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创新意识

2021-10-11陆红

文理导航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陆红

【摘 要】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标志。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要从小学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从教学思想观念着手,舍弃陈旧思想,优化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新型教学课堂。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塑造的重要阶段,关乎到整个人才的发展、构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所需,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不同过程着手于课堂教学的改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课堂的魅力,体会经济社会的强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自主创新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学生全新学习的必要条件,有利于学生解放思想,放飞身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讲授知识,学生一板一眼的认真记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中规中矩,使得学生思维缺乏灵动性,教学课堂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必须要从教学课堂着手改变,发挥一切力量,转变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中放飞思想,大胆创新,勇敢探索,从而构建自主创新性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长方形面积的动画推导过程——数方格,或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割补法。学生很快被动画吸引,热情高涨,在教师提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时,学生产生了很强的探究欲望。有的同学说,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有的同学说,可以用割补的方法;还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用拼凑法。但很快学生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圆的面积。教师对学生的想法提出表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将圆切分为特别细小的部分(可以将圆的弧度忽略掉,看成是一点),然后再将切开的部分拼接在一起使之成为规则图形。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或是多媒体动画演示,对此过程进行验证,总结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而得出圆面积公式。

案例中,教师借助动画演示,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自由翱翔,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构建了自主创新课堂。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知识并不是静态存在的物质,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动手是动脑的具体行动,是学习的直接体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有效的展开情境设置,为学生构建动手操作情境,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去参与、探究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主体验数学知识中隐含的价值,释放学生隐藏的智慧潜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焕发出夺人光彩,激活学生主动探知未知事物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一幅小汽车(由七巧板拼成)画面,同时提问:认真观察,这个小汽车中有几种几何图形?在这些图形中,我们学过的图形有哪些,没有学过的又有哪些?学生很快指出,没有学过圆形。这时,教师问道:你可以想一想,你想要了解圆形的哪些知识?然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教材,提出心中的想法:(1)圆是什么?(2)圆的直径、半径又指的是什么,呈现什么关系?(3)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其他图形可以吗?教师适时展开引导,启发学生动手验证。学生通过圆形的折叠、直径、半径的测量以及画图展示圆形半径、直径等手段进行实践操作,再加上探究、推理等心理活动的开展,实现了知识的掌握。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提问的形式展开学习,在学生思维受限之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自主体验了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注重学生生活实践,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是前人生活经验的总结,是生活现象的有效解释,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師总是乏味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仅是被动的接收,缺乏实践环节,虽能勉强记忆,但不能深刻的理解知识,使得学生思维缺乏灵动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效地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观察、探究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数学课堂注入一汪清泉。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和小华家相距540米,一天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以50米每分钟的速度前进,小华以40米每分钟的速度前进,多少分钟后两人会相遇?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模拟题目叙述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题目,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发现,当两人相遇时,所走路程为两家距离长度,且两人所经历的时间是相同的。然后,让学生自主找出解题方法。有的学生直接运用算术列式计算:540÷(40+50);有的同学运用列方程的方式计算:设两人x分钟后会相遇,依据题目可得:(50+40)x=540;有的同学想到了按比例分配:两人的速度比为50:40=5:4,那么所走路程之比也为5:4,路程总长为540米,分成5+4=9份,小明走其中的5份:540÷9×5÷50。

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模拟了题目过程,使学生清楚的了解了题目中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使问题得到解决,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思维求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求异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某一问题时,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通过独立思考,寻找更多的解题策略的思维。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独断专行,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这样会限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使学生学会创造、学会独立生存,学会自我提升和发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