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好戏连连看》看央视综艺与“大曲艺”理念的契合

2021-10-11赵奇恩

曲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好戏曲艺综艺

赵奇恩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传承历史悠久,特征最为鲜明。随着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曲艺传播途径愈加多样,电视媒介因其迅捷、及时、直观等特点与曲艺艺术一拍即合,自然而然产生联姻。

自20世纪90年代《电视书场》在央视开播,用“曲艺直录”的方式原封不动地将节目照搬至荧屏,再到后来开办的《曲苑杂坛》《快乐驿站》等栏目,将传统曲艺的录音用曲艺小品的形式表演,或通过动画形式再现故事画面,均对曲艺的推广与普及起到作用。进入新时代,曲艺类栏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相继有所突破,把曲艺特色潜移默化地融入节目当中去,突出栏目的品牌个性。2021年8月5日,一档名为《好戏连连看》的曲艺喜剧综艺在央视三套开播,打出“大曲艺”的口号,并借助国家最具权威性的宣传媒体为说唱艺术开辟出一方新阵地,以期实现曲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寻求曲艺艺术于现代大众传媒中的新突破。

在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央视推出这档曲艺综艺栏目不单单是为了组织一系列文艺展演,其背后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值得细细研读。

一、坚守曲艺本位,打破传统桎梏

电视综艺本身虽然内容多样、形式多元,但《好戏连连看》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栏目形态,肯定具备有别于其他节目的创办定位和宗旨。该档综艺就主打“大曲艺”这一理念。何为“大曲艺”?即大的曲艺观念,符合曲艺的规律,汲取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养分,化为己用,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进行艺术实践。央视综艺栏目的定位是我们观察和考量当前曲艺发展的一个特殊窗口,以往在央视开播的曲艺栏目,相声、评书、小品频繁出现,而其他曲艺曲种渐渐淡出电视舞台。此次曲艺综艺的全新开播,在保留上述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还引进一些观众较为陌生的地方性曲种,并且还对以往已经消逝的曲艺形式和一些借鉴西方喜剧内核的表演形式都采取极大的包容态度,为受众提供了新鲜的观察样本。

“大曲艺”理念一经提出,使得曲艺囊括的范畴更为宽泛,很自然地将带有曲艺特点的喜剧,其规定性的情节、半真半假的表演,以及抖包袱似的语言方式等与曲艺息息相关的艺术样式都统统纳入其中,并给予登台展示的机会。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其中关乎曲艺本体话题的论争会被隐去或淡化。比如《好戏连连看》在前几期都有“小品”这一表演形式,它原本归于戏剧(话剧)范畴,因电视综艺节目推介而为人所熟知,这使得“小品”形式在无形中被曲艺界作为曲艺品种而认知,进而接纳。《好戏连连看》提出“大曲艺”这一概念旨在针对新时期诸多曲艺种类在创新实践中存在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等倾向,而采取减少话题碰撞,理解上的歧义,提倡兼容并包的原则,再经电视综艺这一恰切的传媒载体传达给大众。

曲艺形式的扩展是为适应今时社会环境而对艺术本体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曲艺与电视艺术结合必然会揉入表演、音乐、舞美、模拟、道具等辅助手段,来构成足以吸引观众关注的艺术化改良。例如陆海涛团队表演的化装相声,就是相声与戏剧相重迭的产物,是自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曲艺团向上海滑稽剧团学习后,对传统相声丰富再造而摸索出的另类表演形式。在走红两年后化装相声因创作枯竭、社会风向转变等原因而自行消逝,此次经过重新包装后登上央视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的回归,是对已经消亡的曲艺样式的再度呼唤。又如大兵团队表演的短剧《速成拳馆》就是借鉴Sketch Show,其雏形源于法国的杂耍表演和英国的音乐剧,通常由一系列简短的喜剧场景或幽默小片段组成一个长节目,每个片段就是几分钟的表演速写,形式类似于国内的喜剧小品。

上述展演的作品即是在传统曲种表演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而形成的,有的则是两个或三个艺术品种的杂糅,不管前者还是后者,一般都离其母体艺术形式有所差异。这种创新是对前辈曲艺艺人经验的继承,在由本体艺术衍生出来新型样式,兼具其他曲种特点的同时还保留着本体艺术原有的特色。《好戏连连看》在当今频道专业化、栏目专精化的趋势下反其道而行之,将最具民间色彩、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艺术样式综合其他艺术形式,并与带娱乐性的电视综艺相融合,体现传统曲艺艺术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重塑中国主流文化形态对曲艺文化的认同功能。

二、探寻曲艺异变,巧化综艺环节

在以内容为王的时代,综艺本身的吸引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将曲艺元素作为整档栏目的支撑点,对其中的环节设置、观众互动、主持控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改进与革新,探索传统曲艺的现代转型,在年轻化市场与文化传承中寻找平衡点。

《好戏连连看》主要是以推介、展演曲艺、大曲艺艺术为主的综艺,节目组邀请到优秀青年相声演员高晓攀担任“好戏推荐官”。一方面,高晓攀跨界主持所附带的话题流量和名人效应能够迅速吸引大批非曲艺迷人群的关注,为该档综艺带來海量的粉丝资源,有效提升传统曲艺文化在大众中的辨识度,为节目提供良好的收视保障。另一方面,高晓攀跨界主持打破以往传统主持串联环节、播读广告、介绍嘉宾的老套模式,将曲艺个性元素以更直接的方式传达出来。因其对曲艺行业有着更为直观、深入的接触,主持时能够巧妙运用相声组织“包袱儿”的技巧来串联各个环节,放大节目幽默、喜剧的娱乐性成分,并在每组嘉宾演出前后适时地用专业术语进行点评,解答受众对曲艺知识提出的疑问,最终使得曲艺信息传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综艺节目为获取流量和关注,还会通过制造冲突来引起热议。作为一档全新的曲艺综艺栏目,《好戏连连看》试图克服以往单纯为引起冲突、追求收视率而屡屡出现的媚俗现象,又不滞留在模式化、平庸化的窠臼里。因此,该档栏目决定放弃制定严酷的选手晋级赛制,缓解曲艺竞演中所制造出的紧张感,弱化演员因表演各异所引发对峙的焦灼感,旨在为受众搭建一个具有新观感、新活力的大曲艺表演平台。

节目组为增加反转和悬念,只设立一项投票环节,即每位现场观众只有一票,先为最想看的一组演员投出“人气票”,投票后进入内场,近距离观看该组演员的正式表演,其余未投票观众则通过大屏幕观看节目。待所有演出结束后,观众再进行二轮投票,为最喜欢的一组演员投出“口碑票”,两轮票数相加,得票最高者将获得“返场卡”,在下一期节目产生优秀返场作品,用连载的模式增强每期节目的连续性,延续节目热度。综合来说,第一轮投票实际代表着观众对各曲艺样式及演员的心理期待,如传统相声、喜剧小品等普及程度高的曲种,以及有一定影响力且频繁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曲艺演员在先期获得的票数都非常高。第二轮投票则是抛却之前的选择标准,单从艺术欣赏角度审视和鉴赏每场作品,从场上伎艺、表演状态、内容寓意综合评价,一些黑马型作品在第二轮投票中后来居上,一些前期被看好的嘉宾及节目被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反超。而操作命运的权杖则完全取决于现场观众,这些不可预测因素和极大的前后反差,恰恰成为吸引受众的兴趣点,为节目的观赏性大大增分。央视将冲突的着眼点放在节目与现场观众间的双向互动环节,而不是刻意评价不同曲艺种类间的高下优劣,意在“巧化”观演模式,营造出旧时“捧角”的原始曲艺氛围,及时反馈现场观众的观感体验,建立曲艺文化与观众参与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档优质的综艺节目要凭借主持人的风趣幽默、环节的巧妙设计、展演内容呈现积极向上等特点,通过轻松愉快的节目形式,传递某些正能量信息,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电视媒体只要把握好传播尺度,不让曲艺走上泛娱乐化的歧路,就能凭借央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激发受众了解曲艺,进而主动、自然且深入地获取更多传统曲艺信息,达到实现曲艺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三、守正更创新,传递“大曲艺”观念

2005年,姜昆先生提出“大曲艺观”的战略方针,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以创新思维指导曲艺创作,以“新人、新作、新形式”来展现社会主义新曲艺的面貌,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程式”与“表现方式”。曲艺的创作和表演要符合曲艺的特点和规律,不反对从其他姊妹艺术上汲取营养,进一步丰富自己①。“大曲艺观”有其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改变以往局限在狭窄、专精的眼光,偏一面而忽略全面的考虑,给央视推出曲艺类综艺栏目的设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央视媒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代言人,在综艺播出之前须经过多级部门的层层把关,可以说《好戏连连看》不只是一场娱乐综艺栏目,还相应承担着文化滋养的责任。一是电视曲艺综艺创新在保证曲艺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广泛继承、吸收其他曲类、曲种艺术乃至其他门类艺术中包含说唱因素和相关有用因素。既要展播原汁原味的传统曲艺作品,做到精益求精;还要放眼于与曲艺血肉相关的其他类形式作品,做到兼收并蓄,向全民不遗余力地宣传曲艺文化。二是通过央视平台的高关注度和广泛社会影响力,将舞台做大,扩大生存空间,预先培厚优渥的曲艺土壤,培养观众对曲艺的审美认知和感性认识,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收看群体。

基于上述原因,栏目的定位和编排对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显而易见,《好戏连连看》的播出揭示了“大曲艺观”的思路有全面启动的势头,并且关注到曲艺异变和创新的核心并不局限于“伎艺”的延续,更多的是一种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大曲艺文化理念的接受。之所以用“大”字概括,是由于曲艺进入新时代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竞争和机遇。曲艺综艺是电视传媒与曲艺艺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形态,形态的转换必然对曲艺的表现手段、基本程式、审美情趣等提出不同的变革要求。央视传媒将传统艺术融合到中华文化的大家族中,依据正确的曲艺发展观,策划出各种针对曲种、曲类创新的设想,与各个有实力的艺术品种接轨,与不同艺术间产生碰撞、交流和融汇,广收博采中催生新鲜产物再反哺曲艺艺术,使其形态、手段、程式发生某种积极的变化。

大曲艺概念的提出为曲艺艺术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这个休闲娱乐方式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时代,改良与适应符合现阶段曲艺发展的基本策略。“曲艺”一词从最初表示古代除经世之学以外的各项技能,到与杂耍齐名,总揽说唱、杂技内容,再到成为指代说唱艺术的专用词,经历了一个词义不断缩小渐变的过程。而今“大曲艺”一词是曲艺为适应观众、市场而做出的主动性调整,是曲艺艺术适应当今海量信息环境的必然结果,由“大曲艺”引申出“广继承”,这是曲艺改革创新题中应有之义。综上所述,央视综艺“大曲艺”现象,是与观众审美同步的表现,是与地方风俗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曲艺与时代发展的合拍。

结语

中国曲艺在当下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在省级卫视不断翻新节目形式的今天,央视尝试走“大曲艺”综艺的路线未尝不是一种新思路。以前是用“曲艺”的标准去衡量一档节目的专业性,现在是用曲艺元素去丰富它,使二者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在“大曲艺”的視野下运用辩证思维,求同存异,才能获得曲艺的创新灵感,只要不背离曲艺创作的基本因素,而这些因素还在节目中充当主干作用,我们都持欢迎态度。总之,围绕时代精神,鞭挞时弊,引导大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弘扬先进文化的曲艺曲种和大曲艺形式的节目,都是繁荣曲艺事业建设的重要因子。

《好戏连连看》针对曲艺形式异化当中存在的偏向问题,为现阶段曲艺综艺的播出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指导方案,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化他为我,最终为我所用。央视综艺与“大曲艺”理念的契合是调和传统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电视媒介与曲艺发展接洽中所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积极发挥出传统曲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注释:

①姜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曲艺事业》,《光明日报》,2008年2月1日。

(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曲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好戏曲艺综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趣味生活
正负帮忙记
二月二龙抬头日戏题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