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改革路径
2021-10-12赵思斯
赵思斯
(福建医科大学财务处,福建 福州 350122)
accounting” major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会计核算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互联网+人工智能”,通过人机交互模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了财务、会计、税务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化,大幅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率,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通过对经济业务活动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同步、全面、快捷分析,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了财务预警机制,使会计职能由传统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全方位转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从而打破了会计行业的传统“用人观”,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1]这对高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命题。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正是破解这一命题的有效手段。
一、信息时代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研究背景及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也联动牵引着与之相关的行业知识与技术的革新。在信息技术不断渗入的“互联网+” 时代,会计行业的工作重心也由基础财务会计转移到管理会计上。会计人员除了进行日常的基本账务处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管理工作中。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共享优势,及时地精萃出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不仅能对企业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人员成本等)精准核算,也能根据目标客户特征,更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为企业决策带来更高的含金价值。[2]基于这一背景,2016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力争至2020年培育出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这为管理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然而,绝大多数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仅将管理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其中一门课程,所占学时比例也较低,且其所涉及的知识与大数据相关的学习课程内容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导致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短缺。[3]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专业平台,高校应调整传统的育人模式,把产学研协同育人作为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模式。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是一种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网络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会计专业中,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相互协调与扶持,通过整合内部优质资源,共建知识体系,包括共同制定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发与设置专业课程、编写教材等,实现高校人才输出、研究院所技术升级、企业获取人才及商机的理想效果。[4]在这种协作模式下,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相互协作,不仅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实现管理会计建设的产教融合[5],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有效交流,深化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的有效衔接。[6]
在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中,高校、研究院所、企业间的协作矛盾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之中,因而本文把校企合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现状
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育人模式,是将管理会计教育与会计就业相互贯穿,不仅满足了企业方对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高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了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之向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转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管理会计专业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中,政府、企业及高校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有力支持
完善的政策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推手,直接影响着合作主体的合作愿望与合作力度。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出台了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有力推动了校地合作、校院合作、校企合作的开展。但就管理会计产学研合作而言,当前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一是政府缺少具体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规范与指导。合作方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只是形式化地签订协议,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的运行、催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与师生联动互通等深层次的交流合作。[7]二是政府至今尚未出台统一的管理会计准则,使会计专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流于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积极性。[8]
(二)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充分参与是保证产学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但大多数企业仍对会计产学研合作持观望、保留态度。究其原因,一是出于成本考虑。企业在与高校进行初次合作前,大多会对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展开调研,以找到最适合的对象,并就生产环节可能触发的问题对教学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合作过程中,还需要就工作中出现的差异进行协调沟通。由于存在事前调研费用和事中沟通协调成本,使得企业的参与度大大降低。[9]二是为了规避风险。一方面,企业在投资研发一项新技术时,不仅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还需要承担该技术及其衍生产品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管理会计专业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账本及管理体系,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商业风险。另一方面,近几年会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无纸化会计信息的归档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开始使用。虽然电子会计档案在多个方面优于手工会计档案,但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类似企业商业信息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等工作需要较多的人为介入,这就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的隐患,给个人及企业带来负面影响。[10]因此,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也秉持保守的态度,不愿将内部财务信息提供给科研方进行试点,致使产学研的实际产出效果不理想。[11]三是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企业批量化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容易导致学生在学成之后到其他企业另谋高就。如此一来,企业对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更是望而却步。
(三)高校缺乏“双师型”师资力量
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操作技能,有能力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管理会计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相关统计中也关注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指标,但在具体落实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双师型”师资仍然比较缺乏。一是青年会计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仍未受到重视。青年是生力军,青年教师更是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其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力求促进跨学科、高水平教学。然而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会计学青年教师的师资培养体系并不完善,具体表现为专业性培训效果不佳,具体情况见图1。有调查研究显示,参与调查的852名会计学青年教师均参加过教师资格培训,其中646名为评定职称参加过学历培训;而仅有15.14%的青年教师有过技能培训经历,且培训内容主要是诸如精品资源共享等形式化课程,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12]会计专业青年教师从高校毕业后,未进行过系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培训,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教学经历及实际工作经验,依旧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抽象教学,对校园以外的管理会计实务工作不甚了解,必定难以与社会接轨,导致会计产学研合作成为一纸空谈。[13]二是评价机制不足以引导教师投身校外实践交流。由于在职称评聘、科研立项等方面,仍然以学术论文为主导标准,多数教师除了例行公事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外,几乎埋首于理论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研发科研课题等,对企业业务的现状和发展充耳不闻,不愿留出时间到企业参与实践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使会计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无法深入开展。[14]三是人才引进政策不足以吸引企业高管到高校兼职。高校现行的福利政策不足以吸引企业高管兼职给学生做经常性指导,一方面,薪酬待遇没有达到高管的预期标准;另一方面,也没有给予一定的差旅补贴。加之企业管理人员常受限于教学资质、工作时间等问题,校企间人才的有序流动无法得以实现,双方的合作往往“浅尝辄止”。[15]
(四)校企间人才培养缺乏协调性
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高校的人才培养只有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找到平衡高校人才供给侧与社会人才需求侧的支点。就目前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而言,教学更侧重于理论灌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为薄弱,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究其原因,从“教”的方面看,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财会实践经验,仍停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学依然侧重于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在教学中融入真实案例,指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参与实习本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但企业疏于对实习生的培养,限制学生接触企业核心管理工作及真实账套,差使学生处理企业日常琐碎业务,将其边缘化,这无形之中削弱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实习效果自然不容乐观。[16]另有调查显示,一些会计实习生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缺少人文关怀,缺乏对实习生的人性化考核及发展规划的重视。在纵向沟通渠道设置上,忽略了实习生的感受,一是对于企业核心决策,管理层不愿公开传达,二是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快速反馈到企业管理层,让会计实习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17]从“学”的方面看,部分管理会计课程,如产品成本的计算、资本成本等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内容重叠,且陈旧的内容无法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相匹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果不佳。[18]通过问卷调查(5级李克特量表见图2),发现福建省的管理会计在校生在职业知识、技能及价值观方面均亟待提高,特别是在知识储备积累方面,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的用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19]在实习阶段,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实习观,没有把握深入企业的良好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多半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这样的实习自然收获甚微。[20]
图2 管理会计学生能力调查Fig.2 Research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udents’ capabilities
三、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改革路径
(一)强化统筹协调,增强政府监管力度
管理会计产学研协作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协调、监管和规制作用,把不同工作性质、任务、目标及价值观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粘合在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创造出最佳效益。一是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政府应加强在企业中的舆论宣传,营造支持参与管理会计产学研协作育人的氛围,积极助力校企间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建设人才需求信息库,促进双方管理会计人才信息、技术需求的互通与共享。设立具有针对性的规划项目,加大对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引导和财力投入;设立国家、省、市级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设立中央、地方项目经费,对管理会计产学研合作投入长期保障资金;设立政府奖励专项基金,对合作中突出贡献者予以嘉奖。二是应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监管和评估,完善政府、企业、高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对合作中积极配合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或按企业实际接收学生所付出的成本给予补贴等;对消极合作的企业予以警告、通报批评,甚至经济处罚等行政处理方式进行约束。通过有效监管,引导管理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健康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协助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根据不同的管理会计产学研项目选择合适的分配模式,如固定报酬方式、产出分享方式等,为增强长期合作减少利益纠纷,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政府还应制定教师进行再教育活动的相关政策法规,督促任课教师在岗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三是应强化管理会计的应用。政府在制定出台统一管理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围绕智能化进行持续性改进及创新,引导高校对照标准进行管理会计学科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建立管理会计人才流动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定期学习交流,支持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管理会计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二)建立协同育人共赢机制,激发企业合作动力
互利共赢是会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方面,高校在关注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企业的真实诉求与切身利益。比如对于企业关心的会计信息安全、协同育人成果分享及财务负担等问题,高校应直面产学研合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企业签定具有法律约束的相关协议,合理分担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费用,维护企业财会信息安全,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时主动地召集企业一同参与课题研发,共同研究决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课程、科研项目等,用真诚换取企业的真心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认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财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经营发展必须投入的成本,早投入才能早获益,绝不能因噎废食,自断发展先机。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会计信息管理安全防御系统建设,依据会计信息价值和重要性的高低,对数据进行分等级加密管理,定期维护更新内网系统,评估安全系数,及时修复发现的漏洞,保证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
(三)借助企业资源,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管理会计人才。高校面对管理会计“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一是应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健全完善教师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在教师职务职称晋升、项目基地评审、重点学科建设确定、人才培养指标分配等方面,既应关注教师的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等量化指标,又应在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找到平衡点,实现“学术与专业并重,科研与教学并举”,引导教育者找回初衷,让教育回归本质。二是应引进一批“双师型”教师。以“双师型”作为新教师准入条件,公开招聘具有3年以上会计工作经历的博、硕士学位人员从事教师工作。同时,开启校企合作绿色通道,采取“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特聘形式,适当放宽学历、教师资格等要求,高薪聘用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三是应加强教师在职培养。建设校企教师发展中心,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和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21]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的优势,让教育渗透市场,让企业走进高校,让高校融入社会,以丰富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功底及实践运用能力。
(四)深化校企融合,共促管理会计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深化校企融合,整合专业课程教材,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第一,整合管理会计专业课程内容。以管理会计专业各个课程知识侧重点为轴心,突出课程教学重点,精简教材,用表格直观地展示课程知识点间的异同,将各门课程的重合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校还应结合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中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引导学生在掌握管理会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朝着主流方向学习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第二,加强学科间知识互融。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更应注重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尤其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知识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的实效性与普适性。第三,丰富财务案例分析库。高校应结合企业真实典型的同步案例,或通过与企业协同开发案例,针对不尽相同的问题进行差异比较与同类归纳,以培养学生系统、缜密的财务管理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习惯。还可将案例分析融合益智类游戏中,以闯关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之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衔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第四,拓充校外实训教学课程。在校内开设管理会计相关实训课程的同时,还应设立开放性实践基地,让学生轮流到企业参与顶岗实训,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管理模式串联,形成系统的专业化、实践性管理会计课程体系。也可与代理记账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建联通教学实验与实务操作平台,以提升高校管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五,规范教学过程管理。高校应与挂牌实训基地的企业签署人才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力与义务,细化学生见习时期岗位的职责与权利,并定期检查督促履行协议,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调整实习教学内容。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具备敬业创新精神、优秀心理品质以及技术潜能的管理型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