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小学作文教学

2021-10-10孟庭苇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以人为本

孟庭苇

摘要:达尔文说过:“我对探索自然界有一种由衷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使他虽屈从父命去学习医学,但仍然热衷于野外标本的采集和自然科学书籍的阅读,最后终于创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生物进化论。可见,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关键词:小学作文;以人为本;兴趣培养;研究

一个人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是伴随一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比较大的区别,跟学习兴趣的大小和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与一定的学习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反之,没有这些,一旦失去外界的压力与督促,就不知所措,失去了自我。在我们的作文课堂上不是经常会看到同学们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吗?究其原因,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素材,而是我们的教法陈旧,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在作文课上和学生一起“玩”

如何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呢?我想:如果教师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他们自身的需要、兴趣、情感出发,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可以实现目标的。

于是,在低、中年级的作文课堂上,师生一起折纸做手工、放飞风筝、参观校园、开故事会……在高年级的作文课堂上,师生一起开展球类比赛、舞台剧表演、人物素描?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时候,老师总是出现在写作有困难的同学身边,看似一同玩耍,其实是在进行写作指导:纸飞机是怎么制成的?比赛双方的激烈场面是怎样体现的?同学们的描述绘声绘色。当他们在记录这些经历时不会再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了。

人作为认识事物的主体,只有主动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才能在探究中产生乐趣,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激发出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亲身演一演。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乐趣,增强兴趣。

二、将课堂变成学生口语交际的舞台

电视节目之所以吸引孩子,除了内容丰富之外,形式新颖至关重要,它甚至能够弥补内容上的枯燥乏味。

学生看电视,但要有取舍。《荧屏连着我和你》的活动就是把电视节目作为我们鲜活的写作素材。每天,由特邀嘉宾 (学生轮流担任)讲述国内、国际新闻。每人3、5分钟的发言包括内容介绍、个人观点和感受。据家长反馈,有的孩子请家长计时以确定发言时长;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组织语言,斟酌词句;有的孩子事先拟订发言稿,站在镜子前面练习……不论哪一种准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因为他们绝不会放弃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口语交际时得到训练,我引进了“快速抢答”的形式,即根据学生发言内容随机设计题目检查同学们的收听效果。那些由于走神而失去抢答机会的同学立即调整自己,重新进入学习状态。

如果说“快速抢答”使学生学会了倾听,那么“小小评委会”则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和表达。随着训练的延伸,同学们已经不满足被动地做听众了,他们需要发表个人的见解,这种事先没有准备的发言是在学生长期积累的前提下生成的能力。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老师已由台前转到幕后,看到每天由主持人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的场面,我再一次意识到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由于我长时间地坚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学们已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他们会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并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学会了用脑子学习……每次学校的大型活动之后,同学们都会自觉地将其记录下来。我想他们写作兴趣的萌发是老师唤起的。再看同学们的作文,也由广度发展到深度。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作文收效是显著的。观察、倾听犹如左膀右臂,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了作文,学会了做人。

三、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写作

翻看儿时的照片,我们会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但是发黄、模糊的照片又会造成很多遗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旧的存储模式已经被数字化的存储方式所代替。这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对我的教学也是一个启示。我尝试着将作文课堂搬到电化教室上,学生们很兴奋。虽然他们的打字速度参差不齐,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自信。那些对作文提不起兴趣的同学也因改变了表达方式而跃跃欲试。

青少年对电脑的衷情远远超过了成人,并且没有性别差异。我何不以电脑为诱饵“调”学生的写作兴趣?

課余,同学们借助电脑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课上,同学们将软盘交换,电脑上互评。翻看学生的评语,很少发现类似内容不具体之类的空洞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内容的续写、扩写和改写。让这些熟悉彼此生活的人评判,他们是行家里手。

信息技术的高效率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以往的作文讲评课上,师生只能解决几篇作文,不能满足所有的同学,而今天的电子版本的作文便于师生阅读、交流、评价。及时的反馈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的反映也证明了此举的成功,因为以前的游戏迷纷纷变成了写作迷。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同学借助电脑上网收看别人的文章:有的同学尝试着将自己的习作上传至学校的校园网,以寻觅更广泛的交流伙伴。不知是电脑帮助了作文,还是作文成全了电脑。据信息老师反映:我班同学对电脑的热衷和掌握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班的同学。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见得比老师少,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利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作文表达学生认识世界的独特感受

2011版《小学语文标准》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作文在历练学生驾驭语言文字功用的同时承担表达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功能。课改后学生逐渐开始养成写真事抒真情讲实感的好习惯,但往往选材千篇一律,缺乏个人独特体验。

反映疫情时期方面的内容很多,大部分学生都详尽地描写白衣战士的感受以及党和政府正确的决策,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战胜一切未知疾病,思想健康向上。学生除了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还要关注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学生年龄特点使其天性乐观,容易受电视、媒体影响,没有养成注重个人感受的写作习惯。

教师进行疏导后,学生写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欣喜;社区的变化;人们锻炼的场面;与几乎要“陌生”的爸爸共进晚餐时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恬静欢悦;放假前在操场放飞的快乐;放假后没有各种补习班的轻松愉快;没有写不完的作业的快乐……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学生的思考赋予哲理,发人深省,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才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观察、无拘无束地写才会有深刻的思想,人格独立的学生,多彩的人生和绚烂的世界。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一个人能够更自觉、更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一生,更有效地学习和生活,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愿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完成这一使命。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兴趣培养以人为本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