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训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方法探究

2021-10-12陈小龙李亚妮董圣强张海黄勇

大学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培养多元化评价电子信息

陈小龙 李亚妮 董圣强 张海 黄勇

[摘 要]文章以对外军事培训(简称“外训”)教学中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为例,对外训相关专业培训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归纳出外训培训的启示和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规划、教学团队管理、配套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办学条件建设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对新时期外训电子装备培训和教学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外训教学;电子信息;创新培养;思维导图;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095-04

随着我国经济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对外军事培训(以下简称“外训”)已经成为国家对外政策和我军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军队院校外训教育步入了飞速发展时期[1]。习近平主席强调:“对外军事培训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培养知华友华力量,厚植国际人脉资源。”这为新时代对外军事培训明确了新的方向。电子信息类课程是很多装备专业的核心和主干课程,在外训的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训学员能否深入理解电子装备原理(如导弹末制导、雷达探测、通信导航原理等)和掌握装备使用方法[2-3]。外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复杂,差异性大,基础良莠不齐,随着出口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以及外训学员来源和需求的变化,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依据外训学员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是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外军电子信息类专业军官培训情况

(一)雷达及无线电专业相关培训情况

雷达及无线电专业的本科阶段主要依托电子工程专业为基础培训,目的是打下坚实的电气工程知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通信系统、数字计算机系统、光纤系统、微波通讯和仪器制造等高级专业的本科入门课程奠定基础;而任职培训则针对相关电子信息领域,如雷达,主要是由军方科研机构和地方高校牵头实施,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雷达工程师专业和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开设的雷达暑期学校。

MIT于1951年依托辐射实验室创立了林肯实验室,致力于空中防御的研究,后来发展成世界顶级军事空防研究中心,并承担一部分美军的电子信息任职培训任务,重点是雷达工程专业的培训。其核心课程是林肯实验室于2000年开设的Radar Systems Engineering(雷达系统工程),由Robert M. ODonnell教授主讲,主要针对雷达工程人员。德国Fraunhofer研究院是欧盟著名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该研究所针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每年开设雷达暑期学校,培养周期为4~6周,内容主要围绕雷达新体制和新技术,如高分辨成像、信号检测、MIMO雷达、压缩感知等,为雷达工程师和专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期间会安排参观和社会交流活动,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员间的感情。

(二)电子战相关专业培训情况

目前,美军由各军种自行设定通用人才培养的专业和方向,并且军官专业和士兵专业之间有所区分[4]。其中与电子战装备操作及维修相关的专业按照军种分类可分为“空”“天”“海”三类。美空军所有航天相关领域的教育训练内容设置包括一个军官专业和两个士兵专业。其中军官专业为“航天作战”,两个士兵专业分别为“导弹与太空系统维护”和“航天系统作战”。其中“航天作战”(军官专业)与 “航天系统作战”(士兵专业)均属于指挥类专业,其主要目標是培养航天领域指挥控制系统的操作员,并且进一步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太空控制(空间目标监测)、太空预警(反导预警)、航天运输(航天发射)和卫星指挥控制(航天测控)。其中“太空控制”和“太空预警”属于电子战装备操作与维修体系范畴, “航天运输”和“卫星指挥控制”两个方向,在部队编成和人才培训主体上与“太空预警”和“太空控制”相结合,统称为“航天”类。美军将其航天测控、航天发射部队与反导预警和空间目标监视部队归为一类,并统称为“航天”部队。“航天”部队的基本技能培训由空军第381训练大队负责,航天职业继续教育开展由“国家安全太空学院”和“高级太空作战学校”负责。美国除空军部队之外,仅有一所与电子战装备操作与维修相关的特殊性质院校,即海军的“舰载空基早期预警武器学校”,该学校主要负责对E-2“鹰眼”预警机(和EP-3电子侦察飞机)的机组成员进行通信、控制、指挥和作战管理培训。其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E-2高级任务指挥员(AMCC)、EP-3打击集成和武器与战术教员等[5]。

二、外军培训的启示和经验做法

(一)创新式培训

外军十分注重院校在培训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把能否培训外训学员的创新能力作为院校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环节上融入创新培养,形成机制,并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和摇篮[6-7]。

一是突出创新培训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美军在环境创新中的通常做法是扩展新的培训环境,引导外籍学员走出课堂、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参观见习、开展多军种间和不同国籍学员之间的交流,让外训学员及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世界最新的信息、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从而打牢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是强调创新培训方式。许多国家针对不同外籍学员的特点,在培训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推动本国军事教育出发,把与本国军官合训作为对外培训的基础;随着多军种联合作战的需求,又提出了来自多军兵种外籍学员的合成组训方式,将来自不同军兵种和从事不同专业的受训人员编成一个合成班,使参训的人员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外军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方式,一个学员班少则数人,多则十几人,不同国籍、不同军兵种的外籍学员混合编组,在教官的具体指导下采用带着问题自习、针对难点答疑、围绕重点讨论的方法开展学习,并充分调动外籍学员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直面困难、善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很多国家的军事院校采取自学与小组讨论结合的方法,如先由教员针对某个问题讲课,然后学员进行小组自由讨论,或者教员讲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学员也提出自己看法,双方共同商讨。美军、英军、印军指挥院校均要求教官应以不少于总课时的1/2时间,回答学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提倡、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和争论问题,并在这种激烈的交锋与辩论的过程中培养学员运用悖论、逆向思维等方法进行思维创新,从而在平时锻炼学员并使其掌握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延伸式培训

培养国际军事人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感情”投资,仅依靠几个月或一两年的阶段性培训,只能起到短板效应,很难将外籍学员塑造成了解本国、对我友好、为己所用、学有所成的“亲己式”国际军事人才。因此,应着眼于长板效应,以受训对象发展潜力和晋升轨迹为基点,将培训的空间、视角、效应拓宽并延伸,采取制订“人才培训长期规划书”、建立“外籍学员信息管理档案库” 和“毕业外籍学员生长评估机制”等多种方式,将外籍学员培训成亲己的友好力量,最大限度地为军事外交服务。

(三)超前式培训

这是以立足外籍学员未来任职需求为目的的教育方式,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特点,使学员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作战样式,从而为未来的武器装备更新和采购奠定基础。一是着力建设超前式的教育平台。一些军事大国注重发挥自己在军事领域的领先优势,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平台,为外籍学员营造超前的教育平台。二是瞄准未来开设课程。近几年来,世界一些军事强国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为牵引,以完善和更新军官的知识结构为前提,适时调整对外籍学员培训的内容,尤其突出了与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美军院校将“培养信息时代的职业军官”作为院校改革的基本任务,在高中级院校开设信息系统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联合信息战等课程。

三、思路及途径

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是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的发展,以提升外训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点,结合装备进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装备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建设虚实结合的教学保障条件。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路及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科学制订专业建设方案,针对外训专业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结合本校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着眼外训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将该专业作为建设发展的重点方向,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不断建设,汇聚教学团队,构筑发展平台[8]。

一是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以外训学员需求为依据,以专业教学大纲为准则,合理制订课程标准,优化内容结构,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培养外军通信导航专业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满足外训学员的任职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外训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是在教学条件建设上,建设包含课程教材、网络课程、虚拟实验、试题试卷库等内容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加强实验设备的研制和开发,以科研为支撑,采取新建、拓展和集成三者并举的方式,完善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虚拟实验平台等建设,逐步建设满足外训学员教学需要的双语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三是在教学管理上,倡导竞争机制,积极完善用人机制,调动教员参加外训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专业建设深入发展。

(二)加强教学团队管理,保证优质的师资力量

外训专业教员队伍的質量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水平。教员队伍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熟悉外训教学特点的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和培养途径,使教员队伍的双语教学能力得到根本的改善,加强教员特别是年轻教员外训岗位培训的力度,促进教员跟踪学术前沿、拓展学术视野、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水平,严格制订外训教员的遴选条件和审核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对课程组带头人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重视加快对中青年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重视加强教员队伍后备梯队的建设,加速建立起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外训教育需要的教员队伍。积极与地方工业部门联系,参与电子信息类装备,如雷达装备的改进和研制,尤其是针对出口的信息装备,跟研跟学,提高教员实装学习能力;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督查工作,全面提升外训教学能力。

(三)加强配套教材建设,创建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以目前使用的优质教材为基础,开展符合外训专业需求的双语教材选定和编制工作,重点建设一批双语教材。针对出口装备,有重点、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编写新装备教材,使新编教材符合教学要求,反映电子任务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水平,符合学员的认识规律,充分保证外训课程的教学需要。完善与课程配套的网络教材、讲授教材、视频教材、多媒体动画、虚拟实验等立体化的教材体系,逐步实现教材的“系列化、优质化、层次化”。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相关院校已有的成熟教学资源,例如,雷达系统课程以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微波设备与雷达课程为教学参考,以国际著名雷达专家Skolnik的Introduction to radar system为教材,并将国外多媒体课件作为双语教学模板,开展完整的雷达系统教学。此外,为学员提供课外参考书籍以及网上资料,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实践活动,适当安排学员赴部队考察见学,互相交流、相互学习。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一是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教学,在保持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军兵种应用背景,培养学员在军事应用中的科技思维。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切实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积极探索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注重模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9]。积极为外军人员提供开放式、自主性学习平台,努力发挥外军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二是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建设数字信号处理、雷达原理等网络课程,实现双语教学,开拓学员视野,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10]。针对雷达等新装备,通过研制和引进多媒体虚拟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采用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对每节课的知识点及其内在关系采用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采取引导、案例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边讲授、边讨论、边总结,让学员多思考、多理解,并结合现有雷达进行原理讲解,使学员能够学得懂、用得上。注重与学员的交流,积极开展讨论,鼓励学员大胆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

三是坚持课程考核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突出考核本专业基本知识、武器装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的情况。考试方式采取笔试、口试或综合演练等多样化形式。变以往的单纯笔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既有理论考核,又有仿真计算和实验,督促引导学员开展全方位学习。外军人员完成规定的全部课程并通过相关考(测)试后,准予结业,并颁发总参外事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

(五)加强办学和保障条件建设,保障课程教学需要

围绕外训人才培养任务需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例如,依托全军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军队“2110工程”、科研课题等多渠道筹措经费,按照“加强管理、加大投入”的原则进行外训专业教学条件规划与建设,积极对现有实验室的实验系统进行改扩建,创建满足外训学员教学需要和语言环境的实验教学条件,建立科学合理、软硬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培养外训学员工程实践能力的新方法。此外,针对外训的武器装备维修培训任务,搭建外训专业实验室,针对明确型号的装备培训任务,配备模拟器等演示和训练设备,提高学员的动手实践能力[11]。

四、结论

本文以外训课程中的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为例,首先对外军相关专业培训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外军培训的启示和经验做法,最后对有效提升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究,给出了主要思路及做法,为新时期外训电子信息类装备培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途径。这使得外训学员学有所用,实现了装备和教学的良性循环,推进了新时代外训工作的创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凯,赵杰,张黎明,等.外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04-105.

[2] 李刚,赵威威.浅谈雷达专业外训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60-161.

[3] 李树涛,章兢,黎福海,等.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4):77-79.

[4] 吴忠河,刘寰宇,高燕,等.美军战略预警人才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2016(9):65-67.

[5] 丁文霞,库锡树,李贵林,等.我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对比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92-94.

[6] 李心民,代树兴.外军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及对我军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4):32-34.

[7] 俞存华,吴波.外军培训国际军事人才方式管窥[J].继续教育,2006(1):57-59.

[8] 周瑾.论外训教学质量的提高[J].学周刊,2014(21):26.

[9] 程广利,蔡志明,尹敬湘.研讨式教学法在军校外训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78-80.

[10] 单潮龙,张春仙,王向军.外训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研讨[J].海军院校教育,2007(3):33-35.

[11] 李菲,张恺,邵立.军校电子对抗装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3):112-116.

[责任编辑:刘凤华]

[收稿时间]2020-05-22

[基金项目]海军教育理论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陈小龙(1985-),男,山东烟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雷达目标探测。李亚妮(1985-),女,山东烟台人,硕士,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董圣强(1978-),男,山東烟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张海(1973-),男,山东烟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雷达系统。黄勇(1978-),男,湖南汨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雷达信号处理。

猜你喜欢

创新培养多元化评价电子信息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浅谈常微分方程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联系
幼儿园美术教育多元评价现状和策略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