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商务口译》“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10-11汤文瑞
【摘要】在《商务口译》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势所趋。为此,本文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详细探讨了在《商务口译》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研究课程思政的相关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商务口译;课程思政;价值观;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汤文瑞(1983.04.16-),女,汉族,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 特殊用途英语。
一、 概论
习总书记指邮,高等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及发展水平。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立德树人的地方,青年人在大学中能够学习知识、放飞梦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培养与社会相符的有知识积累、有文化传承、遵循国家存续制度的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让学生逐步成长为思想品德良好的人,从而做出符合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行為。“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是将品德、道德、风尚等思政教育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得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能有效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循序渐进地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德育教育成效,促进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商务口译》“课程思政”建设解析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老师则扮演“辅助者”的角色,这一模式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得到有效培养。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针对性地采用研究式、探究式、发现式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作为商务英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商务口译》包含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应用能力、商务沟通及交际能力、商务知识、口译技巧等相关内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商务口译》教学,应从语音、语法、词汇、听说能力等各个方面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练习和巩固海量商务口译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口译技巧及商务交际能力。在学习《商务口译》的过程中,学生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家核心价值观、母语语言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发音、翻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对此,学生应全面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来分析不同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即使不认同他们的价值观,也应在认知的基础上去理解,通过对比英语语言国家与我国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之间的异同,来建立对我国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逐步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商务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思想,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引领并驾齐驱。高等教育国际化涵盖了多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球化的思想环境,让学生在这种教育体验中培养国际视野。现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不可否认该思想存在低效、单一等不足,使得高校培养出的国际化人才与市场需求缺乏契合度。现代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不仅应重视他们的语言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应重视对他们价值观的培养,让这些国际化商务人才勇于创新,也能敢于担当;具有过硬的外语专业水平及良好的商务素养,还应具有较强的国家情怀及国际视野。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应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地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思政教育,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基础,也为改变商务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专业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轻实践”等标签提供前提。
2. 广泛推介教学材料,在材料内容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现阶段,市场上不断更新各类口译教材,比如外研社的《交替传译》《英汉口译教程》和外教社的《高级口译》等,这些教材相对比较优秀,但是也存在缺乏真实性与实效性、材料内容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编写、章节难易度没有明显标示等问题。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梯度设置教材内容,教材难易度一目了然,就会让初学口译的学生避免紧张情绪,按照教材难易度来逐步推进,也有助于激发初学者的学习信心。此外,作为一项极具时效性的课程,在编写商务口译教材的过程中应引入不同阶段的全球热点问题,并针对性地引入思政内容。除了使用特定的口译教材以外,老师也应尽可能地补充一些自编或自选类的视听资料,例如国内外的中英文新闻、演讲稿、广播等内容。这些视听材料以视频材料为首选,让学生通过视频来直观观察发言人的眼神、动作、手势,并深入感受即兴发言的特点。材料内容应广泛涵盖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热门性话题,让学生在积累和关注全球时事热点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中英文的正确翻译方法。老师应更加灵活地组合各类口译材料,让学生在理解英汉差异、了解国内外百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并由此产生爱国情怀及文化自信。
3. 在商务口译教学的各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因素。对课程思政的构建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长期融合和渗透。课程思政教学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是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总会潜移默化地显现出来。这就需要老师具有充分的耐心及信念,尽可能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因素。
以“听辨英语口语”教学为例,老师应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技能讲解环节、实战环节以及课后反思与评价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因素。
(1)在导入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因素。导入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的口译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双语应变能力,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例如老师可以选择What is life这类具有哲学性的小诗进行导入,该首诗一共含有“Life is a song,sing it.”“Life is a gift,accept it.”等20多个重复句式,学生可以根据“人生如A,B吧”的句式进行翻译,只要学生快速反应,便能将译文脱口而出。因为不难,大部分学生会快速翻译出来,而遇到一些较有哲理性的诗句,比如“Life is a dream,dream it.”这句,学生可能不能快速反应出相应的译句,这对口译初学者而言具有一定难度。老师在引入“人生如A”这类练习时,就因考虑到该句应用的妙处,不仅让学生快速反应相应的英汉转换方式,也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思考人生这一重要的哲学问题,以此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思想。
(2)在技能講解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因素。在技能讲解环节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在听辨信息时注意某些要素,比如口音造成的听辨干扰问题等。首先,老师可以准备一篇英语材料,分别用英式和美式的口音读出来,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口音进行辨别和讨论。其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英式口音和美式口音的历史流派、变异特点等问题,在归纳总结中强调,两种口音都是标准英语,不应因此而造成听译阻碍。在口译中,最难的部分是听辨非本族语言的英语口音,有些语言传达者说出的英语带有非常浓郁的口音,这很容易干扰译员的信息接收与输出。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类口音的英语,并总结各个国家及地区的英语口音特点,针对性地寻找应对办法。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一段有趣的视频,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初步认识口音变异。像俄罗斯人在发R的音时,会给人一种大舌头的感觉;因为俄语中不包含W音,俄国人会用V来代替W,在词尾发出复辅音时,最后一个辅音很自然地就脱落了;印度英语中一般不会出现爆破音和清辅音,用B代替P,用D代替T,用G代替K,用L代替R,所以,印度人说“what time”时,我们通常会听出“wa dim”的音;日语中具有5个长短一样的基本元音,所以在遇到元音众多的英语时,日本人觉得很难应付。中国口音就很熟悉了,中国人普遍会在长元音、中元音等方面感觉困难,在发TH音时,大部分国人会直接发出S或Z的音,且存在地域差异性,像广东和福建地区的人很难分清楚F和H的区别,湖北、湖南的人总是分不清楚L和N的区别,四川和贵州等区域的人分不清S和SH等。无论是在听汉语还是在听英语的时候,译员都应注意这些语言在不同区域的变异特点。老师应该下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口音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身母语的影响,而人们说话时的口音也会受到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在听译过程中,学生应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摆正心态,不能因为口音问题而拒绝翻译,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不同区域的口音的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各种英语口音的发音规律,并快速适应这些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译工作。由此,在学生认识、理解、学习不同口音的英语或汉语的发音特点的过程中,他们的专业能力会得到提升,同时他们的同理心、包容心、自觉调控能力等也会得到培养,而这正是课程思政的部分内容。
(3)在实战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因素。实战环节不仅是英语口译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老师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来准备难度适中的音频或视频材料,让学生通过网课中心来下载这些材料并预习,以便提前了解一些常见国家或地区的英语口音。在上课时,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些4分钟左右的语料进行口译实战。例如以口音的轻重顺序为标准分别抽取具有标准口音的英国前首相布朗在公投前的演讲、具有韩国口音的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的新年贺词等。在内容选择上,这两篇语言材料具有深意;在口音适应性上,这两篇材料能够从轻到重、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适应这些口译内容。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从英国前首相布朗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到他的情深意切,从而理解到这些语言对于公投结果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演讲视频的同时,他们也会深刻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无论哪个国家及政府,都在全力维护自己国家领土及主权的完整性。联系去年发生的香港内乱,前不久发生的“新疆棉”事件等,学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分裂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理解我国“一国两制”、外部势力不得干预国内事务等一系列举措及发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实战口译环节就是一堂生动的、直观的爱国教育课。在欣赏潘基文的新年贺词时,学生不仅要快速辨识出口音,也应学习和掌握中国贺词的英文表达方式、十二生肖的英译方式等,例如用“Year of the Ox”代替牛年,而不用“cow”“bullion”等词汇。看似简单的生肖名称却蕴含了我国渊远而深刻的文化属性。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牢固掌握语言知识及技能,也应深刻认知中国文化。
四、结语
《商务口译》是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不仅能够训练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及口译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及职业素养。在《商务口译》中融入价值观、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拓展国际视野,培养爱国情怀,最终成长为符合市场需求的、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华.翻转课堂模式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5):180-181
[2]张洁,郭炜.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20(3):23,25.
[3]李欣悦.“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探索[J].海外英语,2020(16):153-154.
[4]刘晓露.思政教学元素融入口译课程的探索——以单元“听辨英语口音”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20(4):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