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案例谈中小学音乐素质评价

2021-10-09严靖

文理导航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小学音乐

严靖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根据《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和班级实际情况与音乐素质评价要求,我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主要从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欲望及协调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采用书面描述、视频记录、表格测评等方法进行具体实施与分析。以《谁说女子不如男》举例说明,我班学生音乐整体素质较好,有部分有音乐特长,音乐敏感度较高。学习中能积极参与互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在学习时也能相互学习,合作协调,取长补短,对于自己的短板能耐心听从他人的建议,学习态度较好。一些学生有乐器特长,一些学生有参加校内外表演的经验,一些学生能积极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增长音乐表演经验的同时,将音乐逐渐演变成自己的特长,这都是可喜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音乐课堂,使得学生视听结合,再通过对比聆听、示范指导、模仿表演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全体学生都收到音乐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评价;审美情趣

一、案例背景

小学音乐课程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根据实际情况与音乐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欲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和模仿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等。

我班是五年级,学生音乐整体素质较好,他们非常喜爱音乐,不仅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课后也能及时巩固,相互学习,合作协调能力较好。特别是一些学生能积极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增长音乐表演经验的同时,将音乐逐渐演变成自己的特长,这是可喜的。当然也有极少数学生音乐学习不积极,乐感较差,审美艺术水平有待加强。为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评价指标、内容和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交流与学习,总结与推广典型经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二、案例描述:学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豫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也是民间流传广泛的戏曲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豫剧的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内容生动活泼,善于抒发情感,音乐用民间的枣木梆子做打击乐器,又称河南梆子。

这一天的音乐课程是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了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我用二胡当场演奏《急急风》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戏曲的风格。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很快潇潇同学脱口而出“老师,像是京剧”,我点了点头。

接着我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常香玉的照片,“她是谁,你认识吗”好多孩子看过常香玉的演出,涵涵说“我陪奶奶看过她演出,唱的很好听,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剧种”。我环顾四周,没人继续回答,看来孩子们对戏剧知识掌握不多。我播放有关豫剧的视频资料,播音员娓娓述说,豫剧也是传统剧目,起源于明朝,特点是激昂奔放,由河南梆子戏转变而来,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所以豫剧中河南方言较重。孩子们眼中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紧接着步入正题,我播放视频《花木兰》“电影片段中主人公是谁?(花木兰),谁能用成语来介绍她?”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花木兰是巾帼英雄,有的说花木兰替父从军,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我紧跟话音,是啊谁说女子不如男呢,“想听老师演唱豫剧吗?”我的话激起了孩子们学习豫剧的兴趣。我示范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后,我给孩子们思考讨论的时间“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音乐有何特点?我引导他们从唱腔、歌词、伴奏、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分析。孩子们充分了解豫剧后纷纷想学豫剧。我将重点放在河南方言咬字的行腔特点上,让他们多听旋律,多听河南发音,在听懂了的基础上让他们先轻轻跟着哼唱,再鼓励他们大声演唱,使学生获得对豫剧生动感性的认识,感受豫剧的魅力。在难点部分,二八连板,“呐”的甩腔怎么发音,唱腔中出現的装饰音、唱腔中的下滑音、甩腔,我建议他们分小组交流练习,装饰音、下滑音、甩腔时该如何演唱才具有豫剧的韵味,这样让孩子们边思考、边讨论、边学唱,在模仿中进步,在思考中升华。

孩子们基本学会演唱此曲后,我指出了他们演唱中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字,咬字不准,应该尾音重,体现河南方言,所以我又把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拎出来让孩子们着重练习。浓重的方言、独特的唱腔就是豫剧唱腔最鲜明的特征。巩固时,请孩子们自由组队上台表演唱,也可以个人表演唱。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精神愉悦,快乐学习。

在结束部分,我抛砖引玉,“仔细听,豫剧里有哪几种伴奏乐器?”有的说有板胡、二胡,有的说有笛子、硬木梆子”我及时向答对的孩子伸出大拇指。认识了伴奏乐器,那怎么表演豫剧呢。我继续播放视频豫剧,让孩子们边唱边学着模仿表演。重点放在剑指、亮相动作,表现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果敢豪爽。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戏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宏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传统音乐扎根于孩子们心田,对推动民间文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评价做法:我校小学音乐考试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执行

第一条,建立健全小学音乐素质评价制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第二条,艺术素质评价测评覆盖全体学生

第三条,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关注学习成果,关注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特长激励

第四条,基础指标40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学业指标50分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该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20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小学音乐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再认识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