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微污水变净水
——从家庭微污染水中汲取干净水用于家庭绿化的研究
2021-10-12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袁浩铭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袁浩铭
本期点评专家
张永强高级教师,湖南省宜章县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科技创新指导中心主任,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南省创新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湖南省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评审专家组成员。
一、研究背景
日常生活用水主要用于清洁食品、洗涤碗筷、清洁地板、洗衣服、洗漱及其他。生活中,微污染水是指受到轻微污染的水,例如人们在洗脸时,没有使用或仅微量使用过洗涤剂的生活用水。
二、实验原理及过程
正渗透这一现象最早是在1948年被发现,法国人Nollet发现了鱼鳔在酒精和水之间的选择透过性,烧杯中的水分子会透过鱼鳔膜进入长颈漏斗,而酒精分子却能很好地被截留在长颈漏斗内。基于上述正渗透原理,本研究拟设计如下过程。
1.制作正渗透水瓶装置
取一个干净的容量为500 mL的空塑料瓶,剪去底部,留下瓶子的开口部分。
2.制作生物半透膜
(1)制作鸡蛋半透膜
在新鲜鸡蛋表面开一个小洞,将蛋黄、蛋清倒出后浸泡在30%的醋酸中,让鸡蛋壳完全溶解。
(2)制作鱼鳔半透膜
鱼鳔分为两室,一室为卵形,另一室为圆锥形,都可用于实验。把鱼鳔从鱼腹中取出,去掉白色黏膜,用清水浸泡30 min,然后在鱼鳔交接处剪开,放出气体,轻柔漂洗即可。
3.制作正渗透装置
(1)将半透膜套在塑料瓶的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
(2)取一个水槽,倒入生活污水。将半透膜封闭后的塑料瓶的一半瓶身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在塑料瓶中加入肥料液(磷酸二氢钾溶液)。上述装置结构如图1,原理图如图2。
图1 正渗透吸水结构图
图2 正渗透吸水原理图
4.具体思路
如图2,在正渗透瓶中,加入较高浓度的肥料液作为渗透液(高渗透压),以鱼鳔膜或鸡蛋膜为半透膜,在水槽中加入生活微污水。这时,微污水为低渗透压液体,而较高浓度的肥料液为高渗透压液体,高渗透压液体(肥料)可从低渗透压(生活微污水)汲取干净的水,用来稀释高浓度的肥料液,直接用于家庭绿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水温的影响
图3 温度对水通量的影响
2.渗透液浓度的影响(实验温度为25℃)
图4 渗透液浓度对水通量的影响
四、实验应用
分别在三个(1号、2号、3号)家庭中,利用三个装置得到的溶液培育家中的花草,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接着又去另外六位朋友家(4号、5号、6号、7号、8号、9号)进行实验,在统一配制的尿素含量为5%的溶液作为缓冲液的情况下,一次性收集的水量平均达到545 mL,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5 家庭实验
五、实验结论
1.温度对正渗透过程有影响。溶液温度升高,一方面溶液渗透压增加,增大了传质过程的驱动力;另一方面,流体黏度下降,扩散系数增加,溶质阻力下降,促进了水由原料液侧向汲取液侧的传输。说明温度越高,单位温度的水通量增加值越大,此时输入单位热能可以获得更高的水通量。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极限值时,由于膜耐受力不同,能引起膜通量下降,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当温度超过这个极限值量,水通量下降的现象。鱼鳔半透膜的正渗透性能明显优于鸡蛋半透膜性能。
(1)鸡蛋半透膜的通水量。在装置中,依温度的高低,等渗液分别吸收了相对于渗透液质量的24%、36%、44%、50%、52%、22%、8%的干净水。
(2)鱼鳔半透膜的通水量。在装置中,依温度的高低,等渗液分别吸收了相对于渗透液质量的32%、46%、54%、66%、84%、96%、4%的干净水。
2.随着渗透液浓度的升高,进入正渗透水瓶中的水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渗透液浓度达到1.5 mol/L时出现最高极值,之后快速下降。鱼鳔半透膜的正渗透性能明显优于鸡蛋半透膜性能。
(1)鸡蛋半透膜的通水量。在装置中,依渗透液浓度的高低,等渗液分别吸收了相对于渗透液质量的0、28%、48%、56%、34%、24%的干净水。
(2)鱼鳔半透膜的通水量。在装置中,依温度的高低,等渗液分别吸收了相对于渗透液质量的0%、36%、64%、78%、52%、38%的干净水。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在温度为10 ℃~40 ℃范围内,在肥料中都可以进行正渗透,说明该装置适用于所有的家庭。鸡蛋膜和鱼鳔易得,如果能推广这种技术,就能有效利用水资源,有益于环境保护。(指导老师:肖迪凡)
专家点评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小作者从自己家中的污水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常见的生物膜处理生活污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论文的实验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实验过程严谨,实验数据规范,实验结果可信,实验分析有理有据。特别是实验材料源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膜——鸡蛋半透膜、鱼鳔半透膜,选材易得,实验和应用都可以重现,有利于项目的推广。
建议在实验过程中选取更多种类的生物膜进行实验,从中选取更优的生物膜进行实验污水的净化;在分析鱼鳔半透膜明显优于鸡蛋半透膜时,应该分析其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