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应用探讨
2021-10-11周建荣
周建荣
摘 要:当前导学案作为初中学校主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课堂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对初中生物学课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优化作用。结合教学经验,对导学案进行分析,对导学案的应用意义进行介绍,并对导学案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生物学;应用
生物学学科是当今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生物学素养的主要学科。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并不完善。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改善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学生整体的状态,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加强导学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导学案在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一)调整学生状态
导学案的应用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通过导学案,可以将书本上的生物知识以一种更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导学案可以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束缚,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度,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通过导学案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老师逐步深入地开展教学,从而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通过不断地对生物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乐趣。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运用导学案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模式。通过对一节课教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不断地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与总结,不再以老师为主导,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归纳、总结。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同时也能让学生不断地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该种模式更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三)优化整体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教学效果是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初中生物学教育作为学生生物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体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应用方法
导学案是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的,为了确保导学案的顺利应用,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精心设计问题
首先,一定要确保导学案在问题设計上与课堂呈现的内容一致,确保学生可以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其次,保证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合理化,同时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设计教学问题也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尽量避免题目过于困难或简单,这样会导致导学案的教学意义弱化。
例如,在讲授“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呼吸运动的结果是什么?氧气少了,二氧化碳多了,氧气为什么进入血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从而一步步掌握知识结构。也可以将导学案进行划分,对章节进行分割,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二)开展教学探索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展开教学探索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优化该部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不断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增强对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的探究兴趣,主动学习生物知识。教师也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如果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一定的阻碍,这样就会对整体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全面地进行导学归纳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逻辑思维。由于该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没有完善,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归纳有一定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归纳。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对知识进行深化。
(四)加强导学案练习
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对初中生物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在学生学习知识后,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做好所学知识的强化练习。实施导学案的真正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练习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不断记忆的过程,而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原理,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林必卿.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259.
[2]陈昂.初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