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技巧与方法探究
2021-10-11高洪敏
高洪敏
摘 要:在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既扮演着教学者的角色,同样也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可谓责任重大。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全面提高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掌握管理班级的有效技巧和方法。通过探究小学班主任应掌握的必要管理技巧和方法,旨在为推进小学教学中班级高效管理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技巧;管理方法;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倘若一个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较差,则班级风气也会很差,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班主任管理班级提出以下五点有效策略。
一、采取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
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要摒弃以往不合时宜的班级管理方法,采取先进高效的管理方法,具体有两点要求:第一,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改正自身不良习惯,积极主動地与他人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技巧,学会与其他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的技巧方法,同时,要以班级管理为己任,肩负起学校给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建立学校间班级管理交流长效机制,班主任要与学校进行沟通并提出建议,要与其他学校建立班级管理交流机制,通过班主任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学校间班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设完善的学生干部机制
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项烦琐艰巨的工作,仅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似乎捉襟见肘,很难做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完善学生干部机制。通过学生干部的选举和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班主任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减少压力,同时,班干部能够更好地与班级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而管理上更好入手。班主任要选用合适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异的可以担任学习委员,这样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处理学习上的问题;人际交往不错的可以担任生活委员,处理学生生活上的问题等。总而言之,一个班级的高效管理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团队。
三、加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
目前,虽然有些班主任采取了新的班级管理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不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因而,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和情况,关注他们,更要关爱他们。首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导和帮助,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使学生能够主动亲近教师,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基础。其次,班主任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切莫采取过激行为,要循循善诱,采用合理的奖惩机制,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班级管理中健康地学习、成长。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想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取得满意的效果,还应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当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班主任会大大降低工作压力。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利用班级管理团队和学生干部进行班级管理,如在晚自习可以让班干部进行监督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建立学生轮流管理值班制,老师可以适当放权,让学生轮流担任临时班长的职位,这样每个学生更能体会到班级管理的不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能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
学生的管理离不开家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强化家校交流合作,共同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学生的管理工作取得满意的成效。当然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学生家长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此外,要定期举办学生家长会,集思广益,和学生家长共同探讨管理学生的有效办法。总而言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大有裨益,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推广。
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班主任有很强的责任心,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技巧,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模式,落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保障,同时也希望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解决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绪岩,张霞.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祖国,2018(7).
[2]国长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17(8).
[3]李艳红.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