梅发现,拥有较高智力潜能的女孩,焦虑也越高。他认为,焦虑能激发聪明和具有创造力的人去达成更高品质的表现。
拥有高学历的母亲们,不妨利用焦虑来激发更多创造力,投入到工作中,使工作变得更有价值,从而降低焦虑。
六、结语
通过《小舍得》,我们能跟好感知父母和孩子的焦虑表现。用罗洛·梅《焦虑的意义》对此进行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思考教育、家庭教育、工作价值等问题,为我们缓解焦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有益的启示。
注释:
i 焦虑的意义p172
ii 焦虑的意义 p180
iii 李春玲 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6):25—32
iv 唐曼.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6
v 马丽娟 .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特点以及社会功能 【J】前沿,2006(4):
参考文献:
[1]罗洛·梅. 焦虑的意义[M]. 朱侃如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鲁引弓.小舍得.[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8
[3] 唐曼.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6
[4]马丽娟 .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特点以及社会功能 【J】前沿,2006(4):217—221
[5]李春玲 . 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6):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