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10-10范智霞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5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范智霞

摘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受到广泛关注,这也导致我国教育教学理念亟需更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实践创新升级,新课程改革极力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学能力;课堂教学

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显然,自主学习也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初高中阶段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关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实教育改革要求,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合理借助导学,激发课前预习的意识

要想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物理教师首先需要激发他们进行知识学习的意识,只有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预习才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育的模式,也能进一步诱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思考,以此保障自学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指出导学案是激发班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有效模式,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和梳理,同时也能在导学案运用中发现学生们的学习问题,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课程讲解。所以本文认为物理教师可以合理借助导学案激发学生进行课程预习的意识,可以给后续的自学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以“物态变化”教学为例,物理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导学案的制作,重点要在导学案中体现物态变化概念、变化情况和生活表现等课程知识。重视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展示物态变化的具体变化,结合生活实际展示熔化、汽化和凝华等物态变化情况,直观展示物态变化的具体知识。初中生可以在导学案指导下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然后分析自己在知识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将这些情况反馈给教师。物理教师则可以借助这些反馈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重视在初中生课前预习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并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構。通过实施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初中生进行课前预习和知识梳理的意愿,有利于给自学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收获更高水准的课程教育质量。

2以思考问题为载体,推动初中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基于初中生所体现出的课程基础和学习规律,物理教师要想实现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则需要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度的优化。自学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梳理,要通过自学的方式进一步掌握知识点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而问题解答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初中生在问题思考中得到学习能力的锻炼,所以物理教师可以以思考问题为载体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收获良好的知识体验,利于给学生们开展更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对学生开展“物质的简单运动”知识讲解的时候,物理教师需要围绕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立足思考问题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深度探索,推动自学能力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运动的概念是什么?静止的概念是什么?”“怎样对物体运动速度进行有效地判断?”“怎样对物体平均速度进行测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本次课程知识的特色和运用价值。”初中生在物理教师指导下能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和能动性的实践运用,让班级学生在问题思考和解答过程中收获良好的知识教育,改变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教育的被动状态。这样可以引导初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到课程内容的运用价值,同时也能保障自学能力的培养效果。

3应用合作学习,锻炼初中生实践能力

物理教师要想实现初中生自学能力培养目标则需要摒弃之前的教育模式,要结合学生认知情况和特点进行多样化的知识讲解,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指出合作学习可以保障初中生的主体性,也能激发学生在交流中进行知识学习和深度思考,在发挥班级学生主体性基础上提高知识讲解的实际效率,利于在课堂教育中实现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所以物理教师可以立足合作学习锻炼初中生的学习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交流意识。

例如在对初中生开展“光现象”知识讲解的时候,物理教师需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结合课程重难点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学习任务。一是在梳理课程知识基础上分析光现象的概念和生活运用现象;二是思考光现象体现出怎样的特点;三是分析光体现出哪些现象,具备什么样的运用价值;四是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借助光现象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可以指导初中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同时也能在解决合作交流任务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有助于锻炼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所以物理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重视围绕学生们的课程基础和思维逻辑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们在课程教育中得到自学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结论: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其灵活应用于课堂之中,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究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对物理学科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引领学生在物理世界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强.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7(10):153.

[2]宋春艳.初中物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7(09):64.

[3]倪彩霞.简论初中物理课程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中学课程资源,2017(09):10-11.

[4]秦改.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和谐教学法的应用[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707-708.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