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地产装配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

2021-10-11孙成彬陈国建何双宏张春叶

山西建筑 2021年20期
关键词:项目区林草土方

孙成彬,陈国建,何双宏,张春叶,何 谦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西永组团L标准分区,项目包括L39-6/04,L39-7/04,L21-1-1/05,L22-1/05地块建设工程。主要功能有:住宅用房、学校、各项配套措施以及地下停车场,本项目中,项目用地面积为15.68 hm2,其中地上施工建筑面积与地下施工建筑面积分别为274 525.28 m2,105 061.49 m2,总施工面积379 586.77 m2,土方石填方量与弃方量分别为4.4万m3,36.25万m3,挖填量为40.65万m3;绿化面积54 930.43 m2,绿地率为35.01%,总投资为315 348.61万元,其中土建投资为302 340.21万元。

1.2 项目区概况

本项目原地貌属于剥蚀丘陵地貌,整个场地北低南高,位于北碚向斜轴部近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倾向100°~110°,倾角2°~6°,本项目地质构造较为单一并未发现断层,基岩完整性较好,无塌陷、滑坡等地质作用发生,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象特点是空气湿润,冬冷夏热,春秋多雨,四季多雾,年平均温度18.3 ℃;年平均降雨量1 082.9 mm。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2.1 占地较为固定

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而言开发建设项目所受到的城市规划限制更为突出[1],占地位置较为固定,建设时期通常以规定红线修建围墙,在围墙内进行征占并施工,修建围墙主要是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用于阻拦施工过程当中如基础开挖和主题设施建设时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第二可以使征占地更加固定,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相对于其他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较为简单,这是因为房地产建设项目区地形较为单一,多为平坦建设用地,相对于丘陵等地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程度较弱[2]。

2.2 土方石挖方弃方量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地下停车场等,大部分采用的为整体开挖,这也使得房地产项目土方挖方量比较大,由于此类项目大多数建于地形较为单一的平坦地形上,导致土方石填方少,从而造成土方石弃方量增大,但土方石弃方往往由政府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监管,土方石弃方去向也十分明确,往往被集中运输至弃渣场等。

2.3 施工对其周围配套设施影响较大

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基础开挖以及主体建设等施工阶段[3],地表由于施工导致被破坏扰动,大量地表裸露,产生大量水土流失的原因也是因为施工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松散土方,由于城市房地产项目的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大量的建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大,并且建设项目周围往往具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排水管网等,水土保持措施若出现纰漏,很容易出现大量泥沙淤积排水管道等现象[4]。

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措施设计

3.1 防治分区

通过对主体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本项目占地总面积为15.68 hm2,旱地、林地以及荒草地面积分别为1.80 hm2,0.20 hm2,13.68 hm2,且均为永久占地,各占地类型详见表1。

表1 项目占地面积统计表 hm2

3.2 措施设计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以及植物措施,除措施类型外,开工完工日期、尺寸规格、位置、数量、植被郁闭度、运行状况、防治效果等是监测的主要内容,临时措施以及工程措施指标,包括临时措施和工程措施量、施工进度以及运行情况,通常以调查法为主,在对水土保持监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实地调查确定临时措施与工程措施的工程量,并对其运行情况以及完成度、稳定性进行及时监测,植物措施指标包含了植被类型、生长情况、植被郁闭度等,植被类型采用调查法监测,生长状况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确定,植被郁闭度采用树冠投影法、针刺法等,林草植被覆盖度依据调查所获得的植被面积,并通过林草措施面积/项目区面积进行计算[5]。工程各分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见表2。

表2 工程各分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3.3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结果

根据GB 5034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指标体系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覆盖率以及植被恢复系数、水土流失总治理度[6]。

1)土地整治情况。本项目建设区扰动总面积为15.68 hm2,扰动地表治理面积与永久建筑物面积分别为5.54 hm2,10.14 hm2,通过计算得出扰动土地整治率为100%,各建设分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结果见表3。

表3 工程建设及扰动土地整治情况

2)土壤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治理度指的是项目区内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占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面积的百分比,水土流失区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并使土壤流失量达到容许土壤流失量或以下的面积。本次竣工项目建设区总面积为15.68 hm2,且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均为15.68 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目标值100%。

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项目建设过程中无永久弃渣场,项目施工中临时堆渣的拦渣率达到97%,达到批复方案的目标值98%。

4)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区治理后的土壤侵蚀强度满足原土壤容许流失量500 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目标值1.0。

5)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区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为5.49 hm2,其林草植被恢复系数100%。

6)林草覆盖率。本项目林草覆盖率35.01%,达到目标值27%。

4 装配式技术对于房地产水土保持措施的意义

4.1 极大缩短施工工期

自建筑业发展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都是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无论是铺设临时排水沟、设立临时沉砂池等绝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建筑人员在施工现场完成,首先极易导致施工现场产生混乱,也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建筑材料消耗量也较大,而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指的是将水土保持过程当中的设施构件按工程所需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之后根据施工场地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加工完成的构件运输至施工处,按照步骤将构件通过安装机械等组装,在进行房地产建设的基础工作时,装配式配件就能够在工厂进行生产加工完成,不需要占用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大量场地进行混凝土浇灌。

4.2 有利于保证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目前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升级进步,也伴随着大批的工人进入行业从事生产工作,在传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方式当中,时常会发生质量事故等,而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所需要生产的构件是由工厂提前加工完成,所保证的构件质量也要优于施工现场所生产的,安装团队通过安装步骤流程,将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有利于保证水土保持工程质量。

4.3 有利于转变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方式

房地产开发建设所采用预制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减少施工工人的现场手工作业,不但施工质量高、速度快且经济效益好,这也利于实现标准集约化生产构件,与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接轨,符合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发展方向。

4.4 有利于降低成本

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所需生产的构件是采用钢模在工厂进行批量加工生产,工厂可以提供稳定的生产加工条件,且成本相对较低,还能通过装备仪器将一些复杂的组件加工出来,相对于现场加工而言,优势较为明显,并可极大地减少工人参与施工所产生的人工费用,降低成本。

传统的房地产水土保持措施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技术,往往施工条件较差,且工程建设监管困难、质量差、二次材料运输不便,而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如装配式排水沟(见图1,图2),更加稳固,生产简单快速;施工难度低,可以减少大量的现场模板作业,安装维护简便、建成后功能稳定、渗漏少,可以避免现浇混凝土开裂、啃边、翻浆、宽窄不一、厚薄不均匀等问题,而且后期管护十分方便,且材料能够二次利用[7]。

近年来,装配式设施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相关建设,也颁布了各项支持装配式设施的相关政策与文件[8],以此推动装配式技术的不断发展。

5 结语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控制水土流失、环境的保护、绿化美化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重庆市龙湖西永核心区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的概念,其效益主要体现在保水保土、经济生态等各方面,且装配式水土保持技术也符合国家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节约材料,为今后房地产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项目区林草土方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浅析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