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2021-10-12吴丽君广西师范大学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产值

吴丽君 朱 珂(广西师范大学)

■ 前言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广西的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型升级为“三、二、一”格局。广西人口规模大,就业人数在全国排名前列,能够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地方政府近年来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为就业政策落地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独特区位优势,已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探究广西现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对于广西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优化就业与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广西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需加快调整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一二三”模式逐步转变为“三二一”倒金字塔产业格局,产业结构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后半阶段,契合产业发展演变规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0:33.3:50.7,与同一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3.8:36.8:59.4 相比较,广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略高;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略低。据此得出结论:广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处于滞后状态,产业结构需加快调整升级。

(二)第一产业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

广西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1980 年的45.3%下降至2019 年的16.0%。1993 年以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第二、三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差距逐年增大。

(三)第二产业呈平稳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第二产业稳定增长,产值比重维持着上升的势头,在2011 年达到最高点48.5%,成为带动人民收入增长和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1 年以后,广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下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初见成效。

(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但呈上升趋势

从1980 年以来,广西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广西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稳中有降;2002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2017 年开始,广西的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广西GDP 的贡献率增强,逐步发展为带动广西经济社会增长的中坚板块。

■ 广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一)整体上符合一般发展规律

1980—2019 年间,广西的就业结构维持着“一、三、二”格局。第一产业就业构成比例由82.80%下降到48.65%,第二产业就业构成比例由8.00%上涨至17.2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9.20%上涨至34.11%,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向非农产业,基本符合演变规律。

(二)第一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未能成功转移

在广西城市化发展加快和农村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背景下,广西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一产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居高位,仍然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表明第一产业中仍滞留大批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未从农业中解放出来。

(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

2019 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为16.0:33.3:50.7,但是三次产业就业构成比例为48.65:17.24:34.11,表明广西就业结构调整滞后性比较显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需要加快提升,改善不合理的就业结构。

■ 广西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文章采用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来进行产业结构的效益分析。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是研究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是否均衡的重要指标,是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公式如下:

第一,自1980 年以来,如表1 所示,广西第一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小于0,其绝对值逐渐偏离于0,表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于产业产值,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在农村滞留着许多隐性失业人口,且隐性失业人口数量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究其根本,是源于广西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过度依赖于人力劳作,机械化水平不高,无法将多余的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

表1 广西2000—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第二,广西第二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大于0,其数值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比较协调。1980—2012 年间,结构偏离度大于1,自2013 年以来,结构偏离度稳定在0 和1 之间,表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缺口在逐年缩小,但是结构偏离度仍然大于0,说明仍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尤其是近年来广西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扩大,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转移。

第三,广西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其数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渐趋于协调,又缓慢转向不平衡,仍存在着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2004 年到2008 年,结构偏离度在0.4 以下,逼近均衡状态,可能是由于第三产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对技术人才要求不高,对劳动力的吸纳空间缩小。2009 年以来,结构偏离度又逐渐上升,可能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导致第三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和内涵式效率提升转变,对高端人才需求大,对劳动力的容纳空间增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广西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格外明显,成为束缚广西经济健康持久发展的缰绳。同时也受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的影响,导致广西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缓慢。

■ 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优化农业布局,推动农业现代化

广西区域内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常见的如糖料蔗、优质蚕、茶叶、中药材等。第一,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农业核心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广西农业现代化环境,为第一产业中存在的大量隐性失业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着力协调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突出矛盾。第二,通过强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及资金引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盘活人才、技术及资金等生产要素,增加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进而保障农民增收。第三,抓好广西区域内的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在现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第一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化集约发展

第一,淘汰落后产能。广西的第二产业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比低,行业龙头企业缺乏。广西第二产业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等比较优势行业,而企业存在严重的生产效率低下、高能耗、高污染弊端,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让其淘汰。与此同时,要注重延长工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推动企业生产由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市场前景好等特点。广西可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行业基础上,培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人才装备,带动广西第二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构建经济增长新动力。

(三)培育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广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提升对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然而,广西第三产业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行业人才匮乏、辐射能力不足等缺陷,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增长。第一,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既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优质服务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又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岗位。第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第三产业与先进工业、现代农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利用交互渗透的效应,加快形成第三产业全方位发展格局。第三,完善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一系列行业鼓励政策,从而提高行业内的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创造良好的服务行业经营环境。

■ 总结

目前,广西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需加快调整升级,就业结构调整滞后性比较显著。第一产业比重已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产业发展要发掘新优势,更加盘活农业生产要素,推动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和外部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广西经济的发展,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视提升发展质量,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产值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日本印刷产业产值2018年第一季度略增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