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11-10廖贤军

南北桥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廖贤军

【摘 要】目前,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而言,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相关论调仍未淡出人们的视野,使得有的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表现得兴趣缺乏。因此,要让初中生更好地去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31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此来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思维能够得以有效塑造。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要尽可能的按最优的结构来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以便使教学程序的安排和教材的组织变得更为科学,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得到有效地优化,从而令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起来。

一、学案对学生预习的有效引导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准备的一种过程,它既是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的前置性学习活动,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自主探索中获得大量的学科知识及学习经验。当学生做好的学习的准备过后,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够迅速的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使得课本知识中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均能被学生有效地掌握,这样才算得上是目的明确的高效课堂。换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这样才能够为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提供必要的保证。为此,当教师在准备让学生进行预习前,需先花大力气来编写相应的导学学案,让学生能够参照这导学学案来开展课前的自学活动。

就具体的导学学案而言,它是教师在备课时为学生准备的学习指南,其作用于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是集合了问题探索和要点强化的指导性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讲,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基础知识原则、学法指导原则和能力提高原则,以此来使学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当学生按照导学学案的相关要求进行了预习之后,教师需采用适当的手段来对预习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以此来对学生的预习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也保证学习方向的正确性,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以便能更为轻松容易的构建起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顺利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持续,新课程标准也随之提了出来,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了当前教学的主旋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变得更为积极主动起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积累,会逐渐领悟到教学的真正含义: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激励,以便唤醒学生心中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学习。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少年儿童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只是我们直观看到的单纯知识接受,而是融入了情感的复杂认知形成,学习兴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推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需要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有效地把握,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出引起学习兴趣和激起学习高潮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去,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进行思考,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探究体验到完整的认知过程。也就是说,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高效与否,不光是要看教师是否将知识予以有效地传授,还要看学生是否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究,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才会逐渐变得高效起来。

三、教师通过精讲对学生进行点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是“以生为本”,即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成功的构建起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为此,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得到有效地落实,使其在过程与方法中得以顺利的实现,让学生把握住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怀疑和思考来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认知,最终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创新的相关能力。此时,在教师通过精讲对学生进行有效点拨的过程中,可以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因为教师通过精讲可以让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以解开,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精讲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要注意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错误、遗漏和容易搞混的知识点,对这些部分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吃透教材内容。同时,教师在进行精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对应的时机,然后让学生参与到精讲教学中来,这样才能够让精讲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只有这样,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才能更为顺利。

四、具体教学效果的随堂检测

为了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保证,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随堂练习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一般而言,教师需要选取一些较为基础练习题来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并且要保证这些练习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便让学生能够乐于接受,通过三五分钟的随堂测验来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将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或不熟悉的知识点找出来,对学生进行再次教学,以便让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地巩固,为高效课堂的构建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为主导的过程,教师只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即可,随后让学生置身于得到了全面优化的课堂之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来将学习兴趣唤醒,此时学生就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也就构建了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美贞,旷新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8).

[2]幸碧慧.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读书文摘,2016(20).

[3]倪振英.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學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