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抑郁症的心理辅导分析
2021-10-10宋凤颜
宋凤颜
摘要:初中生的抑郁情况正在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近年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的初中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本次研究对初中生抑郁症的心理辅导策略进行分析,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关怀沟通、心理健康管理等一系列途径进行心理辅导干预,可以有效破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抑郁症;心理辅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成长教育不应该只是在知识层面进行的教育传达,更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心态个性、行为习惯、素质修养等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这也更符合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的相关要求,是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就抑郁症这一方面来讲,其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都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危害性不容小覷。心病还须心药医,针对抑郁症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我们在心理辅导方面有妥善举措。
一、抑郁症,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从专业角度来讲,抑郁症往往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一些抑郁症患者,其抑郁症从最初的发生到慢慢发展到严重影响个人情绪、性格和行为,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在初期,抑郁症往往不是特别容易发现。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本身的年龄比较小,抑郁症的发展普遍还处于隐性阶段,有一定的潜伏状态,不那么容易察觉,甚至学生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少数学生的家庭出现过巨大变故,出现过重大创伤,其抑郁症的情况才会比较凸现。新闻媒体报道过一些初中生抑郁甚至自杀,这种情况多和生前遭遇过重大的心理创伤有关系。抑郁症多数情况下不容易被察觉,而一旦让身边人发现异常的时候,其症状也往往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这个时候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已经是非常困难。所以,心理医生以及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及早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很重要。要把抑郁症控制在早期阶段,而不是等到抑郁症已经非常严重的时候再进行心理辅导。
二、成因多样,初中生抑郁症的情况复杂
医学上,人们讲究对症施治。在抑郁症的心理辅导方面,也应该做到明确成因,精确治理。系统来看,初中生的抑郁症受到成长经历、人际关系、心态个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比如在成长经历方面,一些学生遭遇过暴力或者因为车祸事故等导致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并引发抑郁症;还有一些学生可能本身的心态个性比较偏激、孤僻,在成长过程中会容易遇到很多问题,导致负面情绪积蓄,心理症结得不到开解,最终也会演化成抑郁症。在抑郁症患者中,一些日积月累的日常琐事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较大的伤害;但也常见有一些学生会因为某件偶发的事情而导致抑郁情绪、负能量的大爆发。比如新闻媒体报道的学生因为在校不遵守纪律,被老师叫了家长,而家长了解情况后批评了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本身并没有特别严重,但却可能成为学生情绪的起爆点。这警示我们,在对抑郁症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中一定要注意方法,最大程度避免触发学生的不良情绪,避免造成负能力的爆发。
三、心理辅导,初中生抑郁症的解决对策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辅导。初中生的情绪是叛逆和敏感的。有时候,当老师明确意图,想要去对抑郁症的学生进行开导的时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排斥。采取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的外部环境,这对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抑郁有更好的效果。通过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名额的分配,给存在心理抑郁的学生一个鼓舞,这有利于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活力,体验集体的美好。当学生用摄像机记录学校的温馨美好事物的时候,其自身也是会受到感动的。在此基础上,配合老师的心理辅导干预,对调整学生的心理抑郁情况会有更好的效果。
2、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开展的心理辅导。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班主任老师、各个科目老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但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较好的疏导,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在新形势下,班主任老师,各个学科老师应当充分负起责任,在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心理辅导。首先,老师们要了解本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抑郁症或者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充分评估,制作学生抑郁情况管理档案。其次,要注意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思政老师等的协助,掌握好初中生的心理辅导技巧经验,避免在心理辅导中产生副作用,出现消极效果。最后,各个老师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征等灵活渗透心理辅导。
结语:
抑郁症是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心理障碍疾病,其成因是多样性的。关于抑郁症的干预,除了让学生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之外,更需要有合理可行的心理辅导机制发挥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对抑郁症提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心理辅导举措,让初中生有效摆脱抑郁症的困扰,享受快乐的成长生涯。
参考文献:
[1]刘路,张远芝,何国珍,熊泽金,刘立富,胡庆政.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29模式”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2(04):44-48.
[2]林玉香.浅析陪伴式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的作用——抑郁症帮扶案例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6):126-128.
[3]邹欢艳.大学生抑郁症干预与自杀防控的学生工作介入——以抑郁症学生帮扶案件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5):42-46.
[4]熊淑萍.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补救性心理辅导双向结合效果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08):88-92+111.
[5]刘翠兰.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J].科技信息,2011(33):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