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2021-10-09郑娟
郑娟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肺外并发症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MPP患儿予以研究,对其出现肺外并发症表现、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心脑血管系统(28.33%)、消化系统(25.00%)、血液系统(21.67%)、神经系统(11.67%)、泌尿系统(6.67%)、浆膜腔积液(6.67%);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后,主要包括CRP、ESR、肺实变影、病程、贫血、并发症累及其他系统、白蛋白不超过30g/L,且預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PP的肺外并发症是极其危险的症状之一,对患儿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临床特征;影响因素
MPP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是儿科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1]。在患病后,若为及时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引发肺外并发症,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因此需要尽早地对患儿肺外并发症的特征、预后影响因素给予重视,才能提高患儿治疗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2]。本文就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4.51±0.69)岁;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均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在进行血清学检查后发现支原体抗体呈阳性。
1.2 方法
针对患儿实际病情,为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根据所有患儿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5)、预后不良组(n=15)。对所有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同时关注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1)分析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2)分析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
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心脑血管系统(28.33%)、消化系统(25.00%)、血液系统(21.67%)、神经系统(11.67%)、泌尿系统(6.67%)、浆膜腔积液(6.67%),见表1。
2.2 分析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
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CRP、ESR、肺实变影、病程、贫血、并发症累及其他系统、白蛋白不超过30g/L,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各指标比较(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MPP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发病患儿年龄越来越年轻。MPP常发生于冬春之交,并且区域流行性较为明显,因支原体自身属于一种微生物,无细胞壁,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在进行传播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若儿童自身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弱,则其患病风险较高,对患儿身体造成的伤害较严重。虽然现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地提升,能够对患儿的症状起到积极改善作用,但是可能未关注引发MPP肺外并发症的因素,因此在出现肺外并发症时可能会对患儿的病情恢复造成极大的影响[3,4]。
因现目前临床存在大量有关MPP的相关报道,但是针对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较少,并且在出现肺外感染时可能会影响患儿其他器官及系统;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心脑血管系统(28.33%)、消化系统(25.00%)、血液系统(21.67%)、神经系统(11.67%)、泌尿系统(6.67%)、浆膜腔积液(6.67%),MP经过呼吸道进入患儿深呼吸道组织后,会直接附着于黏膜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处,能够躲避吞噬细胞及纤毛的清除,对组织中的环境造成破坏后,影响上皮细胞情况。在受到支原体感染后,支原体不断地出现增殖,导致机体更多器官出现病变情况,并且牵涉器官更多,症状越发地明显,从而引起肺外并发症;存在临床资料证实,儿童哮喘是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患儿出现多个系统出现的并发症,则会导致治疗难度更大,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治疗疗效好的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在治疗前对患儿进行诊断时,需要对其症状、体征、临床表现等进行关注,结合各项检查,从而尽早地对患儿进行诊断,降低误诊率[5,6]。
本研究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经过对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CRP、ESR、肺实变影、病程、贫血、并发症累及其他系统、白蛋白不超过30g/L,且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时间显示若患儿尽早地入院治疗,则患儿病情恢复的速度更快;CRP在患儿组织出现受损后短时间能会出现上升趋势,ESR表明在感染后出现红细胞聚集情况;肺实变影则可表明炎性反应程度,因此能够尽早地反映患儿的病情情况;贫血情况及白蛋白不超过30g/L的情况则能够显示患儿出现营养状况欠佳情况,可能会严重地影响其治疗疗效;并发症累及其他系统则显示出联合其他器官受到伤害后,患儿在治疗期间面临的危险情况更严重,并且治疗难度也不断地提升,对患儿的身体情况、治疗情况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尽可能地避免此类情况出现,才能达到最佳治疗疗效[7,8]。
根据李娅[9]等人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时常见的一种病原体,部分患者会存在支气管肺炎症状,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并且存在2周~3周的潜伏期,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发病群体。在临床对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时,其主要的金标准为支原体培养分离,但是由于此项操作对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耗费时间较长,因此在早期诊断中无法采取此方式;在患者入院时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点等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同时借助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此观点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本文认为,为避免延误患儿病情,则需要在患儿入院时,尽早地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诊断,从而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患儿的病情,为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才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于外界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早期病原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为患儿选择治疗药物时,其中以阿奇霉素、红霉素作为首选药物,若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体温持续升高情况,则需要关注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血症,若存在细菌感染情况则需要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增加激素治疗也可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10,11]。
现今,临床上在对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可包含免疫因素,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会与机体的其他脏器器官进行联合抗原,在出现感染情况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造成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出现;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则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少儿可存在神经系统受损、泌尿系统受损等情况;而对于患儿治疗期间,对其病情展开全面的关注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部分家属不了解此疾病的危害程度,因而可能导致患儿治疗时间延误,影响其治疗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儿症状详细地为家属阐述疾病产生原因、治疗方式等,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度及配合度。并且告知家属需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在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需要及时地通知医护人员,从而确保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此外,与家属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家属能够更加相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12]。
综上,MPP合并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症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发现CRP、ESR、贫血、白蛋白不超过30g/L等情况均会影响患儿的治疗情况,因此在治療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同时进行更准确地评估,并且结合临床检查结果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才能给予患儿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患儿治疗安全性,对患儿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利于提高患儿病情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胡杨,刘春峰.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肺外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1):7-11.
[2] 曲百娜,迟磊,朱紫微,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11(2):144-148.
[3] 张园园,戴菱蔓,周云连,等.儿童细菌性坏死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J].中华儿科杂志,2019,57(8):625-630.
[4] 杜雪平,郭燕军.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9):62-63.
[5] 陈迎春.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3):152-153.
[6] 张敏.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24(2):41-44.
[7] 袁江,德桂荣.炎性指标和胸部影像动态监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0):2297-2300.
[8] 陈秀,徐言芳,许立伦.特应质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及肺外表现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213-217.
[9] 李娅,王倩,袁刚,等.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与预后的相关性[J]. 放射学实践,2020,35(2):116-119.
[10] 韩聪莉,党媛媛,田庆玲,等.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迁延性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炎症因子及临床改善情况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7):67-70.
[11] 帅金凤,黄坤玲,刘建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9,37(1):30-33.
[12] 孙景巍,彭万胜,黄玉柱,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超敏CRP,PCT,WBC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2):84-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