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楼,为何这么矮?
2021-10-11古月一刀
古月一刀
在银座这类寸土寸金的地方,楼层不高于10层
五年前,我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座写字楼上班。
楼叫野村大厦,一共50层。这座东京屈指可数的超高层建筑,时常出现在日本的影视作品中。在最高层的餐厅吃饭,穿过云层遥看东京塔和晴空树,是我每天中午的享受。
但如果把这栋楼,与中国的摩天大楼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座楼高209米,根据CTBUH全球高层数据库的数据,在中国连前500名都排不上。
去过上海的几位日本友人,曾几番向我感叹“上海的高楼好多,比东京多得多”。在他们眼里,陆家嘴的一些高楼就像扎堆的晴空树(634米)一般。
与想象中的大都市标配不同,东京的高楼的确不多,而且高度有限,普遍低于300米。在银座这类寸土寸金的地方,楼层甚至不高于10层。从不少写字楼的中高层往外看,都可以轻松地一眼找到东京塔(333米)的所在。
而这样独特的天际线,其背后既藏着东京的历史,也埋着日本人的惜物情。
地震?非也
人们时常想当然地把“日本楼不高”的原因,归结于地震的频发。
其实不然。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是日本史上第一个矩震级规模超过9的地震。除了因海啸而受灾惨重的东北,东京所在的关东地方在地震发生时的有感晃动时间也长达6分钟之久。
虽然不乏因物品坠落导致的伤者,但在这次地震中,东京并无建筑因为地震而坍塌。这其中包括大量的高层建筑,比如当时接近完工的晴空塔,以及集中在中央区和新宿区的高层写字楼。
建筑的高度配合街路宽度,这样可以防止火势的迅速蔓延。
日本建筑的隔震、减震方案
1657年的明历大火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正因为位于地震带上,频繁遭受地震侵袭,日本格外重视房屋防震技术的改进。
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7.3级,当时重创了日本。震后,日本頒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
日本的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防震性还是卖房子时抓人眼球的招牌。新建公寓的广告和宣传手册,都更加注重强调防震性—地基牢固,有应急食品、饮用水、发电机等。
工程结构与抗震隔震减震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曾评价,日本建筑在隔震、减震方面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
在日本期间,我曾数十次经历过震感明显的地震。有一次发生在街上,我留意到远处几座大楼有明显的摇摆,好似复古钟摆一般。后来我查阅到,这是地基部分油压阻尼器的效果,当强震来袭时,阻尼器的摆动能有效吸收地震波。
此外,日本多采用的“多钢结构”技术—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梁、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隔离震动”技术—用橡皮垫嵌入地基,使建筑与地面隔开,进一步提高了日本建筑的抗震性能。
可以说,日本在技术上早已克服了摩天大楼的耐震问题,不愿意建高楼的原因并不在此。
130年的传统
日本是个比较遵循传统的国家,这一点在东京的建筑高度上也有体现。
东京以前叫江户,那时候建筑多为木造,虽然防震,但是很容易起火。江户曾发生过多起大火,每次都使江户大半街区化为焦土。
1657年的明历大火,烧毁了500多家大名宅邸、700多家旗本宅邸、不计其数的武士宅邸、300多座寺庙、400多个市镇,死亡人数超过10.7万人。这次大火与伦敦大火、罗马大火并称世界三大火灾。
每次大火后,重建的课题就摆在政府面前,政府也会出台更加严格的防灾政策。决定近代东京面貌的,正是1872年的一场大火。
这场从和田仓门附近地带燃起的大规模火灾,席卷了银座一带。原本的银座夹在西边德川江户城堡的外濠和大部分被贵族占据的海湾沿岸之间,是艺术家和小商人店铺的所在。
当时的统治者,下定决心要让东京成为能够抵御火灾的城市,取代京都作为首都。刚刚烧成一片焦土的银座,刚好提供了开展这一建设工程的契机。
东京府的府厅,师法欧美以砖、石等防火建材建造城市楼房的策略,着手进行改造计划。这一计划的名字叫作“银座炼瓦街计划”,要求建筑的高度配合街路宽度,这样可以防止火势的迅速蔓延。
这一套规则后来被称为“银座规则”,虽然时代在发展,但这个规则却深植人心,以至于2003年银座进行都市更新,建设公司公布了高达170米的大规模“都更”计划,但银座当地的人并不希望盖成超过56米高的楼房。
几番争执后,建筑公司最后还是尊重了民众意愿,盖成了地上12层、地下6楼,高度66米。130年了,“银座规则”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新宿成为东京的新天际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