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2021-10-12宋驰

新长征·党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办实事党史群众

宋驰

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其中,“办实事”是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亲身感受得到的,也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实践中,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这项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

一、 坚持发展观点,在推动宽城整体进步中提升实践活动的实力底气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或者发展慢了,想办实事,实力不允许,底气更是谈不上。

一是在深学党史中吃透发展观点。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我们党探索和追求发展的过程,一步步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现阶段,我们的党提出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说,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都做了不懈的努力。

二是从宽城百年发展中看到进步。长春城市建设的历史要从宽城讲起。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历史,也要从宽城讲起。1924年,长春市第一位共产党员张锦春,最早在铁北的二道沟邮局开展党的活动,于是有了铁路工人罢工、有了声援“五卅”游行。解放初期的大力发展、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建设,以及铁路、公路枢纽地位,都使得宽城在长春的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2007年,区委、区政府从铁南的青岛路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使得铁北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昔日的宋家洼子、杨家崴子、新月和五星,都已逐渐褪去了“城中村”的影子,变成了今天的柳影、欣园和团山街道。10年间,宽城区人口增加21.4万人,增幅高达47%,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宽城的进步与发展。

三是用发展的观点谋划宽城未来。如果说,底线思维告诉我们要打好防御战,发展观点就是要打好进攻战。要把宽城发展的定位找准。要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和大局,认清机遇和挑战,准确分析不利环境和有利条件,从而未雨绸缪,系统谋划,赢得主动。要把宽城发展的格局拉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区委确定的“三个三”战略布局,推进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和开发区两大板块建设,逐步构建“北生产、南生活”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速破解北人民大街北延瓶颈问题,逐步释放周边资源,切实拉开城市北部发展格局。要把宽城发展的步子走实。突出重大项目带动,抓住中车项目这个龙头,全力以赴推进搬迁改造、扩能升级、产业链配套等工作落实,努力让装备制造成为宽城经济发展的招牌。突出产业集群集聚,推动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全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突出文化街区开发,着力打造铁南历史街区、长江路“百年老街”和机车厂历史街区,全面提升城区风貌品质。

二、 贯彻群众路线,在引领社会参与中确保实践活动持久连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必须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矢志不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准确地解读群众路线,要说三句话,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切为了群众,是讲我们党的初心,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它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在集中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交给群众讨论、执行,并在讨论、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里,既要确保我们党的主张是“正确”的,还要让群众的行动是“自觉”的,关键之处在于“变成”。实践中,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群众工作来统一思想。

二是发动群众、引领群众,首先要深入群众。2011年,《人民论坛》杂志做过一次问卷调查,64.4%的受访者对“密切联系群众”状况是不满意的。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不断改进作风、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凝聚了党心民心,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同。如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切实做好深入群众的工作,打心眼里克服“不会”“不敢”“不愿”的问题,否则,矛盾问题把握不准、方法路子对不上号、解决实际困难的成效不明显,“实事”就不可能做“实”。

三是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要防止党员在干,群众在看。欣园街道在破解长安世家小区内部道路的硬化难题上,充分调动了党建联盟的资源,筹集了100万资金,解决了近2000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把党的主张“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实践中,诸如此类的真情服务,一定会强化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 落实普惠要求,在畅通服务渠道中调动实践活动的人心士气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仅是为哪一个群众办实事,而更要惠及大多数群众,更好地把推动发展、开局起步的民心士气聚起来。

一是要把“人民群众得实惠”这句话吃透吃準。长春市宽城区根据上级精神,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提出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有提高、党群关系新发展、开局起步聚力量”的明确要求。这个实惠,就是实际的利益。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一直贯穿着“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追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获得土地是农民群众最实际的利益,于是有了土改,有了《井冈山土地法》。如今讲让群众得实惠,就是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人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以及充分的就业机会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二是要把“群众实事”摸清摸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办实事”,绝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拍下脑门就去干,而要多渠道全面组织调查,多角度深入研究思考,以实为实“办实事”。比如,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眼睛既要向“上”,也要注意向“下”,盯住管网、排水沟、积水点等部位,梳理问题清单,区里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涉及市里统筹的,各职能部门要主动沟通、请示、协调,切实把最急的需求和最大的隐患解决到位。还有信访问题化解,一定要认真倾听上访人的诉求,有理的,就要快接待、快研究、快回复,想方设法解决到位,用我们的辛苦换群众的幸福。在“办实事”的过程中,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倡导到基层、到一线,摸清摸准困难事、烦心事,拿出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要把“共同心愿”圆上。长春市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通知明确要求,要以“六个一批”为牵引,“帮办一批为民实事、建设一批民生工程、落实一批重点任务、完善一批政策措施、解决一批信访问题、建立一批长效机制”。这“六个一批”都涉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目前,宽城区委、区政府层面的实事动态清单,明确了200项民生实事,涉及54个部门。把这“六个一批”的清单挂账销号,就是圆了基层群众的“共同心愿”,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普惠要求。(作者系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办实事党史群众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我为群众办实事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企业工会应在多为员工办实事上见成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