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2021-10-11阎娟莉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5期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

阎娟莉

摘 要:“STEAM+”教育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STEAM教育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STEAM+”;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

“STEAM+”教育是将学科进行融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运用STEAM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在新课标背景下,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一定要尝试并运用STEAM教育方式,积极进行学科融合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STEAM+”教育拓展音乐欣赏教育的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如领唱、伴奏、欣赏等形式,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学习的积极性,效率低下,学生的兴趣不濃厚。在新课改理念下,音乐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STEAM教育方式,将音乐欣赏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音乐课教学的效率。

1.在讲故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将语文学科知识融合其中,以讲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具体在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一讲音乐家的故事、名人与音乐的趣事,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音乐家的传记,这样学生在音乐欣赏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的音乐欣赏才能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如欣赏民乐《二泉映月》时,教师可把阿炳的悲惨人生经历引入教学中,让学生知道正是有了这样的悲苦经历,所以才能写出《二泉映月》这样的名曲,当学生听到那悲伤婉转的乐曲时,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在玩游戏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最爱游戏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味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审美情趣,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旋律和动作领悟了音乐的内涵。如可将《弟子规》设计成动作游戏,通过舞蹈动作的配合,学生不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提高了审美素养。

3.在欣赏古诗词中体味音乐的内蕴

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好多歌词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所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吟诵诗词作品,感悟其内容,奠定情感基础。如谷建芬老师创作的《新学堂歌》,就以词曲优美而著称,通过优美的旋律,去浸染孩子们心灵,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再如,京剧欣赏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去仔细地体味其中的唱白,那都是一首首优美的诗词。经过这样的学科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

二、运用“STEAM+”教育理念拓展音乐课堂的深度

新课标下,小学艺术教学受到了高度重视,艺术修养成为评价学生成长的关键。这就要求一线音乐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有学科融合教学的全新理念,将学科融合进行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广泛涉猎那些非专业知识,备好课,运用“STEAM+”教育理念拓展音乐课堂的深度。

如与语文学科教师联合起来,引导学生将音乐欣赏与语文学科内容做好衔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深入理解,这样才有助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比较单调和乏味,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导致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不浓厚。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引入其他学科知识,运用STEAM融合教育理念,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促进了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STEAM+”教育重视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其便利性和灵活性为小学音乐课堂提供了活力,使枯燥的音乐欣赏课变得生动、形象,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可将声音、视频、动漫引入,这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非常契合,让教学内容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得音乐课堂更富有趣味,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音乐与社会、自然科学密不可分,它是一门融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一定要在“STEAM+”教育理念引导下做好学科间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林翰.跨学科视域下音乐专业“内部”的互鉴思维与合作模式研究[J].北方音乐,2020(13):243-244.

[2]师宝国,高云峰,马玉赫.STEAM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的影响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猜你喜欢

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