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针灸学》教学中应用研究

2021-10-10田浩梅曹佳男丁攀婷吕倩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针灸学总成绩腧穴

石 佳 田浩梅 王 超 曹佳男 丁攀婷 吕倩忆 沈 菁*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针灸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一门重要的非针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针灸基础理论-经络、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针灸作用技术-刺法灸法和针灸临床应用-针灸治疗。本课程具有知识记忆量大、实践操作要求高、综合应用能力需求强的特点,由于该课程在非针灸专业学生的大学本科阶段只开设一个学期,传统教学很难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因此,积极探索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针灸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优化教学,使学生高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获得针灸综合诊、治能力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创新,积极布局互联网加,积极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学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日益成为广大教学者的新宠。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一款集微信与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于一体的网络智能教学终端,采用全景式教学模式,被誉为推动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多通道互动,教育部部长点赞的教学利器。它将学生课前、课后的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实时发送学习内容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可以通过师生沟通及时反馈信息;该学习公众平台可分为学生和教师两大模块,学生可实现课程选择、扫描签到、在线测试、反馈和弹幕互动等功能;教师则有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源、评价反馈、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课前、课后的自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了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本研究在2017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针灸学》课中开展基于雨课堂的全程混合式教学。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17级中西医结合专业1、2班103名学生为观察组,男39人,女64人;平均年龄(19~23)岁。选取3、4班102名学生为对照组,男 45人,女57人;平均年龄(19~24)岁。均为五年学制。两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由同一组教师任教。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主要以授课老师讲授为主。观察组采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法,根据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雨课堂实施方法,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为主。(1)经络总论:课前通过手机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十二经脉的分布、排列、循行、交接规律,熟记十四正经的名称,课堂利用雨课堂课堂软件随机点名回答问题,考查学生预习情况;腧穴总论部分,腧穴的定位方法,课前发布预习任务,熟悉人体重要体表标志,将学生分组5~6人/组,结合体表标志制作常用腧穴定位骨度分寸的PPT,课堂上分小组向全班展示制作的课件,评比出最佳的2个课件,发布到雨课堂班级文件共享供大家课后学习参考。(2)经络腧穴各论部分,授课老师示范经络腧穴各论前5条经脉讲授的通用方法,并以肺经为例重点讲授,其余的经络腧穴学生分成小组,将每条经临床常用穴位在同学身上用记号笔标示出来,并拍照以小组组号、经脉名称命名传到雨课堂作业区,老师上课针对大家学习内容给予指正和补充;(3)刺灸法部分,授课老师课前将临床常用操作手法内容相关的视频上传到班级雨课堂,学生分成小组内部练习,课堂老师示范操作,强调操作要领,手把手针对学生操作指导,课后学生再看视频结合老师课堂所讲反复练习;(4)临床治疗部分,老师重点讲授针灸的治疗原则、配穴方法,其余各论部分由学生分小组制作PPT课堂讲解疾病辨证、选穴和针对穴位的操作方法,老师给予补充,课后在发布病案讨论论证学习效果。

授课时间为一学期,每个章节结束以后,均要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

2 评定方法

2.1 观察指标

(1)学生课程各阶段成绩。

(2)学生课程总成绩(各阶段课程成绩按比例分数之和)。

(3)教学评价: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学习效果评价、教师评价、“雨课堂”评价3个维度共13个条目,每个条目设置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中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2.2 学生课程各阶段成绩考核方法

A:经络腧穴部分: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五个腧穴,考核腧穴的定位、点示、归经 ,有特殊操作的穴位需说出穴位的特殊刺法。(本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分,占总成绩的20%)。

B:刺灸法操作部分:《针灸学》常用操作(毫针刺法、灸法、电针、拔罐)的操作考核(本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分,占总成绩的 20%)。

C:期末考试部分:绪言,经络、腧穴总论,经络腧穴各论,刺灸法篇、治疗篇综合性理论考核(本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占总成绩的60%)。

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用SPSS21.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首先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条件者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条件者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法对学生课程总成绩的影响

与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照组比较,采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的学生课程总成绩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雨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课程成绩(见表1)。

表1: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课程总成绩比较(分,±s)

表1: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课程总成绩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人数 总成绩观察组 103 85.83±7.67△对照组 102 83.98±7.90

3.2 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法对学生课程各阶段学习成绩的影响

与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对照组比较,采用基于“雨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法能明显提高点穴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在刺灸法操作部分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雨课堂”混合式课堂教学能提高学生对临床常用穴位的掌握与对针灸学理论知识综合理解能力。(见表2)。

表2: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课程各阶段成绩比较(分,±s)

表2: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法学生课程各阶段成绩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人数 各阶段成绩A B C观察组 103 93.99±8.02△ 88.79±3.77 83.33±9.71*对照组 102 89.83±9.43 87.51±4.43 80.70±10.38

3.3 学生教学评价结果

观察组2个班共103名学生对学习效果、教师及“雨课堂”的评价均较高,95.00%以上学生认为“雨课堂”授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雨课堂”促进知识理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了师生互动、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学习方便、有效地提供了知识拓展及材料链接,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学习;85%以上的学生对教师评价非常满意(见表3)。

表3:观察组学生教学评价结果[n(%)]

4 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虽然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断有新的教学模式出现,都在不断地对传统教学进行补充和创新。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育手段相融合的产物,而基于雨课堂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网络创建线上班级,雨课堂是当前信息教育进程中出现的网络教学终端,只要通过Office工具栏中的雨课堂插件就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式教学,功能包括:课前预习、考试、课堂教学互动、课后复习以及教学数据收集整理等方面,且可对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追踪。使课堂效果和教学整体效果都有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4.1 雨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后,观察组穴位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腧穴的学习是针灸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自己身上、同学身上点出穴位,课堂根据自己对穴位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后再利用雨课堂老师发布的经络腧穴课件巩固熟悉穴位定位、功效、操作要领,有效提高了穴位的熟悉程度。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成绩,对针灸学整本书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雨课堂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巩固和加强,学生对针灸学基础知识也有了初步掌握,学生带着课前预习的问题进入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课,从而提高课堂知识的掌握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课后及时布置作业进行知识强化,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认可

在《学生教学评价表》中,103名参与了对雨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95.15%的同学认为雨课堂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可能是因为课前阶段老师要会发布一些相关视频和链接,既符合学生获取信息的普遍习惯,又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课前老师通过雨课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预习情况,课中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随机课堂提问、测试,课后可查阅学生的复习和测试情况。平时考勤通过雨课堂扫二维码签到,形式新颖且快捷方便。因此学生主动和被动的重视课前和课后复习,提高了学习自主性。90.29%的同学认为雨课堂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因为老师通过反馈区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疑点,在课堂进行重点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学生也会主动和被动的重视“雨课堂”的学习。93.20%的同学认为雨课堂可以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92.23%的学生认为“雨课堂”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教学。在传统的PPT教学中,持续的老师讲解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保持整堂课集中注意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雨课堂”授课,手机成为辅助学习的工具,课堂利用手机签到、提问、视频播放等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集中精神参与学习,调动其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雨课堂将学生喜爱的“弹幕”功能移植到了课堂环境中,学生即时将自己的想法在PPT“弹幕”中表达出来,促进了师生、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促进思维的发散提高交流的时效性和参与的广度,与传统师生互动相互补充。

4.3 “雨课堂”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挑战

引入“雨课堂”后,课前,要求教师将“雨课堂”的功能与课程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测试、互动与反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调整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内容,需以学定教,更具针对性的组织课中教学。课堂PPT“弹幕”形式的思想互动对教师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及前后知识点联系针对性的发布课前、课后资料以及学习任务,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思考教学的新变化,探讨如何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4.4 不足之处

在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雨课堂使用真实性的考核,课前学生预习的真实参与度难以保证,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部分学生课前对老师发布的课件只是进行了点击,并没有认真阅读。因刺灸法部分的操作课多为小组教学,强调动手操作能力,但因为课时原因课堂练习时间有限,课后学生练习虽要求将练习的情况拍摄视频回课,但实际练习的时间和操作的精准度还是很难把控。“雨课堂”教学中,学员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还需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年制学生制定更加适合自身学习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其次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线学习的视频资源,以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

在网络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教学与其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雨课堂”的引入,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充分融合,实现混合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丰富自身,拓展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针灸学总成绩腧穴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飞镖比赛
飞镖比赛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