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导引下的知识梳理课堂教学研究

2021-10-11邱静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7期
关键词:学案知识点情境

邱静

潍坊市教科院在近两年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目标导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研究。依据初中化学课标,我校以化学学科为先锋推行了知识梳理课的“四步复习法”(目标叙写—设计学案—课堂互动—课后检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下面具体进行介绍。

一、目标叙写的呈现发生了改变

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目标叙写都发生了改变。目标叙写,不是以前那种比较抽象的三维目标,新时代的目标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理念,做到“三有”:(1)心中有课标、有学生;(2)要有重、难点;(3)要突出教师如何引导和学生如何活动,并尽量使这些目标可观察、可测量。

目标叙写表述要求:

1.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

2.行为表现——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如写出、列出、选出、辨别、比较等)。

3.行为条件——要指明辅助手段或工具或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如“通过实验认识……”“能用所给的仪器和药品,完成……”等)。

4.行为程度——指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例如,复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的目标叙写——复习目标。目标1:以水的研究史为线索,梳理氢气性质、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的有关知识,对化学式的写法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巩固练习;目标2:通过模型的拆装拼插,深入体会化学的微观过程,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更好地将微观过程与宏观现象相结合;目标3:在认识科学研究历程的过程中,体会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悟在探求真相的过程中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宝贵精神。

二、知识梳理复习课堂的教学设计的改变——主要突出四条线

(一)知识线

复习课要引导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知识网络。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我校设计基础知识的复习梳理部分的学案,是把基础知识挖空让学生填,然后对答案,让学生互相之间结对子检查,最后再印出一张小测试卷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设计为测试题,让学生当堂测试,知识点抓难点测试。让学生在学案上总结知识网络图,在脑中形成网络的构建。

注意:在梳理课中一定要重视知识的构建,构建的方式也要注意多样化,可以是教师构建也可以是学生构建,但一定要梳理知识总线,构建知识网络;识记性知识要突出层次性和完整性;易混淆知识:突出区别和联系;元素化合物化学性质:突出全面性与结构性。

(二)情境线——创真实问题情境,促核心素养落地

根据知识的特点,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环境和能源问题等选取一个真实的情境,将其与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相联系,设置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借助新科技成果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凸显化学功能和价值观。

注意:选题要合理,要注意有情境,情境素材的选取一定要有新意,一定要注意正面引导,从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问题线

针对情境设计一系列驱动问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最好的线索就是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主线。

注意:问题设计梯度一定要小,可以以典型问题引领典型,构建解题模型。还可以依托优秀例题、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活动线

针对不同情境问题教师采取讲解、实验、点拨、评价等不同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

1.教师点拨与小组合作并用。例如,一节课有五个小知识点,其中三个学生可以自己来解决,就交给学生。剩余两个是难点,学生很难说明白,由教师讲解点拨。注意每讲完一个知识点,一定要边讲边练,把问题讲透、练透。

2.教师点拨的形式。因为教师点拨的都是难点,要把突破难点的问题在课件上呈现出来。最好不用口头说的形式,用录像、实验,或者用课件的形式把问题讲透,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取得的成效

研究小组的成员撰写的论文有多篇发表在《化学教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刊物。

总之,教師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理念,成为“善思的人、勤学的人、律己的人”,才能让学生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呈现不一样的课堂!

猜你喜欢

学案知识点情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乡愁导学案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