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1-10-12赵红敏宋相菊周坤
赵红敏 宋相菊 周坤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儿通气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推荐应用。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49-01
新生儿由于免疫力、抵抗力等保护力较差,容易发生机体的损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多发于早产儿,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的趋势。吸窘迫综合征容易造成呼吸衰竭,危害生命安全,也是引发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原因之一。临床主要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高频振荡通气在临床逐渐应用,本文主要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胎龄28-36周,平均(32.91±0.91)周;男性22例,女性20例;出生体质量1.3-2.8kg,平均(1.91±0.26)kg。观察组患儿胎龄29-35周,平均(32.42±0.89)周;男性23例,女性19例;出生体质量1.2-2.9kg,平均(1.93±0.13)kg。两组患儿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常规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调整如下:PEEP 调整为 4~6 cmH2O。 氧吸入浓度 60%,呼吸比 1∶3,每分钟呼吸 20~40 次,PIP 调整为 24~25 cmH2O。
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SLE5000 呼吸机的高频模式,初调参数:氧浓度分数0.6-0.8、频率10-12Hz、平均气道压10 ~ 15 cmH2O、 振幅从15-18开始逐渐调整到可触及胸壁上下振荡,摄 X 线胸片肺下界位于第8-9肋间为宜。
所有患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当氧吸入浓度低于 40%且气道压平均值低于8cmH2O 时,予以撤机,并进行持续气道正压氧疗。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临床情况比较,统计氧疗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经治疗12~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成功撤机,为显效;经治疗25-48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升高,成功撤机,为有效;治疗超过48h,为无效。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几率更高,这主要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磷脂,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的活性不足,发生萎缩,交换其他的肺泡数量减少,肺通气不足。
目前临床对于呼吸窘迫症征的治疗一改善通气为主,机械通气可以改善肺通气量,降低呼吸阻力与做功,辅助患儿有效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征往往伴有
低氧血症等情况,因此常规的机械通气难以满足患儿需求,而增加压力则容易造成患儿的肺损伤。高频振荡通气是现代临床中一种新型的通气治疗方式,主要以低于正常下限的潮气量、高于正常频率的方式来主动呼气;治疗期间可以保持气道压力稳定,不会造成输气量的增加而形成肺损伤,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质量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结果: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儿通气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邢凯慧,王琦,宋依瑾,等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氧合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9):895-898.
[2] 刘郴州,王方方,许小慧,等.容量目标通气与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3):1928-1930.
[3] 冯爱民,谢秀春,王苗,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9,25(3):551-555.
[4]邹娜,王晓东,陈清花,王超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21,19(08):118-120.
[5]张晓丽.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症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4):25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