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实践中的品格塑造分析
2021-10-12吴建德
吴建德
◆摘 要:影响一个人品格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环境、社会风气、民族文化、生活阅历、后天教育、智力水平等,都会对人的品格产生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影响较多的是家庭环境和后天教育。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正是性格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在对小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塑造。
◆关键词:小学德育;品格塑造
品格的形成一般会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在依从阶段,品格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认同阶段会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阶段,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在内化阶段,学生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形成稳定的品格。在德育实践中,可以通过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品格进行塑造。
一、团体合作活动
合作品质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合作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善于合作的品质。让学生懂得集体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合作,了解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合作意识的行为表现,树立学生在竞争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缺少与人分享、与人合作的意识,但是学校生活是集体生活,未来的社会生活也属于集体生活,在德育教育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集体,养成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获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打下基础。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笔者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小组竞赛活动,比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问候短语创作大赛、一周好人好事比赛等,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小组的总成绩来进行评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只有自己优秀是不行的,团队成员间整体进步才可以取得荣誉,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比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笔者组织了学校门前交通拥堵情况调查。我校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情况较为严重,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找到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调查实践,让学生明白团队间的有效合作,比一个人单打独斗更有效率,学会与同学进行配合。同时锻炼学生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口语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对不同时段的拥堵情况进行统计。有的学生负责拍照片,有的学生负责统计人数,有的学生负责统计车辆,有的学生负责采访周转人的感受和看法,有的学生负责整理数据,有的学生制作统计图,有的学生负责整理访谈对话,提炼主要观点,有的学生负责讲述分析统计结果。
二、换位思考活动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让我们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包容他人,也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沟通方面的换位思考能力,也更谈不上体谅别人的心情,在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可以接近学生间的距离,促进班级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使学生形成包容、体贴的品格。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换位思考的相关实践活动。首先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农场里有一只绵羊、一头奶牛和一头猪,有一天农场主把猪抓了出去,猪恐惧的大声嚎叫,拼命的反抗,可以奶牛和绵羊觉得它太矫情了,于是抱怨道:我们也常常被农场主捉去,也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你捉一次就这么能叫唤。猪听了觉得委曲回应道:你们捉去是挤你们的奶,剪你们的毛,但是我不一样啊,我被捉去是要要我的命,吃我的肉啊!讲完这个小故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对学生的感悟进行点评和表扬。这个小故事使学生明白,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问题,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感受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然后让学生就最近班里发生的矛盾问题展开讨论。班里靠窗户的同学上课时想拉上窗帘,但是靠墙的同学不想让拉窗帘,那么今天大家就来讨论一下该不该拉窗帘。先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言论,然后让两边的学生互换座位,让他们在不同的位置感受一下,再进行发言。通过这次互换活动,靠窗的学生感受到靠墙的位置光线较暗,且温度较低,靠墙的学生也感受到靠窗的位置很热,阳光刺眼不利于学习。这样两边的学生就都进行了换位思考,体会了不同的感受,也学会了体谅别人。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德育实践有很多,教师可以针对多种品质,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还可以组织体验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可以组织信任类的活动,使學生学会诚信;可以组织抗挫折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坚强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品格和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陶小敏[1].浅谈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现状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0(18).
[2]陈宗宝[1].新时代小学德育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9,0(3).
[3]朱娣[1].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德育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