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在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021-10-11姜振华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7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科素养融入

姜振华

摘 要:多元文化指的是教育思想、历史观、文艺批评论、意识形态的混合体。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理学科对于了解全球地质地貌气候、自然条件及各个国家地区的人文特征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对地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要求,融入多元文化教学,丰富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多元文化;融入;单纯学科;学科素养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核心素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任务,而地理多元文化的提炼和应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极大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制订多元目标,培养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是教学的骨骼与脉络,一切过程及环節都为目标而设定。现代教育的发展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如电视、报纸、画报、手机、上网,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理解力增强,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总结,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完成此环节。如教学初一地理“日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自然资源、河流山脉等客观存在物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总结,学生总结过程也就是他们锻炼展示的过程。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变成知识获得的主宰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这一变化来源于多元目标的实现,从老师的设计到学生的目标达成,整个过程体现着多元目标带来的质的改变。

二、采用多种手段,感悟异域文化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感悟异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根据本地风土人情,多手段、多角度地进行设计。例如,教师可利用理性语言向学生讲述多元文化现象或知识;可利用音乐、声音、图像情节来展示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可通过回忆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进行对比展示。

三、设计合理课堂,整合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一堂好课除了注重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度、积极性之外,还要关注本节课设计是否能够整合知识体系,锻炼学生思维。如对地图的认识,教学重点是认识地图三要素,即指向标、比例尺、图例,三者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地背诵这些知识点,再让学生进行识图练习,学生不仅缺乏兴趣,而且也不会实际运用。教师可设计唤起学生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动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理解并识别地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亲身体验到地图带来的快乐,并将地图的知识融会贯通。我在学习地图一章的内容时,把学校的平面图在白板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回忆学校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将平面图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这种联想法更高效地理解了学校平面图,也更清晰地记住了校园内的地理事物。为了进一步加深印象,也可以利用学生“面北方向”理解平面图的方向感,还可以利用“选择缺一法”验证三要素的重要性。种种活动,对学生来说,不仅乐于参与,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经常提炼多元文化内容,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例如,在课堂设计中,可设定一个情节,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说感受和观点立场,如何处理自己的文化问题等;面对文化差异时,该如何调节自己的行为举止、态度和价值观来加强文化的交流,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讲一段日本侵华历史,说一段中俄友谊,展示一篇两国首脑会谈,跳一段桑巴舞,展示一段狂欢节片段等,用这些方式多元融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我们也可以从教材内容中去理解,从片段中去感悟。我们更应当将生存素养作为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核心素养。汶川5.12地震、印尼海啸、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形成的因素、分布规律以及所产生的危害等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预防和解决办法,以及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顺其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树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学科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张志燕.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

[2]王建芹.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学科素养融入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