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阅读新天地
——探索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11陈连丽
陈连丽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木棉湾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2)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新与丰富,思维导图也在教育实践中被推广应用。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通过树状图或关系图将相关知识展示出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是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方式,是一种简单有效又实用的思维工具。整本书阅读,不仅有助于开发、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整本书的阅读内容广泛,在一定的时间会出现读后忘前。选择有效教学策略,带动学生有效学习,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实践表明,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集中体现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等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量,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层次探究与实践。
一、背景与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做好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目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解停留在阅读表象信息的查找和理解,过于浅显,忽视了观点态度、阅读方法等深层次信息,采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导致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只是浅尝辄止,在文本的外面不断徘徊。
随着时代的进步,变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是必然,教师需要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构建新的基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模式。学者卫灿金在《语文思维培育学》中提出:在阅读学习中,教师应该教学生通过学习的作品语言来理解表达的内容,又要教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1]。所以说,语言训练、知识传授离不开这过程,思维的训练同样如此,只有将两个过程进行整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为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构建思维可视化下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为思维导图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也希望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后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整本书阅读学习。
二、思维导图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联性
(一)思维导图能够可视化呈现整本书阅读中的学科知识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阅读书目的有意义建构获取知识并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对象是一本“完整的书”,阅读耗时长,课时安排多,知识点太过零散,缺乏有效的组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无法结构化呈现。将思维导图和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缺陷,思维导图有着可视化呈现方式,教学者可以利用它将复杂的知识点划分成层次清楚的网络结构图,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结构,有效传递给学习者。
(二)思维导图可以优化阅读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快速记笔记,还可以清晰直观呈现知识网络结构图。它已经发展为学科教学中表征知识的核心工具。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文字少而精,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记录要点,表现思维结构和思维过程,需要对知识进行细化和整理,减少冗杂信息,将零散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形成知识组块,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快速提取信息能力。图式理论提出运用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加工和评析过程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学习者利用思维导图来展开想象和联想,不断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拓宽延展思维网络图,完成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各项诸如解释整合、对比概括等能力。
(三)思维导图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新型学习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活动理论强调教学工具的作用,认为使用的工具影响着人的交互形式,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运用思维导图创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它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梳理、理解、掌握,加长信息的存储时间。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可视化思维产品,作为学生阅读成果得以展示,带给学生的是可视化的收获,是快乐,也是阅读兴趣,这将会极大推动学生进行后续自主的阅读;同时,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还能不断有新的发现,这个过程又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是将知识加工、导图绘制和思维训练三大过程融为一体。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表示出关键信息,可以使知识内容的重点更加醒目,学生获取更容易,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位于画面中的主题信息使知识获取的主题鲜明,思维训练上,通过信息的罗列,也能锻炼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有意识的辨别;分支的延伸使知识呈现条理清晰,分支的细化使知识呈现层次分明,对分支进行细化到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对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加工和重新构建的过程,提升分类概括能力,促进逻辑抽象思维的发展,优化学生思维结构[2]。
从上述分析看,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依托思维导图可以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利用思维导图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新型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探究合作,得到知识和思维的双线发展,教师也从控制者转变为指导者和启发者,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三、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图”导读,有的放矢
目前,部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出现囫囵吞枣,有的只关注故事情节,忽略人物、环境等其他要素,阅读时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导致读后对书的理解不够深入。基于此,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聚焦关键问题,为阅读交流提供思考路径和方向。如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一本纯美小说,书中的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都在苦难中成长起来。教师可以“不一般的人”为关键词来绘制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有目的地关注人物的行为和品质,快速提取信息,为后面概括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领会书中内涵和意蕴打下基础。阅读《不老泉》,借助气泡图搭起阅读的支架,引导学生对比永生不死的好处与坏处,让阅读直击书的核心价值,从而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
(二)借“图”概括,归纳得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新修订版(2011年版)》要求小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次。”由此可见,阅读概括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
阅读概括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对阅读材料进行提炼总结,掌握文本的主要意思;能够针对阅读文本的部分内容进行局部概括;能够在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归纳文本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创作态度等[3]。而整本书的文字较多,学生在阅读时时常出现读前忘后的问题,概括时内容不全面,语言表达不简洁,或凭主观印象进行概括与总结。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则能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阅读《草房子》的《秃鹤》这一章节,教师以“秃鹤”这一人物为中心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圈画重点语句,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人物事件,概括章节内容。
阅读《红门一》《红门二》这两个章节时,以杜小康这一主要人物为中心词,借助小标题,绘制人物命运轨迹图,概括人物的成长历程。
在多次的练习后,学生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成长历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整本书的思维导图。这种由扶到放,由外向内,逐层递进的图式训练,大大降低了概括整本书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合中学段学生的实际,不仅提升了其总结概括能力,还建构起阅读思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三)借“图”理解,深度阅读
在了解整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层次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共同挖掘书里的深层意义,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探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在完成了《草房子》主要人物事件梳理后,教师以“秃鹤”为例,运用思维导图,与学生一起探究秃鹤的思想变化过程。于是,学生认识到小时候的秃鹤是天真可爱,懵懂无知的;九岁的秃鹤开始有自尊意识,渴望获得认可;当最基本的尊严失去后,秃鹤开始了报复思想;遭到孤立的秃鹤开始认识到错误,并用行动表明认错的决心,最终重新赢得尊重和信任。秃鹤就在这一刹那中,渐渐成长为一个英俊的少年。
通过这个层次的思维导图制作,学生读出了“占到小便宜后快乐的秃鹤”“心事重重、不快乐的秃鹤”“失落彷徨孤独的秃鹤”“获得认可后喜极而泣的秃鹤”等人物形象。在与书中人物情感碰撞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苦难是成长中一种美丽的痛苦。这时,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已经还原了人物本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
思维导图,可将整本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亦可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亦可文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它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我们一起当一回“神笔马良”,“画”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