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河南省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
2021-10-10刘礼杰谢彩华闫若潜
刘 敏,刘礼杰,靳 东,谢彩华,闫若潜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71000)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山羊、绵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对其均易感,其中山羊最为易感。PPR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1-2]。该病于1942 年首次在非洲科特迪瓦被发现,随后扩散至非洲中西部及亚洲部分地区。2007 年7 月,我国首起PPR 疫情发现于西藏地区,但很快被有效控制。2013 年11 月底,PPR 再次传入我国,并迅速传播至多个省份[3]。河南省于2014 年初首次发现PPR 病例。按照我国有关防控要求,目前对全省羊只进行PPR强制免疫,并定期进行免疫水平检测及疫情风险评估。2016—2020 年,河南省PPR 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7.84%、82.01%、84.97%、82.63%、84.80%,均高于我国农业农村部规定的免疫合格水平要求(不低于70%)。
为切实做好PPR 防控工作,科学评估免疫抗体水平及疫情发生风险,更好地保障家畜生产和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2020 年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河南省动物疫病专项监测方案要求组织开展了PPR 专项监测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20 年9 月21—30 日,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8 个省辖市的60 个羊养殖场进行了样品采集。采样羊场包括本省所有种羊场和规模较大的商品羊场(存栏量≥3 000 只),样品采集遵循随机采样原则,同一养殖场点兼顾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栋舍的羊只。采样同时记录疫苗种类、疫苗毒株及生产企业、累计免疫次数、末次免疫间隔时间等信息。每个场群内,按照PPR 抗体合格率80%的预期合格率,95%置信水平,10%的可接受绝对误差进行抽样,此次专项监测共采集样品3 535份,包括用于免疫抗体检测的血清样品1 817 份和用于病原学检测的鼻拭子样品1 718 份。
本次专项监测涉及3 个疫苗生产企业(A、B、C),涉及2 种疫苗类型,分别是“PPR 活疫苗”和“PPR、山羊痘二联活疫苗”;涉及2 种疫苗毒株,分别是CLone9 株、CLone9+AV41 株。
1.2 检测方法与试剂
竞争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020172003)、病毒荧光RT-PCR 检测试剂盒(批号40172005),购自青岛立见诊断技术发展中心。按照国标(GB/T 27982—2011)规定的方法检测及开展结果判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共检测60 个羊养殖场,其中合格场群40 个(群内个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场群),群体合格率为66.67%;共检测血清样品1 817 份,其中合格样品1 341 份,个体合格率为73.80%;共检测鼻拭子样品1 718份,未检出PPRV核酸阳性样品。
2.2 不同场点抗体检测情况
本次监测涉及19 个种羊场、41 个商品场,其免疫群体合格率分别为63.16%、68.29%,免疫个体合格率分别为70.68%、75.31%,商品场与种羊场免疫个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场点免疫效果监测
2.3 不同疫苗生产企业抗体检测情况
本次监测共涉及3 个疫苗生产企业、2 种疫苗类型、2 种疫苗毒株。从表2 可以看出,对于A、B、C 企业生产的PPR 活疫苗(Clone9 株),免疫个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不低于70%),表明上述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PPR 活疫苗免疫原性较好,均可产生良好的临床免疫效果。不同生产企业疫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存在差异,其中B 企业疫苗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最高(96.67%),A 企业次之(78.80%),C 企业最低(72.86%),这同2019 年专项监测结果一致。但是,此次监测的B 企业疫苗免疫场仅有1 个,数量较少,不能全面反映B 疫苗免疫效果。此外,对于C 企业生产的“PPR、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为60.96%,低于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该二联活疫苗与PPR 活疫苗的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
表2 不同生产企业疫苗免疫效果
2.4 不同行政区域抗体检测情况
在河南省18 个省辖市中,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最高的为济源市(95.00%),最低的为开封市(20.69%);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最高的为漯河、新乡、濮阳、商丘、洛阳和济源市(均为100%),最低的为开封(0)。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行政区域免疫效果监测
2.5 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间隔抗体结果分析
表4 显示:免疫2 次及以上的羊场免疫个体合格率高,与只免疫1 次的羊场差异显著(P<0.05);对于只免疫1 次的羊场,免疫后29~59 d的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最高(71.81%),其次是60 d 及以上的(67.15%),28 d 以内的最低(66.67%);免疫2 次及以上的羊场,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均较高,在80%以上。这表明在生产应用中,多次免疫的效果优于单次免疫,单次免疫后29~59 d 效果最佳。
表4 不同免疫次数免疫效果监测统计表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商品场与种羊场PPR 的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且商品场高于种羊场,这与2019 年监测结果不一致。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跟场点选择有关,种羊场的数量相对较少,商品场较多,场点数量的差异导致抽样场点的代表性不足,进而影响结果判断与分析;另一方面可能与商品场越来越重视疫苗免疫,免疫程序制定越来越科学,免疫效果监测评估定期开展有很大关系。此外,还可能与现行调运政策有关。基层在出具动物产地检疫证明时,要求实验室检测抗体合格,调运相对频繁的商品场为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会及时补免补防,从而提高了免疫抗体合格率。同时,本次监测覆盖的场点类别不够全面,缺少交易、运输与屠宰环节以及广大散养户的样品与数据,为更好地做好PPR 专项监测工作,争取在以后工作中补充完善。
本次监测涉及的个别地市养殖场点仍存在抗体免疫低下甚至不合格现象。这一方面与各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力度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养殖场户对PPR 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疫苗保管及接种的操作规范程度等有关。据此,部分市县出现PPR 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新引入的未免疫或免疫抗体低下的羊群中存在较大发生风险。作为一种最有可能通过免疫接种达到免疫无疫和消灭净化的疫病,进入2021 年,持续发生的PPR 疫情,提示仍需继续做好PPR 的强制免疫和监测工作。此外,需及时全面掌握疫情信息,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防范疫情发生风险[4]。
免疫2 次及以上的场点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免疫1 次的场点,差异显著(P<0.05)。这与鲁立柱等[5]的结论一致,即PPR 活疫苗二次免疫可显著提高其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检测结果汇总显示,免疫3 次及以上的场点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低于免疫2 次的场点,这可能跟上述提到场点选择有关。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即使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标准,羊只个体对疫苗敏感性差异、防疫人员免疫操作水平的高低、疫苗保存条件的改变等因素同样会造成部分羊只免疫保护力下降。为尽可能降低疫病暴发导致的养殖场户损失,建议各养殖场户制定更加科学的免疫程序,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及时对新生羔羊、新入栏羊只和免疫抗体水平较低/不合格的羊只补免补防,并定期进行PPR 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确保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达到相关要求。
PPR、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显著低于PPR 活疫苗(P<0.05),且低于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以上的标准。这可能与养殖户对该疫苗了解较少,使用频次较低有关,笔者会继续跟踪研究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就目前而言,为提高PPR 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防范疫情发生,建议仅山羊痘高风险区免疫“PPR、山羊痘二联活疫苗”,其他风险区免疫PPR 活疫苗,有效降低PPR 发生风险。
4 结论
从专项监测结果来看,河南省羊PPR 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且未检出病原学阳性样品,表明全省羊PPR 防疫工作整体效果较好,总体处于临床免疫无疫状态,近期省内发生PPR的风险较低。但河南省个别地区PPR 个体及群体合格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仍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