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程思政探索

2021-10-12冉海怡

速读·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细胞学课程思政生物

冉海怡

◆摘  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开始学习生物课程中重要的内容,通过结合科学发展史、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引入思政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自主创新精神与对生命的热爱,贯彻以广大学生群众为本,培养广大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课程思政;细胞学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高中学生首先接触生物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生物学科作为高中基础必修课程,在教学中注重思政元素,把思想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掌握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2能力目标

经过探索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创新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初步的系统观,以系统的视角看生命世界。

1.3素质目标

了解科学家的经历,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习惯;学习九个结构层次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教学内容

2.1课程引入

新课程开始前让学生观看视频“生命起源”,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大家在小时候都想过我从哪里来等问题,通过视频的观看,大家都知道了我們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那么受精卵由什么组成呢?通过视频的详细讲解,学生们能回答出受精卵由细胞组成。老师再进行引导:所以说,生命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学生能够回答出是细胞。细胞的发现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细胞是有生命的,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在这个系统里还有其他的系统吗,其他的系统又是怎么样的。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和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2.2本节课内容

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在施莱登和施旺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至此,细胞学说得以初步建立。所以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后人根据他们发表的报告加以整理修正,形成了完整的细胞学说。

既然我们学习了完整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和结论,可能已经有同学在思考了,细胞学说的意义是什么呢?答案是动物与植物的统一性由此被揭开,阐释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它也打破了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隔阂,如此一来,各学科的交叉融汇孕育出生物学。同时,由这一基础我们认识到生物体的发育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去寻找,这为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请同学们思考,生命系统中仅仅只有细胞吗?结合“大熊猫和冷箭竹”这幅图片,想一想生命结构层次有哪些?大熊猫和冷箭竹的生长都是依赖自身的协调配合以完成生命活动。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它的生命活动可以通过细胞间的共同协调配合完成,因此,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能证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系统是不同的,植物没有系统层次。生物个体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因此我们又有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所以,完整的生命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9个层次。

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神奇的,科学家在探索的历程中勇于挑战。在打破动物学和植物学间沟壑时,可以看到科学的探究成功是靠知识的积累和合作探究。在深入生命结构层次的探究时,能够感受到科学唯物辩证主义观的严谨。对生命的探索不止,希望同学们能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想,探索更多的“生命奥秘”。

2.3回顾与思考

本节课向大家介绍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重点内容在理解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掌握9个层次结构含义。思考:细胞学说能否支撑生物进化的观点。希望同学们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和预习任务,勤于思考,并感受生命的魅力。

3课程设计与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设计采用导入、启发、提问、归纳、理论联系实际等环节。教学重点是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生命的9个层次结构的内涵。讲解重难点时,可以使用以下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一是使用有趣的语言将枯燥的知识描述出来;二是多举例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概念;三是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视频、图片等将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

4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实现。首先,是问题导向的引入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讲授知识,而不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必定不能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教师在授课之前,从“人”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主动思索和探究。其次,现代教学媒体进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现自然环境,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身边无不蕴含着科学和生物知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的背后就是科学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

以上教法都充分考虑学生的状况,并且在教学进程中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己学,同时与教师双向互动,在课堂上侧面辅以思想政治元素,以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课程结束后布置课后思考题,大大延伸了课程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和提升学习兴趣。

5结语

深入挖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程思政元素,利用课堂作为渗透载体,不仅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还能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科学辩证观、热爱生命等情感。课程思政是一个潜移默化影响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致力于深入剖析教材、挖掘教材思政元素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懈奋斗。

通讯作者:阮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10-21].http://qnzz.youth.cn/zhuanti/shzyll/tbhdp/201612/t20161230_8999207.htm.

[2]孙月兰.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1(13):113-114.

猜你喜欢

细胞学课程思政生物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