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理论类重点图书选题的编辑出版特点分析
2021-10-12李鸽
李鸽
[摘要]科技理论类图书选题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与普通科技类出版物有明显差异。笔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国家重点图书项目的实施完成,总结出这类图书编辑出版的若干特点,并具体從选题价值评估定位、对书稿内容提出调整和修改意见、与作者交流沟通,以及编书前期统筹安排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重点出版项目;科技理论类图书;选题价值;沟通模式;统筹安排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其中“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就需要不断生产优质的文化产品。作为出版行业,不断推出优质的重点出版项目成果也是为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重要途径。
重点出版项目意味着社会效益高,学术价值高,尤其是对科技类出版项目来说,重点出版项目的最终产品—出版物能够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但要达到这个水平,编辑要在项目运作和推进过程中首先关注选题的价值评估和定位。对科技类图书来说,尤其是科技理论类图书,一般兼具科技和人文两个领域的内容特点,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需要在多个环节注意把控细节,才能推动选题项目顺利完成。
一、选题价值的评估和定位
科技类图书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掌握编辑业务的基本技能,还要对专业的认知宽度、深度和边界等有一定的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其才能够对选题的写作框架、内容特点、规模、走向、专业定位和读者对象都有一定的掌控力。
重点出版项目既包括作者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又包括由出版社主导策划的“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前者是关于专业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对专业发展的深度探索或是边界拓展;后者是专业内某一领域多年积累成果的梳理和整合,是立足专业基础领域,积累专业知识,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和呈现当时专业发展样态的成果[1]。因此,科技类图书编辑判断一个选题是否能作为重点出版项目,就应该从这两个角度审视和衡量,并且要立足专业发展,跳出传统的选题评价视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客观分析选题的专业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专业价值
专业图书出版是对专业深度和边界两个维度的探索和拓展。专业图书能否成为重点图书项目需要先看作者的研究是否是国家级科学基金研究的重大课题。如果该研究是基于作者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而且研究技术和研究视角也非常独特,那么在立项时,该研究就很容易被列为“国家重点图书规划出版项目”。在某一领域内,判断选题是属于基础研究,还是属于应用研究也是衡量一个选题专业价值的前提条件。
基础研究服务于学科发展,有些研究成果不出版就难以推动学科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比如学科发展史、学科研究史等都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这类选题从立项之初就是为了填补学科基础研究领域的空白,因而编辑在选题内容上要始终坚持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对既有成果在达成专业共识的基础上,尽量呈现学科发展的全貌。如果选题立项目的明确,那么其申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成功几率就会较高,之后其在初稿的基础上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得到批准的可能性也较大。
应用研究服务于行业发展,一些技术不能被系统地整理和标准化就不能被普及和推广,比如图集、资料集、指南和导则等均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这类选题项目是为了技术成果在行业中能广泛推广和应用。因此,编辑在选题内容上应强调与时俱进,贴合实际生产使用条件和应用场景。如果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那么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这种选题一定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一个选题的学术价值往往是在选题推进过程中,根据作者提供的目录框架和部分初稿内容才能判断出来。同时,一个选题的学术价值跟专业价值是统一的,但是学术价值往往又是超越专业价值而存在的。它是在专业价值以外,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或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实践案例,从而为该学科向纵深领域的探索起到方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学术价值的判断需要在学科体系的框架内完成,编辑在对选题进行学术价值评估时,首先要了解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架构。编辑通过对选题内容或初稿的初审,如果发现研究者找到了传统专业研究范围之外的切入点,而且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梳理了研究对象的脉络特点、影响因子、发展契机等学科研究的空白点;或者作者以小见大,根据一些既有资料的细节找到、发现或推演出过往研究忽略的研究对象的发展和演进机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对现有研究是极大的补充和创新,这些都是具备重点图书特质的选题内容[2]。在初审书稿的过程中,编辑也可以考虑是否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毕竟,能够成功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是业内专家对出版项目内容价值的高度认可,足以证明其内容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从出版方的角度判断一个选题的学术价值也要考虑该学术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深度是否均衡。例如,在早期专业领域内,业内往往缺乏共识,出版方通过对相关出版物内容的评估和了解,如果发现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持续扩大,那么一本关于学科基础史学成果的著作可能能够在这一时期缩小这种差距,为学科的发展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概貌的呈现。
专业出版的选题价值评估和定位虽然没有一系列明确的量化指标,但是专业编辑根据长期的专业积累和对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可以进行全局性的宏观审视。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一定要保持跟业内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将其意见和看法作为重要的参考,这样才能对重点项目的内容进行有效把控,保证重点出版项目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二、借助专业视角对书稿内容进行有效调整和把握
专业出版必然服务于专业学科。但是,专业作者的书稿能不能高效服务于专业学科,这需要编辑来带动、启发作者。很多作者因为从事研究多年,研究的成果颇多,虽然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对学科边界也是个极大的探索和拓展,但是其领域覆盖面较窄,这就需要编辑从出版的角度跟作者进行沟通,并进行调整。
出版是一种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尤其是对纸质图书来说,其大多是批量印刷,用规模产生效益。如果作者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按照个人的思维方式全面展现自己的理论成果,那么部分研究领域较小又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大大影响受众群体和市场的接受度。编辑应该兼顾学科专业性和图书出版两个领域,在作者和读者两方之间找到平衡点。二者虽然都是编辑的服务对象,但是服务目的是不同的,事实上应该是编辑和作者共同合作来服务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使用需求,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和专业水平。
因此,编辑要跟作者沟通出版物的内容规模、呈现深度、表述方式等内容。内容规模包括整体规模和各组成部分的大致规模;内容的呈现深度要根据读者定位明确繁简、深浅、标准界限,并不一定是越有深度就越好,专业普及类、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研究教育和研究成果呈现这几个层次的深度应该是有递进关系的,不能一概而论;语言表述方式也应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层次而有所调整,以保证图书内容能够真正服务于有需要的读者。
有些选题内容以专业研究成果的形式呈现,所以是由作者总体控制内容、规模和文风,没有大的调整和修改,其出版目的就是呈现最优秀的研究成果。这是作为学科发展标杆和范本而呈现的。而有些选题内容是编辑与作者做了很多沟通和协商,由出版社组织推动的。因为读者定位为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研究教育的群体,所以尽量要做到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但是要在大的脉络系统中呈现各部分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大脉络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可以一带而过,以突出主体脉络为主,不能不分主次,更不能就一个非常细小的问题做深度呈现来喧宾夺主,让读者产生错觉。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与作者有效沟通,积极协调,尤其是出版项目中涉及作者人数较多,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不是所有作者都能理解图书的定位,所以需要编辑耐心解释相关问题,出版项目才能顺利落实。
三、掌握沟通技巧,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一种合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编辑应与作者在写作目的上达成共识,并且要向作者阐明出版目的,只有在二者的诉求基本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后期的工作才好顺利开展。
编辑跟作者提出的修改和调整意见一定要有说服力。重点出版项目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编辑提出的反馈意见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会令作者怀疑编辑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编辑要始终跟作者强调,这种修改并不是对作者专业能力的质疑,主要是为了提高和优化出版产品的
品质。
从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关于内容编写的调整,有疑问的专业问题跟作者反馈后,如果作者有绝对的专业坚持,那應以作者的最后意见为主。毕竟作者是一线研究的亲历者,对专业的认知深度和把控力比编辑更专业。关于出版问题的反馈,编辑应尽量说服作者考虑自己的意见,毕竟图书出版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读者广泛阅读,并且编辑对读者的接受度更有把控力,如果希望出版物能够被更多的读者接受和了解,那么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写作的深度、行文风格、表述方式都应考虑编辑的意见。另外,有些作者为了保持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会在部分表述中难以兼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和模糊、艰涩或复杂的表述方式,这可能会导致读者的接受度较低,难以推广。对专业理论的阐述做到深入浅出,作者需要有较好的文字驾驭能力,把复杂的问题用平实的语言和普通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也需要作者反复训练和打磨,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能在写作过程中意识到这个问题[3]。
如果编辑有过研究经历就容易与大部分作者的想法达成一致,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用他们接受的方式把编辑出版的要求传达给他们,让这种合作顺利、高效地进行下去。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往往是互相理解和学习的过程。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编辑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过程,对研究成果有较为透彻的认识和学习;而作者则是在编辑的耐心引导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打磨成一个知识产品,被更多的读者阅读和学习[4]。一个有较高社会效益的出版物顺利出版后,会促使编辑和作者的专业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四、统筹安排前期工作
重点出版项目一般都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因此,编辑要提前做好出版计划,并跟作者保持沟通,让作者了解出版进度安排,以便按期完成稿件写作。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围绕后期图书能够顺利出版而统筹安排的。
首先,编写规范和收稿要求要明确,并尽早发给作者。编写规范对书稿中涉及的常见问题要有规定,对图片的质量、表格的格式、单位的统一等问题有细节标准,对线型设置也要有明确要求。有了标准,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才会有依据,其提交的稿件才会符合出版要求。编辑后期审稿、加工的工作量才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这能为项目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其次,出版物的整体设计要有明确的出版形式和风格要求,便于美术编辑提早介入,及早制定书籍设计方案。在出版物即将开始书籍设计之前,文字编辑首先要跟美术编辑明确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形成一个合理的阅读节奏。书籍的整体设计一定要跟内容相辅相成,服务于内容的信息传达。在书稿策划和审稿的过程中,编辑应该对内容有一个风格特点或者说“气质”方面的认识,根据书稿的特点和“气质”跟美术编辑沟通,让美术编辑理解自己的要求,设计出恰当的装帧方式[5]。书籍的美术设计就像是给人找到一件合适的衣服一样,得体最重要,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和附加语言,要尊重内容,并且所有的设计和创意都是为内容的信息传达服务。
最后,根据出版流程,编辑要制定详细的各环节跟进、对接进度表。作者交稿后的审稿要尽量三审流程化作业。初审要经验丰富的编辑把关,将一些重要的大问题先找出来,并明确解决方案,节省后期改错和调整的时间。目前的电子版审校、加工是一个提高效率的良好途径,将终审后的电子稿件发给作者确认的同时也提高排版效率,加快后期校对进度。美术编辑在最后核红样之前要对图片有一个统一和精调的过程,这对后期图书整体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编辑跟作者确定审定清样的时间和修改的范围、程度要有限定标准,在可调整的流程和范围内尽量实现作者的修改意愿。
总之,编辑需要对出版项目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的剖析,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让出版物以最佳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辑是一个靠经验积累不断成长的职业。一个成熟的编辑会不断总结和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科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对编辑的职业素养要求会越来越高,其只有在学科专业和编辑出版行业不断钻研,才能更好地推出一系列高品质、高社会效益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重点出版项目促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综述[J].中国出版,2010(23):14-19.
[2]张树.文字有温度 科技有力量—论科技出版主题图书重点出版物策划与出版[J].中国出版,2020(01):21-24.
[3]卢婵.论图书编辑与作者沟通的方法[J].传播力研究,2019(22):151.
[4]孟伟,张淑芳,田甜,等.与作者做朋友,扩展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外沿[J].编辑学报,2019(S1):51-53.
[5]付金红.基于新消费背景下科技图书整体设计浅析[J].出版参考,2021(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