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
2021-10-09黄玉梅
黄玉梅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容易犯不同的错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性,学生犯错的类型也是不同的。而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应该秉承积极的态度,学会利用他们的错误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进行错误反思和整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错误”的态度,阐述了错误的价值,分析了因错利导的策略。以期能够通过对错误的分析来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情况,从错误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教学;因错利导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通常以教材课本为主要的教学材料,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一般没有深度的挖掘和利用。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多样化的,出错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包括审题不严、基础知识掌握不深以及思维不灵活等。而出错是学习过程中必然情况,很多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计算错误时缺乏了良好的态度,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实际上,犯错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宝贵行为,而利用错误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从而提升其学习效果,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因错利导的策略,利用学生的计算错误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错误”的态度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而教师教学压力大,经常面对大量的错误可能会产生对自己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怀疑性,如果教师没有良好和积极的心态,在看到学生频繁犯错时,难免心理会出现烦躁等情绪问题,因此可能会多次批评学生,甚至发火。而教师这种消极的态度也会增大学生自卑和恐惧的心理,从而打击学生的信心,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计算知识偏多,包括运算律、除法、乘法、小数以及方程等,都需要学生在计算训练中提升能力。计算学习需要学生拥有细致的心灵,还要具备完善的思维,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计算规则,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但是小学生基础水平差异性以及学习能力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原因的错误。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批改作业时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分析学生的错误,只是粗暴地用符号表示对错。而很多学生在修改计算错误时,也只是修改最后的结果,对于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怎么保证正确等深层次问题都不关心。比如很多数学选择题中的计算就只需要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而当学生出现选择错误时,部分学生只将错的答案改过来,并没有重新反思自己错误的计算过程,也没有对正确的计算方式进行分析,学生的关注点只在答案上,忽视了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小学生的犯错行为,真正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去丰富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的方案,真正利用错误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减少犯错发生。
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的意义
小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将符号和数字看错,或者不能掌握运算律。而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也反应了教师需要强化的指导环节。而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如果一味进行批评,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不能真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而在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还可以引导他们找到科学的学习方式,使其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尝试改正学习习惯,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以提升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犯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利用这些错误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对其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也是有影响的。可以让学生勇敢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承担错误,并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正错误,降低错误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也是生活的道理,是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
(一)挖掘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寻找错误的原因
小学数学计算知识的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能够从计算题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掌握灵活的计算方式,以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因错利导的策略之下,教师可以先去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纠正。首先,有的学生在计算题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部分学生在分析计算题目时盲目套用公式,并没有真正理解计算规律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会导致计算错误。比如在小数乘法计算题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根据运算的基本原理去进行计算。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审题分析计算题,应该运用的基本逻辑,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有的学生因为在反复的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可能会出现思维固化的现象。特别是在计算应用题中对题目的条件分析不够深入,容易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对比,并且按照自己计算的思路进行反思和检查,找到其中的错误,从而优化计算过程。最后,不良的计算习惯也是导致学生容易出错的重要因素,除了计算过程中会出现数字运算问题之外,学生不爱验算的缺点也会提高错误率。比如在计算乘法题目:2.3*1.5时,学生会出现小数点标错的情况,而得出34.5的错误答案。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将验算过程也标注在旁边,例如用2.3*2=4.6,而2比1.5要大,因此用2.3*2得出的数应该要比2.3*1.5的结果大,而34.5显然比4.6大,说明答案是错误的。或者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计算,例如2.3*1.5=2.3*1+2.3*0.5,在长期的坚持下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析计算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犯错的情况,往往会产生沮丧和自卑的心理,而且频繁的犯错以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和态度,也可能会促进学生出现自我怀疑、以及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对错误树立积极的态度,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错误,利用错误来提升学习能力,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首先在小学数学计算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他们回答问题以及课堂练习时如果出现错误,应该去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且将这些错误作为宝贵的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他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去反思自己,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并且可以认识到错误的价值,从而在纠错的过程中成长。其次,有的学生会频繁的出现错误,实际上是因为没有重视错误,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总结规律和积累经验,比如有的学生在整数乘法的计算題中,总是忘记将乘数个位上的“0”依次写下来。例如题目150*50,很多学生在列算式计算时得出的答案是750,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乘法的规律和原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此类题的练习,比如25*30,35*60,120*10,130*10,25*10……然后让学生总结在遇到个位数是“0”的乘数时,应该如何计算,可以先让学生将“0”写在末尾,再进行数字计算,不仅不会忘记,还可以强化计算能力。
(三)构建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的计算知识包括了小数乘除法、整数乘除法等,学生出现计算错误也有可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存在盲点,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计算类型进行归纳,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错误积累起来进行对比。比如在整数乘法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是否在小数乘法中也出现了?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知识的区别,找到计算过程的不同规律,从而探究错误的原因,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计算方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比较。然后对比自己犯错的原因,丰富思维导图的细枝末节,从而可以构建以错题为延伸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回顾和整理,也能够提升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当然所谓错题本并不是将错题照抄到本子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对错题的知识点内容、错误的原因、应用的方法等进行分析,并且按照这些特点对错题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利用错题来实现反思和总结,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反思错误、总结原因,帮助其找到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整理自己的错误,利用错误实现举一反三,规避同类型的错误,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00(023):169-170.
[2]李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178-179.