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夺得东京奥运会首金的“00后”

2021-10-12王新芳

思维与智慧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射击队气步枪杨倩

●王新芳

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00后”小将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在东京的首金,也是东京奥运会产生的首枚金牌。21岁的“00后”女孩杨倩火了,火得实至名归。

小时候,杨倩就是村里有名的神枪手。有一次,在打气球送娃娃的摊位上,杨倩大显身手,百发百中,把娃娃全部送给小伙伴。摊主看着她,无奈地说,你能不能不打了?

11岁时,就读于茅山小学的她,被选入宁波体校射击队。一开始,训练是辛苦而枯燥的,杨倩有点不适应。有一段时间,难以克服心理障碍,连续多场比赛都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杨倩想过放弃,有过迷茫,但她咬牙坚持下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磨炼,慢慢找到感觉。她冷静、稳重,一直追求更高的自我。练习中打得不好的话,就会主动要求自己,今天一定要把这一抢打好,不能放弃。

教练虞利华带着杨倩“南征北战”,很快,杨倩一路开挂,12岁时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上获得亚军,14岁在浙江省运动会上摘下3枚金牌,15岁那年,在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收获一枚铜牌。2018年,杨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年3月,拥有出色射击天赋的她入选国家射击队。2019年二青会上,在女子甲组10米气步枪项目上拿到金牌。在今年2月的中国射击队队内选拔赛上,杨倩直接以超过世界纪录的成绩排名第一。算上在东京奥运会夺冠,10年间,杨倩完成了从省冠军、全国冠军到奥运冠军的飞跃。

就这样,杨倩活成了别人家令人羡慕的孩子,成功背后,离不开默默的努力。高三下学期,面临升学和训练的双重压力,杨倩奋战高考的同时,还要马不停蹄地准备射击冬测。兼顾学业和射击并不是轻松的事,家人们能感受到她的辛苦。迎难而上,杨倩将压力化为动力。不但训练刻苦,文化课学习经常抱着试卷学到很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已经成为杨倩的座右铭。

进入清华大学后,杨倩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和辛苦地进行训练。这时候,母亲施安方却生病住院了。杨倩想放弃训练,回家照顾母亲,母亲却让她继续坚持,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奥运赛场。杨倩答应了母亲,公寓、饭堂、训练馆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杨倩保持了心态稳定,把注意力放在了训练上。

能参加奥运会,背后本身就是无尽的努力。10米气步枪靶纸为总边长80毫米的正方形。而我们常说的十环,也就是靶纸的靶心,直径只有0.5毫米。而且,气步枪虽有瞄准镜,但没有放大功能。选手射击时,除了靠感觉,平衡与稳定也是最关键的。把右脚叠放在左脚上,闭上双眼,双臂平伸,一般人可能只能站上几十秒,就无法再保持平衡了。但对于专业射击运动员来说,站上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都没有问题。杨倩训练之刻苦,有目共睹。

今年4月,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杨倩连续4站选拔赛全部夺冠,最终踏上第一次出征奥运会的征程。

24日上午的东京朝霞训练场,杨倩和俄罗斯选手加拉什娜的女子10米气步枪决战决赛场上,杨倩眼神如炬,姿态沉稳,一点儿都没有表现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紧张与生涩。射击是一项极其考验心理素质的运动。在第24枪发射之前,虽然加拉什娜领先0.2环,可是杨倩步步紧逼,让前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最后一枪大家都紧张了,率先开枪的俄罗斯选手加拉施娜只打出8.9环的成绩,杨倩顶住了压力,打出9.8环,逆转战局,一举夺冠!实现了对母亲的承诺,也完成了职业梦想。

杨倩如愿夺冠,不仅让奥运冠军的梦想照进现实,更是捍卫了中国女枪手为国征首金的荣耀。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杨倩告诉记者:“自己的金牌就是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而在她的家乡,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母亲更是激动落泪,称赞女儿的努力比金牌更可贵。

是的,努力比金牌更可贵,强国有我,未来可期,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猜你喜欢

射击队气步枪杨倩
盛李豪艹跎牛犊 人小志坚
我国优秀气步枪运动员射击成绩的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射击队单日获1银2铜
太tài阳yánɡ感ɡǎn冒mào了le
气步枪项目运动员“长短腿”现象浅析与运动治疗方案
How can we use the perspective of praxeology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ighbors in the public space of the community?
小“管家婆”进菜场
传递正能量:克拉玛依市射击运动员好样的
浅谈青少年气步枪项目的训练
Adsorptiv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Kinetics of trans-1,2-Cyclohexandiol onto AB-8 Re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