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对肝囊肿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1-10-12姬明镝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窗开腹

姬明镝

(方城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南阳 473200)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若囊肿持续性增大,会明显压迫周围组织,甚至出现囊内感染、出血、囊肿破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手术引流干预治疗[1]。开腹开窗引流术能于直视下将囊壁切除,引流囊液,效果确切,但切口较大,患者疼痛强烈,术后恢复缓慢。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具有创伤轻、切口小、恢复迅速的优势,能改善肝囊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本研究选取98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9例。开腹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6~71岁,平均(44.65±9.06)岁;囊肿直径4.6~11.6 cm,平均(8.54±1.48)cm。腹腔镜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7~72岁,平均(45.12±8.91)岁;囊肿直径4.8~11.9 cm,平均(8.67±1.51)cm。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囊肿直径)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囊肿;②意识清晰,可配合临床检查或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经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显示胆管与囊肿相通;②多囊;③胆囊先天性畸形或肝内胆管扩张;④寄生虫性或肿瘤性囊肿;⑤先天性胆管扩张;⑥严重内科疾病;⑦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⑧上腹部手术史;⑨凝血功能障碍;⑩存在手术禁忌证;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开腹组 接受开腹开窗引流术,取平卧位,行全麻,在超声辅助下观察肝囊肿大小及位置,于右腹直肌处做切口,直接切除囊肿,吸除囊液,止血缝合。

1.3.2腹腔镜组 接受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脐孔处切开1 cm,建立CO2人工气腹,维持腹压为12~15 mmHg(1 mmHg=0.133 kPa),将腹腔镜、Trocar(10 mm)置入腹腔进行探查,确认囊肿数目、大小、位置,于右肋缘下或剑突下锁骨中线位置设置操作孔;完全露出囊肿,确定囊液中是否含有胆汁,于距离正常肝组织5~10 mm处,沿囊肿边缘采用电凝钩切除囊壁;观察囊腔内胆汁漏出及出血情况,于囊腔中填塞带蒂网膜;于旁边放置引流管并引出固定;术后1~2 d引流正常可拔除,将手术器械撤出,排出腹腔内CO2气体,止血并缝合腹壁穿刺孔。

1.4 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术后1、3 d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3)术前、术后1 d应激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血糖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韵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4)并发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瘘)发生率及复发率。术后6个月内经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重新出现肝囊肿为复发。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VAS评分术后1、3 d腹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应激反应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RP、Cor、血糖水平低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比较

2.4 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腹腔镜组出现1例胸腔积液、1例胆瘘;开腹组出现3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3例胆瘘。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4.08%(2/49)]低于开腹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术后6个月内,腹腔镜组脱落1例,开腹组脱落2例,腹腔镜组复发率为4.17%(2/48),开腹组复发率为10.64%(5/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3,P=0.415)。

3 讨论

肝囊肿是由于肝内局部淋巴管或胆管发生炎症上皮阻塞增生,导致管腔内容物停滞形成肝囊肿。手术引流是目前治疗的最佳措施,能从根本上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

目前,开腹开窗引流术是治疗肝囊肿的重要措施,能开窗并破坏囊壁,切除囊肿组织,但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不能直视穿刺过程,定位准确性降低,易损伤正常肝组织,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机体创伤概率,极易发生并发症。董弘[4]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临床效果明确,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恢复肝功能。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技术,创伤性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迅速,治疗肝囊肿的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1、3 d腹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切口更小,术野清晰,能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准确引流囊液,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创伤性小,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5]。同时,术后1 d腹腔镜组CRP、Cor、血糖水平低于开腹组。手术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机体创伤,诱发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应激反应。CRP是典型炎症因子,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水平会显著升高[6];Cor是糖皮质激素,可从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对糖类具有较强作用,是临床常见应激激素,可提高血糖水平,机体受到不良攻击时Cor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机体应激反应会随其水平升高而逐渐增强。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创伤小,对机体损伤较小,机体应激反应较小,CRP、Cor、血糖水平较低[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通过小切口准确切除病变组织,明确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减轻损伤,从而减少肺部感染、胆瘘等并发症的发生[8]。但腹腔镜组复发率为4.17%,开腹组复发率为10.6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囊肿组织处于较深部位,覆盖肝组织较厚,囊壁处理困难,复发可能性较小。临床应注意,术前应通过影像学全面观察囊肿,避免遗漏。若巨大囊肿压迫下腔静脉,应首选腹腔镜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抽吸囊液时需保证速度缓慢,进行减压,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若囊液含有胆汁,应找到胆管漏口并进行缝合,必要时可实施肝段切除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应用于肝囊肿能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低。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窗开腹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冬天不开窗闷出一身病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