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情境真实 理解为本

2021-10-10张根明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立德考查新课标

张根明

2021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再过一年,浙江省高考独立命题也将退出舞台,研究2021年的高考命题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教学方向,行稳致远。从2021年高考全国卷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高举立德树人旗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是语文课程编写的基本理念,承载考查、选拔功能的高考自然也体现着这一理念。这一点,在作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全国甲卷的作文以“可为和有为”为话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从材料的导向来看,紧扣时代主题,以“百年党史”为背景,要求青年学生积极思考过去,展望未来,关注自身的成长,号召青年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引导考生全面观照革命文学,从中汲取养分,传承红色基因,描绘人生蓝图。

全国乙卷作文题探讨理想的追求,从传统文化出发,以扬雄的射箭之喻,强调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整体上而言,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要求把个人的人生价值放在社会价值中衡量。把“义”作为目标,就要求年轻人不能仅仅独善其身,而要担负起家国的使命。

全国新高考I卷立足于“体育之效”,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之下,引毛泽东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阐述体育锻炼与身体强弱之关联,引导青年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全国新高考II卷以“人”字的书写为材料,引导考生思考为人处世的原则。“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在起步之时要不慌不忙,厚积薄发;“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行事要中正良善,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收势之中,缓缓出头,不争不抢,保持独立人格。总之,人生不急功近利,要懂得潜心涵养。

总体而言,相较于浙江卷的人文与思辨,全国卷更突显立德树人的理念,强调考生用发展的眼光,结合传统文化,思考自身在当下社会的定位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

二、深入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相较于浙江卷,全国卷的能力考查更为全面,就现代文阅读而言,浙江卷分论述类和文学性文本阅读,全国新高考I卷和II卷与浙江卷类似,而全国甲、乙卷则分为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具备更全面的能力。这一点也和《新课标》相吻合。比如全国乙卷,落实《新课标》关于群文阅读、比较阅读的精神,引入比较型试题形式。要求考生对同一话题的不同材料,从求同的角度進行比较,将比较思维与概括能力的考查融为一体,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卷的试题考查更偏向于语文的基本能力,即阅读和理解。论述类和实用类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自不必说。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全国甲卷的第8题“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表面看是在考情节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来回答,但观察所给的三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去套路化的题目,只有真正读懂文章才能理性作答。全国乙卷的第8题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特征,尤其所给的参考答案,并不是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结合具体文章的分析。

再比如文言文的考查,浙江卷主要考查实词、虚词、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尽管也要求理解材料,但是内容理解题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其余题目更偏向于局部内容的理解。而全国新高考I卷的第14题“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涉及本文的写作目的,必须要综合理解全文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作答。

诗歌鉴赏也呈现相同的特征,除选择题涉及内容理解之外,全国甲卷“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以及全国乙卷对语言特色的分析,都需要考生对诗歌有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力。

总之,全国卷的考查需要考生先“读懂”,并且明白“好在哪里”,然后才能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

三、强调在情境中当场解决问题

尽管2021年全国卷的作文试题淡化了情境设计,改变了实用文方向,突出行文的思辨性,但是情境依然是全国卷的特色之一。《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赏析、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的。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同时《新课标》将情境分为三类: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就高考而言,情境主要指学科认知情境,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全国卷的语用题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以全国甲卷为例,给出的语料是:“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①,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②。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但仍然供不应求。”如果第二空填“得以大量种植的原因”,从语义上看是可以连贯的,但结合上下文的逻辑来看很可能是拿不到分数的。因为这一答案并没有考虑具体情境的限制,即下文提到的“品质不断提升”。这一考题很好地体现了考生在情境中当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全国甲卷的第21题,分析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考生既要考虑具体情境下,修辞表达的独特作用,“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也要考虑到文体特色,“使表达比较活泼”。

总之,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全国卷在立德树人、阅读理解、情境设置方面表现出其突出的特点,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切实落实《新课标》要求,扎实开展任务群教学。第一,充分重视革命文学、红色文学教学内容,结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多阅读多积累,不能盲目搞题海战术,刷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不能解决语文学习的根本问题。第三,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当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建立语文核心素养,也才能在考试中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立德考查新课标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