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2021-10-11陈瑜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陈瑜

摘 要:在世界历史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数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难度大,知识面较广,很多数学概念成为了教师重点解析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概念的解读,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把握知识点,看到学习内容的本质,学会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剖析题目,进而提升个人数学能力。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前言:

数学概念是在数学的发展中形成的,主要指人们对某一种数学现象或数学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并且加以定义的过程。学习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也是学生们了解所学知识,探索知识本质的基础保障。目前,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提高数学成绩不再是唯一目的,教师反而更加注重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数学概念学习是一切数学理论学习的基石,学生只要夯实数学基础,才能在后续的习题训练、思维拓展中升华数学知识,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从而融会贯通,实现个人数学能力的提升。

一、构建数学文化情景,合理引入数学概念

数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几千年以前,就有一群数学爱好者共同研究数学概念及其意义。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们看到的数学概念都是经过几代数学家修饰、优化、精简以后的状态。因此,这也导致一些数学概念的描述过于简短,很多学生在理解起来时会有困难,不能准确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长此以往,一些学生认为数学概念晦涩难懂,逐渐的失去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从课堂概念导入上下工夫,在讲解相关数学概念的时候,向学生们普及相关的数学文化。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还能了解数学概念发展的历史,更容易激发起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潜能。

例如,在學习函数的相关概念的时候,如果教师直白的讲解函数的字面概念,很多学生会感觉到抽象、死板。因此,教师在讲解函数概念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们普及函数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发展是动态的,数学概念是灵活、紧跟时代的,让学生改观对数学概念的看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所学知识。就拿函数来说,函数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十七世纪末提出来的,并且第一次使用“function”描述函数。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十八世纪瑞士的数学家欧拉对函数的概念进行了优化,他把函数的概念定义出来,也就有了今天“函数”概念的雏形。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后续的数学家把“x”、“y”引入其中,加上集合概念的不断发展,就形成了今天的“函数”概念。在讲解函数概念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分享到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相关概念的时候感受到数学发展的乐趣。

二、鼓励学生类比想象,强化学生的概念记忆

数学是学生们从小学就接触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贯穿了学生整个青春时期。从小学数学到高中数学,涵盖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因为学习的内容多、知识面较广所以有时候容易混淆概念,导致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们传授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些类似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把概念归类,实现系统化记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数学概念的记忆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列”相关概念的时候,会涉及到各种数列的概念。如果直白的背诵这些概念,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类比记忆法”,把“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这两个概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产生类比记忆。在等差数列中,提到了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前n项和等内容,同样地,在等比数列中,这些也都存在。等差数列中强调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是“差”,而在等比数列中,也存在后一项与前一项关系的分析,只是这里不再是“差”,而是“倍数”关系,其他相应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内容也随之调整,就形成了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这样对比分析得到的概念,学生不仅可以强化对它的记忆,还能深刻理解其内涵,把相关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数学知识导图。

三、借助多媒体工具,丰富概念学习的资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走进了课堂,这就为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对比学生之前的数学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都在加深,特别是出现了空间几何问题以后,很多学生感觉到非常抽象,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空间图形,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借助一些建模工具,为学生绘制相应的3D图形,让学生从空间上感知数学概念,理解抽象几何问题。这样一来,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在3D模型中理解相关概念,帮助自己学习空间几何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平面所形成的角”相关内容时,教师如果仅仅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很难清楚的把“面”与“线”的位置描绘清楚,一些空间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就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这个软件,制作一些平面和直线的位置图,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在讲解形成的角度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直线来改变夹角,形成动态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些有兴趣学习这个软件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鼓励,让他来讲台操作相关的图案,加深对空间几何概念的理解。这种学习形式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让学生有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软件绘制的几何图形也会更加精准,这些空间几何图形也会增强学生想象力,帮助学生搭建起自己的空间几何世界。

四、小组合作探究,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认知已经成熟,对于一些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开展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空间,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过程理解相关概念。对比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容易激发起“头脑风暴”,一个数学知识点可能会衍生出多个数学概念,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还可以互相帮助,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函数零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理解其内涵。因此,教师可以把“零点”设置成一个数学研讨小专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函数零点的个数和方程解的关系。在研讨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画图、分享、交流过程,明确零点的实际意义。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可以发挥模范带头效应,让组内的其他同学行动起来,帮助他们找到数学学习的思路,同时又能让能力较强的学生锻炼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以此促进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结: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概念学习是学生不容忽视的一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并且在课堂上利用多样化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本文提到了“构建文化情景”、“鼓励类比想象”、“借助多媒体工具”、“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让数学概念学习过程由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有趣,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能为数学课堂增加更多的乐趣,为学生数学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雪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J].才智,2020(02):81.

[2]蔡海涛,林运来.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J].数学通报,2019,58(09):20-25+66.

[3]张兴军.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235.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