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屁大点事儿

2021-10-11魏晞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雅场合穷人

近日,一篇题为《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的硕士论文在网上流传,让长期习惯严肃话题的毕业生直呼:屁大点事儿,也值得研究?

这篇论文所研究的是,屁作为一种生理行为是如何转化为社会忌讳的。研究发现,人们忌讳放屁行为的起源,是社会成员间为区别差异和阶级而打压“特别能放屁”的群体。

把时针拨回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所有人共同劳作均分食物,放屁几乎是最普通不过的生理现象,个体和群体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平等的局面没有持续很久。随着社会差异的出现,可供富人选择的食物种类增多,烹饪的食物更好消化。而穷人的食物里,谷类和含淀粉类食物占比较大,这些食物最容易在腹内产生大量气体。且受限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穷人的用餐环境和进食习惯没有富人那么精致。

由于屁的形成与摄入食物和进食方式緊密相关,放屁成为更普遍发生于穷人中的行为,被贴上否定性的道德标签。不放屁是上流社会的礼仪。

这还闹过不少笑话。公元41年,克劳狄乌斯登上罗马王位时,听说有人过于注重礼仪而憋屁,影响健康,于是颁布一项法令,将饭桌上、宴席上的“不速之气”,不论有声还是无声,都合法化。

到了18世纪,与屁有关的各种基于“文明”的规范开始出现:放屁成了一种病,科学家费尽心机要治愈屁症;在宗教场合,放屁是对神的大不敬;文艺界在各种作品中揶揄放屁行为,或调侃放屁的人,并将有关屁的言语与粗俗联系在一起。

慢慢地,放屁行为被限制于特定的群体和空间中。当放屁行为或有关屁的言语出现在小孩子、亲密群体、私人场合、嬉戏性场合时,是可以原谅的。但出现在成人、非亲密群体、公共场合、严肃性场合时,则予以谴责或禁止。

所有人都认定,放屁太俗了。为了彰显高雅,古代人曾想出各种伎俩,作为放屁的遮羞布。有一个古老的规矩要求,每放一个屁就要咳嗽一声,用咳嗽声掩饰放屁声。

但到21世纪,包含在屁里,以社会成员饮食差异为前提条件的忌讳日趋式微,人们很难以“特别能放屁”的标准来区别社会等级。放屁行为开始能登上大雅之堂。

于是开始有人要为屁树碑立传。美国人吉姆·道森立下生活目标:总有一天要写一本关于屁的书,好让千百万人扔掉所有其他关于屁的书,只关注他这一本。

他的著作《尴尬的气味:人类排气的文化史》给屁做了简历般详尽的介绍。

屁,排出温度是37℃,在释放的那刻,以每秒3米的速度混入大气中。一个饮食健康的大男人,每天会排出10~15个屁,女人则是八九个。年长者放屁更频繁。

屁原来也分三六九等。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不出声冲出的屁是最好的。相比而言,出声放出的屁又比中途拦截或淤积体内的屁要好。也就是说,屁最好要放出来,且要小声地放。

这让我想起一个女演员在某节目中宣称,她绝不在任何人面前放屁,何时何地都会拼命憋住。

从那天起,青春期的我在“绝不能做”的列表上新加了一条:“不能当着喜欢的男生面放屁!”

一时装装高雅倒不难,但实践两三次后,我就开始安慰自己:不就屁大点事儿?在他面前正大光明地放屁,不是显得我更可爱吗?

于是继续做我的俗人。

(魏晞/文,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高雅场合穷人
高雅艺术下沉,营销搅动市场
张姝钰、高雅萍作品
“沪港通”机制能够降低企业盈余管理吗?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不同的场合
穷人的高消费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