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打造一流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
2021-10-12中铁大桥局党委
中铁大桥局党委
自2017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热潮。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部署的重大改革,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释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强烈信号。
作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领军队伍,中铁大桥局密切结合产业工人实际,努力做到“四个到位”,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型工农联盟共赢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中铁大桥局自身特点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之路。
调研摸底到位 优化顶层设计
在推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中铁大桥局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各级党委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直接负总责。
中铁大桥局的产业工人涉及自有职工和长期合作的劳务工人两大类别。为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真正贴合企业实际、能够落实落地,中铁大桥局切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多次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对改革工作所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全盘摸底和梳理。
一是产业工人队伍年龄普遍老化。近年来,年轻一代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及自身成长的要求更高,与当前的工人队伍管理水平不高、薪酬水平吸引力不足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劳务队伍中以40岁以上的人员居多,占70%,35岁以下的人员仅占10%左右。一些关键技术工种,如:电工、装吊工、钢筋工等技能工人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呈现后继乏人的态势。
二是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相对不高。目前劳务队伍中的工人工作经验主要靠现场老工人手把手教或者在技工学校、劳动部门进行过短期的技能培训。大部分工人学历层次不高,初、中级技术工人占据多数。35岁以下的工人普遍有学技能、考等级证的需求,但是由于项目部流动性大,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培训、考证。同时,产业工人普遍认为息工培训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和休息時间,缺乏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产业工人队伍流动性较大。由于建筑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造成劳务工人流动频繁,一些有专业技能的成熟工人更是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目前,劳务人员中只有10%~20%的人员相对固定,这些人员构成了劳务公司的骨干力量,大部分产业工人都属于“召之即干、干完即走”的状态。因此,如何保持产业工人培训的常态化、正规化以及提高培训的吸引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产业工人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主要是劳务工人的“五险”问题难以得到保障。一方面劳务公司目前缴纳比例低,一般只给骨干人员缴纳“五险”,比例不超过10%,普通劳务工人基本上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另一方面,由于劳务工人流动性大,造成劳务公司缴纳保险的热情很低。
基于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中铁大桥局从顶层设计出发,充分谋划,于2019年由党、政、工、团联合出台《中铁大桥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推进工作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帷幕。意见中明确了试点单位、培训工种、培训形式、技能鉴定形式等内容,包括明确公司产业工人队伍是指公司员工、劳务派遣工、建筑分包企业员工和劳务工人;明确了7家单位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明确了要重点推进钢筋工、桥梁装吊工、工程测量工、工程试验工四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同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率调研组来鄂,就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内容开展调研,对中铁大桥局有序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情况给予了肯定。
政策支持到位 释放队伍活力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启动后,中铁大桥局将工作触角通过试点单位直接延伸到各分、子项目党支部,带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落地开花。各二级试点单位按照“典型引路、样板先行”的思路,选择长期合作、有一定实力、诚信度较高且目前在项目部施工的劳务公司开展合作试点。
解决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是试点工作的重难点之一。长期以来,劳务工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论资排辈、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做精做差收入差距不明显等现象,技能人才往往只能和干部同挤一样的职业发展通道,晋升机制存在弊端。
对此,中铁大桥局探索修订相关政策,按照技能水平对劳务工人队伍进行评选分级,对纳入优秀目录的单位,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依据优质优价的原则,在协作队伍选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技能工人的技能等级要求,把广大劳务工人积极性引导到学技术、学业务、增素质、提技能上来;对劳务工人队伍中多次考核表现突出或有重大贡献者择优转录进大桥局等。
同时,各试点单位探索建立劳务工人队伍定期考核制度,激发劳务工人队伍工作积极性。如: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制定出台了《新型产业工人积分制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由项目部工会建立产业工人积分档案,获评的“月度明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以及发现的安全隐患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实行动态管理,可用于兑换生活必需品、电影票、理发券,还作为评定“星级产业工人”“星级工匠”的条件之一。
近年来,这些政策的推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年中铁大桥局都有技能优异的劳务工人能够成为中铁大桥局正式职工,享受企业各项待遇。2021年,中铁大桥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接受合作的施工劳务企业人员职称评审委托,共受理所属子公司9家施工劳务企业31人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其中13人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大大增强了劳务工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岗位练兵到位 营造比拼氛围
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水平是重中之重。为迅速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水平,中铁大桥局决定用好“三板斧”。
一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以产业工人培训基地——武汉桥梁职业技术学院为主阵地,以培训导师团队与建筑行业专家、讲师相结合的形式,以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技术技能、规范要求等为主要内容,在试点项目部设立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开办产业工人培训班,做到送教上门、产教融合,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根据产业工人队伍特点,利用中铁惠园App,开发手机App学习平台,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分类开发培训课件。完善导师带徒制度,在项目现场建立实操实训馆,将现场各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和要点,通过实体样板予以展现和描述,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实操培训,加强工人安全质量意识,确保现场施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是搭建创新创效平台。在全面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中铁大桥局以加强外协队伍班组长建设、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为抓手,通过激励职工(劳模)创新工作,促进全体职工学技术、提技能。开展了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智慧联盟”工作,打通全公司各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之间的分隔,让每一位产业工人都能借助平台得到更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以服务现场创新创效为目标,开展“大桥杯”劳动竞赛,在比中学、在赛中干,倒逼全体产业工人通过竞赛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三是鼓励工人考级取证。中铁大桥局每年举办1~2届多工种的产业工人队伍技能鉴定,通过鉴定晋级,并颁发证书。深入推动培训证书企地互认、行业互认等,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建筑技术人员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流,真正地培育新时代的建筑产业工人。
关心关爱到位 构建共赢大局
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中铁大桥局创造性地增强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軟实力,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凝神聚力,将全体劳动者引领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潮之中。
健全工会组织。只有在劳务公司中建立工会组织,并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提高劳务工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中铁大桥局积极鼓励劳务企业成立工会组织、鼓励劳务工人入会,推动“先入会、先受益”,突破了劳务工人犹豫彷徨的思想壁垒关,解决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前期最困难的思想认识难以统一的问题。中铁大桥局七公司在项目劳务招标评标时,对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的劳务企业加2分,对满足试点劳务企业标准的劳务企业资金支付比例在与其他劳务企业同等条件下高5%,大大促进了劳务企业工会组织工作。
构建“幸福之家”。中铁大桥局广泛开展项目“幸福之家”建设,将劳务工人的工作及生活区域纳入项目“三工”建设规划中,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工作设施和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项目部定期组织物业公司对劳务工人生活区卫生大扫除,组织劳务工人免费看电影、理发及防治血吸虫病害,使劳务工人体面劳动、舒心工作,真正感受到尊严、尊重和体面,切实享受到“家”的温馨。部分试点单位还建立了产业工人互助基金,用于对家庭困难的劳务人员进行救助。
搭建互信“心桥”。中铁大桥局通过各种渠道,如:发挥党群协理员、项目部心灵驿站等功能作用,经常性关心产业工人需求和切身利益,加强对困难工人的帮扶救助工作,搭建好企业与产业工人之间互信的“心桥”。尤其是聚焦工人薪酬、晋升通道、政治待遇等问题,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政策配套,推动产业工人成为有组织、有战斗力的队伍,实现企业与工人共赢。
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铁大桥局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保障制度更加健全,涌现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秦环兵、全国最美青工藕长洪、全国技术能手刘琴梅等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更加浓厚。中铁大桥局将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持之以恒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构建和谐工地,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