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初中生化学学习行为
2021-10-11王福花
王福花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近距离感受化学现象,把握物质的化学性质,提高化学学习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验前拟好化学实验提纲,在实验后写好化学实验报告,以此全面带动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化学理论;化学结论;初中生;优化实验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让学生对书本上的化学理论和化学结论更信服,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搞好实验教学工作。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实验技能,丰富学习体验。教师应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如此方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生带来新的惊喜。在化学教师组织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要领,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规范操作。
一、教师要进行规范化的演示操作
规范的演示操作是优化实验教学的最基本内容。由于化学实验是一项十分严谨、规范的科学活动,所以要想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基本的前提。教师在示范实验的过程中,一边要注意每个实验细节均做到科学、规范,一边要为学生解释每个动作的理论依据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规范操作是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构成部分。教师可以就每种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学生进行“过筛子式”考核(理论考核与动手操作考核相结合),然后再由简到繁地组织实验过程。在学生动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解释自己每个实验动作的理论依据,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
比如,教师在演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之前,可以先问学生“试管口应对准哪个方向?”然后再问“试管夹应放在试管的哪个部位?”最后,再问学生“试管倾斜的角度应该保持在多少度和怎样熄灭酒精灯?”学生回答如果不清晰,教师要及时纠正,不能让学生有模棱两可的答案。待到全班学生均掌握此项操作要领后,教师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示实验中
许多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是自己在讲台前操作,让学生坐在下面观看。老百姓常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因为没有经过自身体验,学生在动手操作时难免会畏首畏尾,最终出错。另外,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一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注意力很可能不集中。基于各方面原因,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鼓励学生走上講台,辅助自己进行实验,一起见证实验过程。
比如,在学习“制取氧气”时,教师可让学生走上讲台,帮助自己往试管中添加高锰酸钾。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往试管中添加药品这一实验操作会增强感受,促进记忆。随后,教师可着手进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让全体学生一起观察小木条会有何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可以确认试管中释放出了氧气,因此会对过氧化氢可以分解出氧气这一化学理论更信服。同时,参与实验也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关注度,激发其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三、大胆对实验进行改进
实验教学的进行对化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目前存在着许多化学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只是依照教材内容进行。学生在学习以后,一是会觉得教师的教学没有新意,二是会使思维逐渐固化,很难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改进化学实验,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的提升,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如,为了验证分子是运动的,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取一瓶酒精,拧开瓶盖,用不了多长时间,教室内可以闻到酒味,这就证明酒精分子已经挥发到空气中了。这是一个简单易行且能说明道理、具有一定说服力的实验。教师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化学原理。再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这一实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各自的组内进行分工实验操作。比如,可以让一位学生夹取大理石放入试管,将稀盐酸倒入其中,一位学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位学生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一位学生刷洗试管等,使学生通过相互的配合来共同完成实验。
四、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环节是实验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既要观察组织实验者的每一个实验动作,包括如何使用化学仪器,如何放、取化学药品,又要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化学现象,包括气体的释放、沉淀的形成、发光发热现象等。借助细微的观察,学生可以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的材料,为正确撰写化学实验报告提供数据支持。可以说,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是其实验能力的主要体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因为在任务的压力下如果不仔细观察实验,就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实验报告。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后,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自然而然会认真观察实验。教师可以时不时地同学生分享一些化学家注意观察实验的故事,带动学生的观察热情。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教会学生先拟订实验提纲,然后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如此方能提高实验效能。在教师的多方督促下,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五、努力推进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许多初中生对化学实验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错误地以为化学实验是只能在实验室或化学课堂上进行的教学行为或科学实验行为,从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亲切可感的化学现象。这种错觉容易让学生错过许多近距离感受化学现象和观察化学现象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引入化学实验,让学生重新认识化学实验的实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化学知识的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实验过程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