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更丰富

2021-10-11王先芹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生活化小学英语

王先芹

[摘 要]在小學英语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选择生活化内容、设计生活化活动等策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49-02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积累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强调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指出教师应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与能力。英语生活化教学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活动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贯彻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英语学习体验

生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生活素材,为学生创设熟悉且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带给学生亲近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促使他们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积极主动地探究英语知识。

1.借助生活实物,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来进行学具的选择,尽可能地挑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方便学生感知和操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一边观察熟悉的物品,一边学习英语生词,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增强知识记忆,有效掌握英语运用的技巧。

例如,教学《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课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由于本课的教学主题围绕水果沙拉展开,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要求他们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水果带到课堂上。课始,就有学生兴奋地向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水果。教师称赞后提问:“你们知道如何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吗?”有的学生回答“Yes”,有的学生答“NO”。于是,教师追问:“有同学会做水果沙拉吗?”此时,绝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会。教师由此借助学生带来的水果,自然而然地引入正式教学的内容:“Ling ling,do you have an orange?”“ Tao tao, do you have some bananas?”教师从最简单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引入教学,用简单的英语单词激发学生进行英语对话的欲望,顺利实现新课的导入。

上述教学,教师结合学生喜欢的水果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实物存在的同时,通过一系列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顺利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2.借助生活视频,创设学习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要考虑借助立体感更强的视频,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英语教学情境。在制作视频时,教师既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素材,又不能让素材过分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例如,教学《I can play basketball》一课时,考虑到视频能够给人带来现实体验感的特点,教师录制一段学生日常的活动视频。课堂正式开始后,教师予以引导:“Boys and girls,I know you can do a lot of things.You are all great.”接着,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看到画面中有人在打篮球时,教师提问:“Who is playing basketball?”由于视频中出现的人、事物都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回答起来十分自然顺畅,师生之间的英语对话就此展开,顺利地实现了新课导入。

上述教学,教师将学生的生活场景录制为教学视频并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既增强了真实感,又富有趣味,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英语教学活动之中。

二、选择生活化内容,丰富英语学习体验

1.挖掘生活化素材

“要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观点。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智慧,英语教学素材也包含在其中。在过去,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教师常常找不准英语有效教学的方向,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可以成为英语教学创新的方向,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内化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Colours》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教师提前准备好黑色的铅笔、黄色的香蕉、蓝色的鞋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课堂上,教师出示铅笔后提问:“What is it?”学生积极回答:“It is a pencil.”教师再次提出问题:“What colour is it?”由于此前并未学过“colour”一词,学生满脸疑惑。于是,教师顺利引入本课的生词“colour”。随后,教师参照类似的对话流程,依次带领学生学习“red”“yellow”“blue”“black”等与颜色有关的单词,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上述教学,教师很好地践行了生活教育理念,将生活实物作为教学道具,拉近了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下,真正内化所学的新知识。

2.选择生活化内容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围绕教材内容展开,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结合学情与生活实际加以设计。

例如,教学《MY  Family》一课时,教师围绕“家庭”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全家福,并用英文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实现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目的。

上述教学,从内容分析的角度来看,教学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于那些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生活化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并适当地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锻炼其英语综合能力,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设计生活化活动,丰富英语学习体验

1.教学方法生活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源自于生活。小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引导,便能唤醒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之中,进而真正理解英语知识和熟练掌握应用技巧。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考察和了解学情,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活动,将英语和生活相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例如,教学《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增强新知识的记忆,教师设计一个有趣的手工操作活动。课前,教师提前采购制作沙拉所需要的食物。课堂伊始,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小组,让学生有序地到讲台前选择自己喜欢的食材制作沙拉。在动手制作沙拉前,教师还提出一个小要求:“从现在开始,请用‘Do you have a/an...‘Do you have any...等句式开始交流。”在沙拉制作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有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句式说道:“Look at our fruit salad. Its nice and sweet...”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上述教学可见,生活化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紧围绕教材主题设计相应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并顺利实现应用的目的。

2.学习策略生活化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内容渗透于英语课堂,不仅需要立足于教学主题来选择适合的内容,更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教学《After School》一课时,教师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给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放学后的趣事。有两位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大胆举手,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放学后的固定对话。学生甲朝学生乙眨眨眼,问道:“Hi,Lets go and play basketball?”学生乙条件反射地点头坏笑:“Lets go...”从内容上看,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学生模拟放学后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有意识地将角色扮演中的对话在脑海中复现,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英语句式的记忆。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英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生活化教学在反复应用中已被证实,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更符合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體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婷婷.让生活点缀小学英语课堂——谈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

[2] 冯贵芹.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析[J].华夏教师,2019(30).

[3] 靳洁茹.基于生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J].宁夏教育,2017(05).

[4] 张云霞.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探微[J].甘肃教育,2018(01).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生活化小学英语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