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0-11吴从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年级思维能力培养

吴从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接受了前几年的数学启蒙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功底,个人认知水平也逐渐成熟,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高年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状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思维能力;培养

前言:

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学生们通过分析、综合、总结、比较等一系列的过程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数學是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更容易培养思维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心智逐渐成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综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发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节时,主要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平面图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轻松愉快的互动情境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并混合在一起,然后让可以让学生随机抽选一张,并让学生进行图形辨认,并说出不同图形特征,这样互动教学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成效,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另外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手工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绘制、裁剪、折叠等方法制作出不同的图形,最后再根据学生动手制作的图片作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成就感,更加积极感兴趣的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会更加认真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发现题目中的有效条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寻找已知条件中的联系。其次,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的联系构建等式,得到完整的方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投入到本节课学习中去,主动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个人思维能力。

二、借助思维导图,厘清知识结构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增加,很多知识都是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构建起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成体系的总结某个知识点。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知识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细致的梳理所学知识,从而构建起系统的理论框架,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运动等。为了让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理解的更透彻,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所学图形。“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来学习图形的运动,说到图形,你可以想到哪些图形呢?大家开动脑筋想想,我们之前学过那些图形?”这时候会有学生抢答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纸笔,跟随自己在黑板上的板书进行绘制。为了梳理图形这一部分的知识结构,首先可以对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四边形”、“三角形”、,每一个种类对应一个方框,每个方框下面拉出一条线,这条线可以继续延伸多个分支。“大家现在来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思维图,你们也可以画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跟随老师的步伐进行回顾。”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在四边形下面写下“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逐渐完善思维导图。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系统的把握数学知识体系,形成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有了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才能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发散思维,积极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训练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多数学公里都是在实际生活中那个发现的。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时候,也可以把目光放到实际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现实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认识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发散数学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一节内容时,学生们要学会使用表格、统计图等工具分析数据,根据观察图像得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数据处理、分析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生活实践课题,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调查村庄用水情况,调查公共洗手间水龙头是否拧紧等实际的问题。在调查中,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且制作成数据表格,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成合适的分析图,并且写下自己的分析、总结,以及自己对于村庄节水问题的看法。在新的一周上课时,教师可以邀请制作精美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说一说自己如何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总结结论的。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结:

总的来说,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是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可以从“创建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思维导图、厘清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生活、训练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大胆发问、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牛平.简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21,18(8):140.

[2]马敬霞.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4):18-19.

猜你喜欢

高年级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