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声之外的美丽阿富汗
2021-10-11陶恺
陶恺
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清真寺
8、9月,时刻牵动世界人民神经的,除了疫情、极端天气之外,就是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的阿富汗了。
在几代人的心中,对“阿富汗”“塔利班”这些名词的印象,始终有挥之不去的纷乱战火、苦难而无望的平民百姓……阿富汗仿佛是“遥远战争”的代名词,陌生又神秘。
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组拍摄于1960年的阿富汗照片。拍摄者是彼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派专家、在阿富汗高等教师教育学院工作的一名博士。在那些斑驳的影像之下,热情的人们、静谧的山川湖泊、壮丽肃穆的宗教建筑……穿越时间,胜景依然诚实地满溢。在此刻的混乱与争斗氛围里,大家忽然发觉,阿富汗除了戰争的疮痍,还拥有如此的美丽。
“锁钥”
也是在这次的关注中,大多数人第一次发觉,阿富汗不是什么“遥远的国度”,而是与中国实实在在接壤的“邻国”。
这个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的国家,其实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它的地形狭长,在连接中亚与南亚的同时,也在文化上沟通着东西方,被称为是通向南亚大陆的“锁钥”。
通过一块狭长的土地—瓦罕走廊,阿富汗的土地与中国相连。说是“走廊”,其实是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这个山谷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处最狭窄的地方仅有15公里,最宽也不过75公里,狭窄得如同一条“走廊”。
我们熟悉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在真实的世界中,便有部分发生于此。公元627年,玄奘在前往天竺(古印度)的路上,经过了这条狭窄的瓦罕走廊。返回长安时,唐僧也是经由帕米尔高原的瓦罕通道,通过明铁盖达坂进入中国的。
虽然领土接壤,又有着这样古老的渊源,但若说阿富汗的“邻国”属性不强,倒也是情有可原。瓦罕走廊在一年的9个月中都是大雪封山,东面是高耸的帕米尔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险峰、沙漠、荒原,每一样都足以阻隔两国之间在心理上的连结。
瓦罕走廊也是阿富汗最为贫瘠的地方之一。虽然在政治上,瓦罕走廊曾长期被北方联盟控制,与阿富汗境内的大规模战火和塔利班不时的恐怖活动距离较远,但由于这里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少雨的沙漠、荒原,耕地面积极少,限于国情,又无力在其他产业上有所发展,当地的居民只能完全依赖仅有的零星土地,靠天吃饭。在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倒是有一些可以发展畜牧业的高山牧场,但又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常在雨季遭受山洪的袭击,仍然要靠运气得收成。
如果用航拍的角度看这段狭长的奇观,会看到它极壮美的一面—崇山峻岭彼此照面、蓝天与大地交相辉映。但这些的背面,和整个国家一样,依然有挥之不去的贫困、饥饿、医疗和教育匮乏、毒品泛滥与恐怖主义。
瓦罕走廊在一年的9个月中都是大雪封山。
美与痛
2011年5月,一家中国公司在援助阿富汗开采资源的过程中,意外发掘出一座2600年前的佛教寺庙遗址。在这座建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佛庙遗址中,人们发现了超过150尊珍贵的佛像。
这些佛像中,有5米长的卧佛和各式立佛,每一尊身上,都似乎有淡淡的镀金。遗址中佛寺的房间里,装饰着壁画和黄金。还有一座较为珍贵的木佛,跨越千年,依然美丽如初。
但在发现遗址的2个月前,世界上最高的立式佛像 “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摧毁,屹立了1500年的东西两座巴米扬大佛瞬间倾塌。
这是一处怎样的大佛?
巴米扬石窟位于阿富汗中部兴都库什山的一个小盆地内,距离首都喀布尔约230公里。自古以来,这里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集纳各方文明,形成“巴米扬艺术风格”,又是连年小国纷争战火不息的地域。
连接着阿富汗与中国的瓦罕走廊
石窟在断崖上建立,面向巴米扬河,有750多处洞穴,包括东西两座大佛及佛龛、僧房、会堂,比我国的敦煌莫高窟规模还要大很多。主窟的两尊大佛,东大佛着蓝色袈裟、西大佛着红色袈裟,面容慈悲安详。那些千里迢迢经过此地的人、那些战火中被迫流浪的人,在看到它的时刻,总能感受到片刻的静谧。
除了佛像本身的壮美,巴米扬石窟也曾给予俗世中无望的人以真实的庇佑。佛像的两侧几乎都藏有暗洞,在洞高数十米的窟中还有台阶到达顶端,能够容纳百人站立—在战火纷飞之时,这些暗洞常常成为普通百姓躲避战火的避难所。
2015年6月7日,光影团队通过投影技术还原被炸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只是一切美丽已成空。2011年3月9日,人们来到大佛满目疮痍的洞窟前,用3D投影的技术方式重现了高55米的西大佛。在科技的加持中,人们又看见了大佛穿越千年的、令人安心的笑容。
除了这些佛教遗址,在阿富汗境内有很多肃穆且极具特色的清真寺,算得上是独特的风景。
在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的清真寺,早在14世纪便开始修葺,逐步建成了8个高耸的礼塔。蓝色的外观在经年的风雨后更显沧桑,像是一部无声的历史书;在马扎里沙里夫城,被整座城市围绕着的马扎里沙里夫清真寺,有着“全世界最美清真寺之一”的赞誉,同样以蓝色的外观、精美的蓝色圆顶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