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研究
2021-10-11王婧韩磊张震夏毓姜烜星汤兴萍
王婧,韩磊,张震,夏毓,姜烜星,汤兴萍
1.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皮肤科,甘肃张掖734000;2.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张掖734000;3.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儿科,甘肃张掖73400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purpura,HSP)又被称为IgA血管炎或亨-舒综合征,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毛细血管脆性以及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皮肤,关节出血,疾病发生因素较多。随着研究深入,发现HP感染与儿童HSP存在密切联系[1]。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肠胃上的病菌,该种病菌的存在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肠胃疾病,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胃溃疡[2-3]。为此该次研究以2019年3月—2021年3月该院皮肤科收治的90例HP阳性HSP患儿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儿童过敏性紫癜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80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尿素13C胶囊呼气试验作为HP阳性检出标准。分为单纯HSP组(90例)、HSP合并HP组(90例)。单纯HSP组:男性75例,女性15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9.50±2.42)岁,病程2~4周。HSP合并HP组: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9.50±2.48)岁。使用尿素13C胶囊呼气试验(试剂盒为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作为HP阳性检出标准,在HSP合并HP组患儿中将90例HP阳性的HSP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使用支持和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三联法治疗。参与该次医学研究的患儿以及家属,均对该次医学研究内容知情。并且已经在知情通知书上签字,同意分组研究。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发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该次研究中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符合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年龄6~17岁患者,疾病发生时间<5周患儿;初次患有该疾病患儿;同意临床分组研究患儿。
排除标准:患病过程中出现便血患儿;患病过程中出现蛋白尿患儿;患有紫癜性肾炎患者;排除CRP,C反应蛋白降钙素升高患儿;排除不配合治疗患儿。
1.2 方法
1.2.1 HP感染阳性诊断情况 使用尿素13C胶囊呼气试验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呈现阳性患儿;或者使用ELISA检测方法进行血清检测[4]。
1.2.2 HP阳性的HSP患儿治疗 常规组使用支持和对症治疗,为患儿使用抗组胺药和钙剂,西咪替丁和激素等药物对患儿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止血处理,并进行抗血小板凝血治疗。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实施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23020932;规格:0.25 g×20片)+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65652;规格:0.25 g×6片)+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033484;规格:0.8~1.0 mg/(kg·d)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每2周治疗结束后,检查尿素13C胶囊呼气试验。如果检查结果显示阴性,停止用药。该次研究中,对于参与该次研究的患儿进行入院前的静脉抽血,并且在治疗结束后再进行空腹静脉抽血,测量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IL-4、IL-13、TNF-α因子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HSP合并HP感染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比两组HP阳性的HSP患儿治疗情况,血清IL-4、IL-13、TNF-α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HSP合并HP感染单因素分析
经研究发现HSP合并HP感染单因素主要为患儿存在胃炎、胃黏膜疹样变化以及紫癜发生3次,而患儿的性别以及年龄不是导致HSP合并HP感染因素,见表1。
表1 HSP合并HP感染单因素分析
2.2 HSP合并HP感染单的多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胃炎、紫癜>3次是HSP合并HP感染的危险因素(OR:1.049、17.201,P=0.038、0.026)。胃黏膜麻疹样不是HSP合并HP感染因素(P>0.05)。见表2。
表2 HSP合并HP感染多因素分析
2.3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的治疗情况
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常规组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治疗情况对比[n(%)]
2.4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好,且组间患者数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对比[(±s),h]
表4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对比[(±s),h]
组别 皮疹消退时间 紫癜消退时间 腹痛、关节疼痛时间常规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12.35±2.11 8.36±2.27 8.636<0.001 15.37±1.38 12.15±1.26 11.559<0.001 20.34±2.27 14.82±1.89 12.536<0.001
2.5 研究组常规组患儿的血清因子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血清各项因子情况均有变化,研究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血清因子情况对比(±s)
表5 研究组和常规组患儿血清因子情况对比(±s)
组别常规组(n=45)研究组(n=45)t值P值IL-4(kDa)治疗前 治疗后12.43±1.24 12.48±1.24 0.191 0.849 15.33±1.55 18.36±2.31 7.307<0.001 IL-13(kDa)治疗前 治疗后20.35±2.34 20.55±2.78 0.369 0.713 24.37±2.16 28.42±2.65 7.947<0.001 TNF-α(nmol/L)治疗前 治疗后5.91±2.17 5.83±2.36 0.167 0.867 8.26±2.12 12.48±2.84 7.988<0.001
3 结论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类螺旋状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可以导致患儿胃部出现病变,比如胃痛,胃癌等。尤其是平时胃部功能性较弱的患者以及儿童需要特别注意。该种病菌多存在于为胃黏膜上的表皮细胞,是一种需要氧气量很少的需氧菌[5-6]。在正常情况下HP会分泌尿素酶,加速尿素分解,分解出二氧化碳,该种物质随着人体呼吸排除体外,如果体内含有HP,就会在检测过程中找到被标记的二氧化碳[7]。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儿童等疾病的发生会造成患儿出现皮肤紫癜,疼痛,关节痛,低热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8]。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联系[9]。通过研究发现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呈广泛的麻疹样改变,反复紫癜>3次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合并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10]。如果过敏性紫癜患儿伴腹痛,并且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并且检查结果呈现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着一定联系[11]。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当油门螺杆菌被清除后,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也会完全消失,主要原因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本身其那些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过敏性紫癜情况发生,通过幽门螺杆菌以及过敏性紫癜关联进行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疾病治疗基础[12-13]。
现阶段HP导致感染HSP疾病的发病机制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确,但相关研究显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定植与生存[14]。HP是一种有鞭毛的螺旋形的细菌,在动力作用下,穿过患者的胃粘液进入到患者的胃粘膜中,病菌在胃部进行代谢,其代谢的产物细胞毒素有关的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热休克蛋白60(Hsp60)等治病因子刺激机体,进而导致机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HP产生CagA可以激发抗原反应,会造成血管内壁损伤[15]。HP感染高毒力毒株后,均可能导致机体体液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发生混乱,也是有可能发生HSP[16]。相关研究显示HP一般是在儿童时期进行获得,HP感染预后依赖于变异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优势菌株的毒力、宿主特性和环境影响[17]。
HP存在一些不同的分型:①Ⅰ型菌株产生VacA和CagA,这种情况毒性很强,是胃炎以胃溃疡的致病因,同时疾病出现也会造成消化系统受到严重损伤;②Ⅱ型为病毒毒性稍稍减弱,不会造成胃炎或者胃溃疡加重,但是不论是毒性强弱,HP导致感染HSP疾病检出率较高,一定要加强疾病的治疗。而且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疾病治疗需求,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文中以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进行三联药物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果显著[1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为95.56%,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7.78%。经研究发现HSP合并HP感染单因素主要为患儿存在胃炎、胃黏膜疹样变化以及紫癜发生3次,而患儿的性别以及年龄不是导致HSP合并HP感染因素,且其中胃炎、紫癜>3次是HSP合并HP感染的危险因素(OR:1.049、17.201,P=0.038、0.026)。樊慧等[18]在研究中对四联药物根治幽门螺杆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根除治疗结束后4周,8周,6个月和12个月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5%,75.4%,71.2%和70.2%,治疗效果较好。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皮疹消退时间,紫癜消退时间以及腹痛缓解,关节疼痛缓解情况都要短于常规组,治疗后血清因子情况,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前患者血清中IL-4,IL-13,TNF-α等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各项因子情况均有变化,研究组更为理想,上述各项内容均是研究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
综上所述,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