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2021-10-11郁丽芳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积累

郁丽芳

摘 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上我们要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是一种过程性知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内化了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既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又包括学生在学校数学课程中获的的经验。教学中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动手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也有着这样的三句话: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活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一年级上册《分与合》。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分花片的活动:请你把4个花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分东西的实际经验,因此,很快就有了答案:可以分成2个和2个,或是1个和3个,亦或是3个和1个。由此,再引导学生看着自己的“操作成果”说一说: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一开始,学生的“分”可能是随意的、无序的,但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有序板书。这样,在学生经历了4、5的分与合后,在探索6的分与合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才能又快又正确地找出6的所有的分法?因为有了前面的活动经验,学生很快会发现,当我们进行分花片活动时,可以每次移动一个花片来分一分,自然就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有序地来分一分,这样既快又正确。在后继学习7、8、9直至10的分与合时就会自觉地有序分一分。

二、借助多媒体,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早已深入课堂,以其独有的动态感、趣味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这一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这类减法的基础。教学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创设了猴妈妈卖桃、小猴买桃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计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法,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一共是13个桃,其中盒子里有10个,盒子外面有3个,一种方法是先从盒子里的10个中去掉9个,再把盒子里的一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就是4个。另一种方法是先去掉外面的3个,再去掉盒子里的6个,盒子里还剩下4个。这样,在学生充分交流算法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进一步还原计算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算法的理解,为后继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其他口算奠定了基础。

三、联系生活,拓展数学活动经验

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中数学现象的“慧眼”,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如:“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把16支铅笔放在两个笔筒里,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放?如果有27支铅笔,还能使每个笔筒里放的铅笔同样多吗?”学生在前面已有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的操作体会,生活中也有分东西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用小棒来试着分一分,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发现:16支铅笔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27支铅笔不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在讨论、争辨中发现:原来16是双数,所以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27是单数,所以不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论证:是不是双数就一定能分成同样多的两堆,而单数却不行? 这时,学生会想到再找几个数,如4、9、15、20等,再去按要求分一分,从而论证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对单数、双数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单数、双数的例子吗?经过讨论、启发,学生很容易发现,门牌号是分单数和双数的,电影院中的座位号是分单数和双数的,等等。有了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后继学习中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先猜想,再通过举例、推理等方法进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运用到生活中。

四、组织交流,分享数学活动经验

合作交流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听,使思维进一步合理化、有序化。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修改,促使各种观点和意见更丰富,更完善,从而得出最佳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内容是引导学生在找一找、画一画、辨一辨等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对其特征有所感知。教学中我先创设小朋友一起搭积木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把积木按在纸上,沿着它的边线画一画,看看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一开始学生觉得很有趣也很简单,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在纸上画了起来,但没过一会儿,就发现要把图形画好真的不容易,手里的积木和笔好像都不听使唤,画完一看,有点儿失落:怎么歪歪扭扭的。这时,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把图形画好?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慢慢发现:画的时候首先要使得积木不能动,要用手摁紧,而画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图形的边线来画。当学生有了这样的经验分享后,再用正方体、圆柱来画相应的图形时就简单多了。而在后面的练习中,更是引导学生在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既可以折出长方形,也可以折出正方形,还可以折出三角形,从中学生也再次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发展。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牢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秦旭芳,庞丽娟《“做中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理念》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4]张苾青,《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5]张莉,《小学生生活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探究》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积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上出计算课的“魂”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三部曲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关注数学活动经验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