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21-10-11聂华

天府数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聂华

摘 要:新课改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特点,设计出有趣的动手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到其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更愿意参与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使之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目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有趣的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同时学生也愿意去动手实践,使之综合能力提升。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思想与方法落后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虽然有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但是因为教师的思想陈旧,所以在授课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应用。总是觉得学生应该这样学,所以根据这个想法去设计授课方案,并没有顾及学生的真实意愿。

(二)对小学美术的不重视

以往的教学中,对小学美术并不重视,觉得没有什么用,偏重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美术课经常会被占用,小学生也觉得很无奈,所以慢慢燃尽了兴趣。教师也觉得反正美术在考试中也没有分量,所以在授课的时候,也只是讲授一些主要的内容,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所以授课质量不佳。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办法

(一)开展手工制作课

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知道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之外,还可以开设手工制作课。手工是最能让学生动起手的,而且在制作的时候也会使之产生创新,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作品。例如,五年级的《做个胸卡送老人》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授课时,先告诉学生目前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留守老人的比例,需要社会去关爱老人看,帮助老人,然后怎么才能有效的帮助到他们。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去制作了,那么再开始引导其怎么制作。教师不要对制作胸卡的形状提出固定的要求,简单讲述大致步骤即可,让学生去发挥想象。在自由的空间下,有的学生会在制作时主动设计出别致的造型,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最后,将这些胸卡送给喜欢的需要帮助的老人,并表达出关爱之情。

(二)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思想,所以,以往死板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了。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走进一个新的空间,将美术与生活结合起来,愿意去动手实践。例如在《对印的花纹》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领入进一个有趣的情境,在物品紧贴镜子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图像,鼓励其說说还有什么东西是对称的。使课堂变得热闹起来,然后让学生动起小手,用颜料与调色盘等,先画出自身喜欢的任何图案,再用印的办法去制作出对称的作品。学生会觉得印起来又方便又好玩,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一个任务后,会主动再去进行创作的,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改进绘画教学

美术教学中,绘画占据了很大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绘画教学进行改进,给动手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红绿灯下》时,让学生想像生活中的现象:马路、汽车,行人等,然后用笔画出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运用喜爱的颜色,可以画出对未来交通的想象,大胆地去画,提升了综合能力。

(四)在兴趣中提升动手能力

现在,科技发展下,更多的教学设备进入了课堂中。这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多彩,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进行动手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将生活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从中找到了乐趣,自愿地去动手操作,使之综合能力提升。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童话中的城堡》时,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与童话中的城堡不同展现出来。学生看到城堡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了,马上就提起了兴趣,在不断地练习中,提升了动手能力。

结束语:

通过手工制作、多媒体还有情境等方法,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小学生耳目一新,爱上美术,学习了知识,提升了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学生愿意跟着教学的节奏,动手参与其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研究[J].曹玮.美术教育研究.2017(18)

[2]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马丽.中华少年.2017(18)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